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依然可以狂欢

      《战狼2》中非洲工人在工厂狂欢时,老班长何建国说:“这帮黑哥们,无论什么战争啊,瘟疫啊,贫穷啊,你只要给他们一堆火,他们立刻就这样。”是的,他们1小时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面对战和瘟疫的国家,面对生死未卜的明天,但只要有一堆火,这些人就可以尽情地狂欢。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非洲人都普遍比较快乐,或者说并不为明天乃至以后的事而焦虑。而中国人则不然,我们经常在想明天、未来如何。我们从小受到的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观点。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两个种族的人们在思维习惯、处事习惯、生活习惯上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最近读书接触到一个观点:地理因素对于世界历史的支配作用。地球上的能量分布大体上也就是太阳的能量的分布。阳光直射的地方比阳光斜射的地方能接收更多的能量,也就是说,邻近赤道的地方总体上优于邻近两极的地方。这大概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永恒不变的事实。这种能量的可利用性在不同的时代会受到其他许多因素分布的影响而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但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却是基本的事实。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有些地方则不适合。而一个地方的食物(热量)和水是否充足决定了这个地方是否适合人类居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对比,赤道附近由于日照充足,存在大量热带雨林,那么在食物上是充足的。那么对于赤道附近的人来说,耕种并不是那么必须,因为食物(包括肉类)和水都是充足的。而赤道附近温度较高,对于建造房屋来抵御严寒这事儿也不是那么迫切。在我国及很多地方很早就开始了耕种和饲养家畜(家禽),就是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采集的食物无法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人工养殖动植物来获得更多的食物。在温带冬季的严寒和荒年经常导致没有食物,所以人们必须学会为了未知的明天储藏食物。这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表现,可以说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会的。冬季的严寒逼迫人们建造更舒适的房屋。这样无论种植技术还是建造房屋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有一部分人由于没有食物面临死亡时他们便会掠夺,而被掠夺者就会组织起来进行反抗,有组织就必然会有个首领,于是各种制度就被制定实行。所以在很多方面的房展我们便超过了非洲。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食物和水(当然后来会有人的各种欲望,这里说的只是最根本的原因)。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由于食物和水的缺乏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了对种植、建筑、掠夺、抵抗等等进行思考,而赤道附近拥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担心,就可以每天都尽情的狂欢,因为明天依然会像今天那样美好。这种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在延续了几千年的情况下是有巨大的惯性的,可以说已经浸到了每个人的骨子里。现在即使有短暂的焦虑,也可以很快的投入到狂欢之中。

      所以很多差异仅仅是所处的环境导致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已。当生活环境过于优越就没有那么多担忧。地理因素的不同必然孕育出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而现在经常处于焦虑中的我们也应该适当的让自己放松下来,适当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依然可以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