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段时间六六事件的发酵,京东CMO徐雷在微头条上面作了道歉。六六也很高兴的接受了京东的道歉。
这件事情的影响太大,乃至于把京东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起来理清一下事情的脉络:
1. 六六在京东全球购上面买了一款美国品牌为 Comfort U 的护腰枕, 收到的却是美国品牌 Bluestone 型号为 Contour U的护腰枕。
2. 六六质疑京东卖假货,联系客服,要求假一赔十。第三方商家以发错货为理由,拒绝索赔。 经京东仲裁,来回运费由商家承担,可以换货或退货退款。
3. 六六拒绝这个方案,投诉京东,并在微博上欣起了洪然大波。 六六对商家客服态度不满,把聊天记得爆出。
4. 京东调取录音资料,发现部分聊天记录造假,要起诉六六。 后来由于某某原因,京东CMO徐雷道歉息事宁人。
这背后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
1. 如果商家卖假货,为什么不连牌子和标识等一起都换掉?
2. 京东作为平台监管,裁决商家承担所有责任,为什么还要投诉京东?
3. 六六既然有勇气发微博,为什么要篡改部分聊天内容?
4. 京东又为什么要道歉?
我们再看看六六之前发的一篇关于 滴滴打车的文章《滴滴这种流氓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大致内容如下:
六六文章的开头贴出了朋友圈对滴滴的一则吐槽,该图显示这位朋友在上午9点07分通过滴滴软件打专车,23公里的距离通过临时调价1.5倍打车费达到162.6元。六六的这位朋友吐槽,这不是共享经济,分明是垄断抢钱。
之后六六在文章里分享了自己的打车经验,得出“滴滴——下雨天加价、上下班高峰加价、近路加价、附近打车人多加价、它不加价的时候,基本是你根本不需要车的时候。”除此之外,文章对司机收入待遇、平台抽成等问题提出质疑。
六六认为,滴滴作为企业没有承担相应责任,反而给百姓带来麻烦。
六六是一个大牛, 《蜗居》等作品的作者, 粉丝有一千多万。我不知道她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不知道是为意而为之,还是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这件事件很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作为一个商家,每天的发货的数量不管多少,确实会有一定的出错率。 圣人还都难以保证完全不出错,更何况发货的有可能还是一个普通人。第二,如果我是商家,这个造假的水平也太弱了吧,给让明显看出品牌和型号的不同? 第三,六六面对的客服可能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你不断地要求假一赔十,不管事情如何,即使换作是你来做客服,都当六六是贪得无厌的老妖婆,谁都不想理你吧。
更加令人愤怒的是, 六六还把这件事情发上微博,不明真相的群众听了消费者索赔无门,个个还不血脉喷张。 这就难怪京东为什么刚开始是奋怒,要起诉六六。
六六利用了群众的正义感,树立了一个消费者为王的榜样。 而且,最无奈的是,京东最后道歉了,结局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这一个事件可能影响会深远,正义的群众们遇到商家发错货,就可以以商家卖假货为理由,索赔赔偿;遇到各种小问题,仍然可以卖假货为理由,索取赔偿。不行就再投诉到平台,再不行就投诉到监管部门。
这样做只是不断地增加平台的监管成本,增加监管部门的成本,无尽地在消耗社会的资源,最终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还会体现到产品价格上面,损失的却是广大的消费者,然而吃到甜头的正义群众却在这条路上却陷越深。 你懂的,这就是人心。
京东刚开始之所以不承认错误,其实也是能够理解,作为一个平台,如果因为这个事情就让商家承担这样的结果,造成的后果是让平台上面的商家都寒了心。如果这件事情有了这样的一个开始,那么你对于其他消费者是不是要一样的态度?
然而最后迫于舆论的压力,迫于群众的正义感,向六六道歉,息事宁人。
我认为这是为后面的服务开启了一个恶劣的榜样。
关于滴滴的那篇文章, 我只想说:关你屁事,你干嘛要使用滴滴打车,你不会去拦的士吗?
愤怒归愤怒,我们总该来理清一下背后的原理:滴滴打车软件只是一个中介平台,链接各个司机和乘客,实现资源的最化匹配。司机也是人,如果某个地方太堆,就会关闭接单;如果某个时间段太堵,就不想开车去接单。为什么呢?因为赚不到钱嘛。 假如说 滴滴平台强制一定要接,又不加价,那司机的结果就是赚不到钱,赚没有足够的钱养车,加油,最终生存不下去只好另谋出路。
作为乘客来讲,平台司机越少,打车越是困难,特别在某个地方(例如展会,活动),时间段特别旺盛的地方,就有可能是几乎打不到车。 主要还是因为 需要太多而供给过少,然而加价的服务却能够很好地调动司机的积极性,调动闲散的司机资源, 实现最大化地服务到乘客。
什么是作恶? 在有影响力的位置,作出平庸的事情本身就是在作恶。 然而六六还在引导群众往一个单一方向的思考,可以说是 罪恶滔天。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请不要用六六你的狭隘的思维来伸张你的正义,不要弘扬你那无耻的道德感; 不要用你的愚蠢的思维来影响无辜的群众。如果你是新加坡籍,那请你滚出中国,我们中国的市场自会往着良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