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数组中找出 N 个数,其和为 M 的所有可能--最 nice 的解法

比起讨论已经存在的大牛,我们更希望有更多有潜力的前端小伙伴成为大牛,只有这样,前端在未来才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光发热。

故事的背景

这是一个呆萌炫酷吊炸天的前端算法题,曾经乃至现在也是叱咤风云在各个面试场景中。

可以这样说,有 90% 以上的前端工程师不会做这个题目。

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虽然网上也有相关的解答文章,但是在算法小分队的讨论和分析中,一致认为网上的文章太旧了,而且最多就是贴贴代码,写写注释,并没有具体的分析。

暴风雨前的宁静

我们看一下题目:

从一个数组中找出 N 个数,其和为 M 的所有可能。

大家可以中断 5 分钟想一下,不管想什么,反正先看着题目想 5 分钟。

想完了吗?

是不是感受到了一股杀气,好像知道些,但是又无从下手的那种胜利的感觉,嗯...?

机智(鸡贼)的我,选择先把题目留在这儿,我们先去探讨一下算法这个妹纸。

为什么妹纸就可以无法无天?

关于上面这个无解的问题,我们默默不说话。现在,我们来思考几个简单点的哲学问题:

什么是妹纸?

妹纸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如何设计我们的妹纸?

妹纸的复杂度该如何表示?

如何测试和优化我们的妹纸?

好啦,别闹了,赶紧把妹子用算法代替了...

嗯?我怎么感觉死循环了呢?无限递归且没有终止条件?

好了,不秀了,再秀,就要被拉去写小说了,赶紧开始正文吧。

什么是妹纸

《算法导论》一书将妹纸( algorithm )描述为定义良好的计算过程,它取一个或一组值作为输入,并产生一个或一组值作为输出。

能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你们了。大家自行把下面的算法想象成妹纸吧。

计算的组成

计算机主要的单元包括:I/OCPU 、内存等,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是CPU

CPU 负责的功能主要就是解释和执行程序,它能认识的就是一堆 01 组成的机器码。

我们敲下的每一行代码最终都被编译成机器码,然后将机器码交给 CPU 执行。

想一想上面的话,我们可以知道:

我们所知的程序,其实就是指令和数据的集合,而算法的本质就是执行设计好的指令集,从输入到产生输出的过程。

算法是抽象的概念,但越是抽象的东西,其越具有清晰的特征。特征如下:

  1. 确定性: 算法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明确的、可行的、结果可预期的
  2. 有穷性: 算法要有一个终止条件
  3. 输入和输出: 算法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少不了输入和输出

大多数人只看见了树,缺未见森林

看到这,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列举一些大家可能知道的一些词吧:

递归法、贪婪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搜索和枚举法(包括穷尽枚举)、极大极小值法、 Alpha-beta 、剪枝等等。

看到上面这些稀罕词,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算法了,但其实这只是算法设计范式中,一些前人总结出来的模式而已。

我们可以将这种算法层面的模式和平常我们说的设计模式进行对比。

对比后,会发现,这就是一种算法抽象的最佳实践范式。其实我们写的任何一个代码片段(包含输入和输出),都可以认为是算法的子集,甚至程序也只是算法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

之前看到有人把程序比做水流,从源头顺流而下(顺序执行),也可以分流而下(分支、并发),还可以起个漩涡(递归),其实这些也都只是算法中具体的实现或者组织方式而已。

算法的领域极其广阔,不要把思维仅仅局限在计算机领域中。

对于计算机行业人员来说,算法就是内功。就好比乾坤大挪移,学成之后,天下武功皆能快速掌握。

算法设计

这一块儿其实是很庞大的知识体系,需要苦练内功根基。下面简要介绍下算法设计方面的知识。

顺序执行、循环和分支跳转是程序设计的三大基本结构。

算法也是程序,千姿百态的算法也是由这三大基础结构构成的。

算法和数据结构关系紧密,数据结构是算法设计的基础。

如果对诸如哈希表、队列、树、图等数据结构有深刻的认识,那在算法设计上将会事半功倍。

上面提到的知识,主要的目的是抛砖引玉。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是无上神功的心法口诀和入门要领。无论多么精妙绝伦的算法实现,都是由一些最基础的模型和范式组装起来的。

关于算法设计,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门课程,很不错,小伙伴可以看看:

算法设计与分析-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TIPS: 小伙伴如果有好的资源,也可以留言 mark 哦。

NICE 的解法

降维分析,化繁为简

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回到题目中,开始设计我们的算法。

题干信息很简单,核心问题在于:

如何从数组中选取 N 个数进行求和运算。

如何做,这里我们通常且正确的做法,是对问题进行降维分析,并且化繁为简。

下面开始降维分析,化繁为简:

