有时候,信仰比枪炮更有效

前天,我从电视上看电影,看到《血战钢锯岭》广告挺入眼的,便点开看了起来。这一遍看的不是很仔细,也没有完整的看完,感觉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昨天下午有空,便又认真的看了一遍。这一看不要紧,我被影片中的故事吸引住了,特别是被主人公坚持信仰的情节感动了,就有了写一篇感想的冲动。

有时候,信仰比枪炮更有效_第1张图片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这部影片,是1945年美日之间,在冲绳岛的钢锯岭展开的一场恶战。影片叙述了一个叫德斯蒙德多斯的士兵,拒绝拿枪,上战场当军医的故事。多斯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她童年和家庭的影响下,他不想拿枪杀人,因为杀人是上帝最不能饶恕的罪行。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他又不得不去参军,所以希望当一名军医,不杀人反而救人。在他当兵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磨难,特别是心灵的磨难,当他的信仰与战争发生矛盾的时候,他的心灵遭到巨大的冲撞,一次次的打击,没有改变他的信仰。信仰无法改变战争,战争拿他的信仰也无可奈何。然而多斯却靠着这无法改变地信仰,这坚定的信念,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救下了70多名战友,创造了奇迹。

影片有这样几个情节,使我非常感动。

第一个情节是在训练营里,战友看到多斯捧着圣经在读的时候,一把抓过多斯手里的圣经,还把夹到书页里,多斯的未婚妻的照片,拿出来侮辱多斯,想激怒他,还揍他。然而多斯有自己的信仰,他没有被激怒。多斯信仰的理性战胜了情绪的激动。

有时候,信仰比枪炮更有效_第2张图片
战友欺辱多斯


第二个情节是,当第一次战斗中,特别是战斗结束后,多斯救死扶伤的表现,使我印象深刻。在这次战斗中,美军失利,在撤退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多伤员。多斯做为一名医疗兵,拼命的救治伤员。他不停的救,心里还不停的说,让我再多救一个,多救一个。战友撤退的差不多了。此时掩护撤退的炮火停了,敌人又冲了上来。多斯躲起来,与敌人周旋,他躲进了山洞里,东躲西藏,突然发现了一个受伤的日本兵,还救治了他,这是多斯的信仰救了日本兵。搜查的日本兵走了,多斯走出山洞,继续施救。这时多斯听到了一个战友的呼救声,他循声看去,战友正埋在废墟中,多斯赶紧跑过去,正待救助,日本兵又上来了,多斯机智的用土埋了下战友,自己抓过一个尸体,压倒自己身上,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救下了这个战友。在救这个战友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多斯的智慧。

第三个情节是,多斯救护队长。多斯看到队长负伤了,他正要过来救队长的时候,敌人狙击手的枪口正对准了他,一声枪响正打中了多斯的头盔。多斯加强了警惕,他跟队长配合消灭了这个狙击手。多斯用布包住抢杆,把队长抱到上面,拉着队长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敌人发现了他们,这时多斯也顾不了太多了,索性反过身来,快速的拉着队长跑,队长在后面跟敌人对射。终于把队长救下来。在这个情节中表现了多斯的勇敢,而不是以前战友说的懦夫。

第四个情节,也是故事的高潮,美军在第二次钢锯岭战斗中,进展顺利,夺取了胜利。当敌人举着白旗投降的时候,一个日本兵丧心病狂的向美军中间,扔了两颗手雷,说是迟那时快,多斯甩开手臂,一掌把一颗手雷挡了出去,抬起一脚又把另一颗手雷踢了出去,这颗手雷在空中爆炸,炸伤了多斯的腿。在这个关键一刻,多斯又是何等英勇。多斯虽然不带枪,但表现出来的精神,却让人佩服。

有时候,信仰比枪炮更有效_第3张图片
多斯救战友


德斯蒙德 多斯是个有信仰,有大爱,有定力的人。他用行动践行了“有理想的青年是值得奋斗的,有信仰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这一命题。就像多斯后来回忆说的,在战斗中英勇表现,都归功于信仰的力量。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上的力量;没有信仰,就没有行动上的果敢。

多斯虽然没有接触枪支,没有杀敌,但他救了那么多战友。这个时候,难道他的信仰不比枪炮更有效吗?

有时候,信仰比枪炮更有效_第4张图片
多斯在祷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时候,信仰比枪炮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