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来激励你?

我拿什么来激励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一直有个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昨晚在《读者》上读到毕飞宇的《逃出小镇的狮子》,文中叙说作者在1981年,17岁的时候高考落榜,靠着一部名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小说,激励着自己在苏北一个贫困、贫乏且无聊的小镇里追寻梦想----成为一头逃出小镇的狮子。在笔者这段青春岁月里,这书中的人物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心灵的陪伴,用现代时髦的语言说是他的“男(女)神”,这书不仅触及其灵魂,更几乎具有宗教意义。他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书原本是4大本,他摘抄和写写画画也有四大本,苏北的冬天,阴冷蚀骨,他居然在能在看完写完后,洗个冷水澡,籍此激励自己一心一念完成自己上大学离开这个小地方的使命,同时也是父亲自己没能上大学,寄希望于他的使命。

        快40年过去了,我们回不去毕飞宇年少时那个时代,也不必回去,毕竟时代在进步,可是不管时代如何进步,同样面临着用什么怎么样激励人的干劲这样的老生常谈的问题。一部名为《约翰·克利斯朵夫》小说?显然不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人生(包括事业和生活),“远方”也许是一部分人的梦想;权钱又是另一部分孜孜以求的;还有一部分人讲求的是可能一种“情怀”;也不排除有的人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喜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需求林林总总。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理论,即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对于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来说第一第二类均已实现,从第三层次开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细的分类,不再赘述。我想,满足这些需求,或者让人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希望就是激励干劲的关键,对于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来说,最好是能了解自己团队里的每个人的需求,尽量地分分类,再针对他们的需求画出一个个“饼”,在画“饼”的时候讲究的是这个“饼”的针对性和挑战性,比如对于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中层,二、三十年打拼下来,权钱上已有一定的基础了,对人对事的认识和想法基本也有自己的一套,他的“饼”里更多的是“尊重与自我实现”,要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上下功夫其实是有难度的,管理者能做的恐怕是迎合他的性格,充分激发他追求完美或锦上添花的欲望,但也绝对不能期待他们有“打了鸡血”的感觉;对于同样打拼了多年却因各种因素没机会晋升的,这个“饼”无非就是“肯定+升职”,这类人一般比较有情怀,做事认真,也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少的只是伯乐与机遇,对他伸出橄榄枝会让他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如此的迷人;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薪水对于他们来说比前面两类人更具吸引力,这个“饼”的内涵就简单一些,但在这个问题上政府部门和企业做法无法雷同,前者的“饼”里可以是成长的平台和发展的前景,也可以是作为公职人员的安全感、优越感、社会归属感等等,企业则直接是升职加薪,业绩提成,一切都可以与经济利益挂钩。

        说一千道一万,不论哪一层次的管理者的核心事情都是管好人,即为他做事的所有人。为了达到这个管人的目标,制度是一方面,人心又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明确地提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观点,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早期曙光。因为人心(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需要)形成了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大家都知道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动机则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个体内部推动行为的力量。诱因是行为目标对行为者的外部刺激。内驱力是给动机中“推”的力量;诱因是动机中“拉”的力量;人的动机行为正是在这一推一拉中实现的。内驱力与需要基本上是同义词,而人心承载着个体不同的需要。因而我认为所有的聚人心、暖人心、留人心、贴人心和激励人心的工作通通都应该围绕着不同人群的需要去开展,而不是千篇一律,更不是空谈理想与奉献。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也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得人心,这些为管理者所管理的人们所做的事情才能如管理者所期待那样圆满而有效。

我拿什么来激励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拿什么来激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