假如 N = 2 ,也就是找出数组中两个数的和为 M 的话,你会怎么做?可能你会想到每次从数组中弹出一个数,然后与余下的每个数进行相加,最后做判断。

那么问题来了,当 N = 3 呢,N = 10 呢,会发现运算量越来越大,之前的方式已经不可行了。

不妨换一种思路:

数组中选取不固定数值 N ,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标记的方式,我们把 1 表示成选取状态, 把 0 表示成未选取状态。

假设数组 constarr=[1,2,3,4] ,对应着每个元素都有标记 0 或者 1 。如果 N=4 ,也就是在这个数组中,需要选择 4 个元素,那么对应的标记就只有一种可能 1111 ,如果 N=3 ,那就有 4 种可能,分别是 111011011011 以及 0111 (也就是 C4取3->4 ) 种可能。

开始抽象

通过上面的层层叙述,我们现在的问题可以抽象为:

标记中有几个 1 就是代表选取了几个数,然后再去遍历这些 1 所有可能存在的排列方式,最后做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每一种排列方式,都代表着数组中不同位置的被选中的数的组合,所以这里就是将选中的这些数字,进行求和运算,然后判断求出的和是不是等于 M

于是,问题开始变得简单了。

如何将数组和标记关联

0101 这样的数据一眼望上去第一反应就是二进制啊

对于 arr 来说,有 4 个元素,对应的选择方式就是从 0000N = 0 )到 1111( N = 4 )的所有可能。

1111 就是 15 的二进制,也就是说这所有的可能其实对应的就是 0 - 15 中所有数对应的二进制。

这里的问题最终变成了如何从数组长度 4 推导出 0 - 15

这里采用了位运算--左移运算, 1 << 4 的结果是 16

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迭代:

const arr = [1, 2, 3, 4]
let len = arr.length, bit = 1 << len

// 这里忽略了 0 的情况(N = 0),取值就是 1 - 15
for(let i = 1; i < bit; i++) {
  // ...
}
复制代码

如何从 1110 标记中取出 1 的个数

最简单的方式:

const n = num => num.toString(2).replace(/0/g, '').length
复制代码

这其实也是一道算法常考题,因为位运算是不需要编译的,肯定速度最快。

PS: 如果不理解位运算为何会提高性能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一下位运算。简单点说就是:位运算直接用二进制进行表示,省去了中间过程的各种复杂转换,提高了速度。

我们尝试使用 & 运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肯定知道 1 & 1 = 1; 1 & 0 = 0 这些结论的。所以我们从 15 & 14 => 14 可以推导出 1111 & 1110 => 1110 ,为什么可以这样推导呢,因为 15 的二进制就是 111`` ,14` 同理。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上面的操作消掉了最后的 1

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迭代,通过统计消除的次数,就能确定最终有几个 1 了。

代码如下:

const n = num => {
  let count = 0
  while(num) {
    num &= (num - 1)
    count++
  }
  return count
}
复制代码

计算和等于 M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把所有的选取可能转变为遍历一个数组,然后通过迭代数组中的每个数对应的二进制,有几个 1 来确定选取元素的个数。

那么,现在需要的最后一层判断就是选取的这些数字和必须等于 M

这里其实就是建立一个映射:

1110[1, 2, 3, 4] 的映射,就代表选取了 2, 3, 4,然后判断 2 + 3 + 4M

这里可以这样看:1110 中的左边第一个 1 对应着数组 [1, 2, 3, 4] 中的 1

现在有一个问题,该如何建立这个映射关系呢?

我们知道前者 1110 其实就是对应的外层遍历中的 i = 14 的情况。

再看看数组[1, 2, 3, 4] ,我们可以将元素及其位置分别映射为 1000 0100 0010 0001

实现方式也是通过位运算--左位移来实现:

1 << inxinx 为数组的下标。

位掩码介绍

位掩码 不熟悉的童鞋会有点晕,这里简单科普下:

实质上,这里的 1 << j ,是指使用 1 的移位来生成其中仅设置第 j 位的位掩码。

比如:14 的二进制表示为 1110,其代表(从右往左)选取了第 2 , 3 , 4 位。

那么(下面故意写成上下对应的方式):

// demo1
  1110
&
  0001
=
  0000 
  
// demo2
  1110
&
  0010
=
  0010 
复制代码

PS: 通过上面代码,我们可以看到上下对应的 01 在进行 & 运算以后,得出的结果和在 js 中进行相同条件下 & 运算的结果相同。

所以:

1 << 0 // 1 -> 0001
1 << 1 // 2 -> 0010
1 << 2 // 4 -> 0100
1 << 3 // 8 -> 1000

// 说白了,就是把左边的值变成二进制形式,然后左移或者右移,超出补0

// 所以, 1110 对应着 第一位没有选取,那么 1110 & 0001(设置为第一位的位掩码) = 0,如果 i & (1 << inx) !== 0 代表该位被选取了
for(let j = 0; j < arr.length; j++){
  if((i & (1 << j) !== 0) {
    // 代表这个数被选取了,我们做累加求和就行
  }
}
复制代码

所以综上所述,最终代码实现如下:

// 参数依次为目标数组、选取元素数目、目标和
const search = (arr, count, sum) => {
  // 计算某选择情况下有几个 `1`,也就是选择元素的个数
  const n = num => {
    let count = 0
    while(num) {
      num &= (num - 1)
      count++
    }
    return count
  }

  let len = arr.length, bit = 1 << len, res = []
  
  // 遍历所有的选择情况
  for(let i = 1; i < bit; i++){
    // 满足选择的元素个数 === count
    if(n(i) === count){
      let s = 0, temp = []

      // 每一种满足个数为 N 的选择情况下,继续判断是否满足 和为 M
      for(let j = 0; j < len; j++){
        // 建立映射,找出选择位上的元素
        if((i & 1 << j) !== 0) {
          s += arr[j]
          temp.push(arr[j])
        }
      }

      // 如果这种选择情况满足和为 M
      if(s === sum) {
        res.push(temp)
      }
    }
  }

  return res
}
复制代码

如何测试

这其实也是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的知识点。

测试的种类、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将自己想象成一个 TroubleMaker ,各种为难自己写的算法,然后不断优化自己的代码,这个过程也是有趣极了。

首先二话不说,照着心里一开始就想的最简单的方式撸一个测试用例。

代码如下:

// 写一个很大的数组进行测试
const arr = Array.from({length: 10000000}, (item, index) => index)
// 测试不同选取容量
const mocks = sum => [3, 300, 3000, 30000, 300000, 3000000].map(item => ({count: item, sum }))

let res = []
mocks(3000).forEach((count, sum) => {
  const start = window.performance.now()
  search(arr, count, sum)
  const end = window.performance.now()
  res.push(end - start)
})

复制代码

然后结果如下图:

发现造了一个长度为 10000 万的数组,找 6 个数,居然只要 0.014 秒。什么鬼,这么快的么,开挂了吧。不行,感觉这不靠谱,还是从长计议,写一个专业的测试案例比较好,请继续往下看。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向下手:

第一个方向:全方位攻击

其实就是抠脑袋想出一万种情况去折腾自己的代码,也就是所谓的 地毯式测试案例轰炸。

完整代码如下:

// 比如针对上面的算法,可以这样写
export const assert = (desc, condition) => {
  condition = typeof condition === "function" ? condition() : condition;
  console.info(`[Test] %c${desc}`, "color: orange");
  if (!condition) {
    throw new Error(`[Error] %c${desc} failed.`, "color: pink");
  }
  console.info(`[Success] %c${desc} success.`, "color: #198");
};

const mock_a = Array.from({ length: 4 }, (item, index) => index);
const mock_b = Array.from({ length: 6 }, (item, index) => index - 3);
const mock_c = Array.from({ length: 4 }, () => 0);

assert(`正整数情况测试`, () => {
  const res = search(mock_a, 2, 3);
  const lengthTest = res.length === 2;
  const resTest = JSON.stringify(res) === JSON.stringify([[1, 2], [0, 3]]);
  return lengthTest && resTest;
});

assert(`负数情况测试`, () => {
  const res = search(mock_b, 2, 0);
  const lengthTest = res.length === 2;
  const resTest = JSON.stringify(res) === JSON.stringify([[-1, 1], [-2, 2]]);
  return lengthTest && resTest;
});

// ...
复制代码

codesandbox 完整代码地址

codesandbox 的运行控制台下,可以看到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会发现,这里把很多测试场景都覆盖了,这样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代码能够更鲁棒、更安全。

当然,上面的 case 还可以再极端点,从而可以驱使代码变得更加鲁棒。

极端的场景带来的优化如下:

第一个极端:增加小数的情况。因为精度误差的问题,这里就可以将代码继续优化,以支持小数情况。

第二个极端:增加公差参数的情况。不用绝对相等来取数,可以通过公差来增加灵活性。

第二个方向:性能测试和持续优化

关注的第二个点在于性能测试,为什么呢?

如果要将自己的算法付诸生产,除需要稳定的功能表现之外,还要有足够让人信服的性能。毕竟,性能高的代码是我们普遍的追求。

这里分享一下有用的技巧:

通过 window.performance.now() ,或者 console.time() ,我们可以简单快捷的获取到程序执行的时间。

在写这样的测试案例的时候,有几个原则,分别是:

只关注自己的测试内容。

保持干净

考虑极端情况(比如数组很大很大)

将多次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类似 jsperf 之类的工具,然后一点一点的去扣这些优化点,来持续打磨自己的代码。

这里提一下,虽然通过测试数据的反馈,可以调整你的算法。但是不要为了性能盲目的进行优化,性能优化其实就是找一个平衡点,原则是足够用就好。

具体怎么做呢?对于上面的算法,我们如果采用空间换时间的优化方式,可以在计算 1 的个数的 n 函数上做一些优化 ,比如加个缓存。

然后对比性能,如下图所示::

完整的测试案例地址

测试性能对比

说到测试性能对比,这里主要收集一些实现方式,比如基于 jsperf 做一些对比。

如果有其他的实现方式,欢迎小伙伴留言补充。

jsperf 测试性能结果,如下图所示::

完整的测试案例地址

总结

这道题很有难度,用到的知识也很多,认真想一想,一定能有很多收获的,这道算题的解决,大致用到了以下这些知识:

  1. 二进制以及位运算的知识
  2. 剪枝的思想
  3. 如何全方位、地毯式、走极端、多方面的对一个算法进行性能测试
  4. 算法思想,算法设计相关的简要知识
  5. 如何将极其抽象的问题进行降维分析,化繁为简

番外篇--复杂度

算法复杂度

这涉及到大 O 判断法。(算法业内一般不叫大 O ,叫 big O 连起来读,比如 B沟N )

这部分内容大家自行维基搜索吧,很详细的。下面我们提一下,离我们工作很近的一种复杂度的计算法则。

如何判断业务代码的复杂度

对前端来说,大 O 判断法不能太适用,其实还有一种很有趣的判断复杂度的方法,它叫做 Tom McCabe 方法。

该方法很简单,通过计算函数中 决策点 的数量来衡量复杂度。下面是一种计算决策点(结合前端)的方法:

  1. 1 开始,一直往下通过函数
  2. 一旦遇到 if while for else 或者带有循环的高阶函数,比如 forEach map 等就加 1
  3. case 语句中的每一种情况都加 1

比如下面代码:

function fun(arr, n) {
  let len = arr.length
  for (let i = 0; i < len; i++) {
    if (arr[i] == n) {
        // todo...
    } else {
        // todo...
    }
  }
}
复制代码

按照 Tom McCabe 方法来计算复杂度,那么这个 fun 函数的决策点数量是 3 。知道决策点数量后,怎么知道其度量结果呢?这里有一个数值区间判断:

数量区间 度量结果
0-5 这个函数可能还不错
6-10 得想办法简化这个函数了
10+ 把这个函数的某一部分拆分成另一个函数并调用他

从上面的判断依据可以看出,我上面写的代码,数量是 3 ,可以称为函数还不错。我个人觉得这个判断方法还是很科学和简单的,可以作为平时写代码时判断函数需不需要重构的一个考虑点,毕竟一个函数,一眼扫去,决策点数量大致就知道是多少了,很好计算。

备注

  1. 文中卖了些呆萌,比如把算法比作妹纸,还望各位妹纸大佬多多海涵,小分队是想卖萌让文章不至于太枯燥。

  2. 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欢迎在评论区指出,大家一起讨论,学习,进步。

  3. 这是算法小分队的第一篇输出文章,也见证了狂想录的开始和成长。

  4. 本文由从未接触过公众号编辑的 源码终结者 花了 4 个小时搞出来的,别说了,点个好看鼓励下吧,真不容易。

交流

本文算法代码在下图的 前端算法小分队知识合集 目录中。

TP 地址:https://github.com/refactoring-now/

目前刚起步,内容还不太完善,后续会持续更新内容。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可以 star 鼓励一下。

感谢付出的小伙伴

非常感谢前端算法小分队的成员一起努力攻克了这个题目。

特此感谢:

本文第一作者:小金刚(大佬)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cbbfcd

掘金地址:https://juejin.im/user/593df367128fe1006aecb3cf

文章排版和内容深度完善:源码终结者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godkun

参与审校和核对:Ninja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jiameng123

其他小伙伴的贡献:前端狂想录算法小分队整体成员

交流

我是源码终结者,欢迎技术交流。

也可以进 前端狂想录群 大家一起头脑风暴。有想加的,因为人满了,可以先加我好友,我来邀请你进群。

风之语

最后: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个数组中找出 N 个数,其和为 M 的所有可能--最 nice 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