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投不出去的书札——《于丹<论语>心得》

思虑再三,想想还是算了。这篇文章,不去迎合编者的口味,不去在乎读者的兴趣,我手写我心,随心而动,随愿而成。

书影之气这个文集,存在的本义就是记录自己阅读或观影后的思考,可能是碎片化的,可能是情绪化的,可能是没人看的。不管如何,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1. 缘起

这原本是不那么流行的书了。毕竟,于丹最火的时候还是2006年十一黄金周那会。百家讲坛一出道,技惊四座,随后又有《于丹<庄子>心得》和其他一系列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讲座红遍了大江南北。

犹记得当时,最喜欢的还是易中天的《品三国》。易老的渊博学识和幽默风趣,对三国人物的如数家珍,让人至今觉得余音绕梁。遂疯狂地阅读《三国演义》,脑中的刀光剑影和阴谋阳谋,陪伴我度过了高一那段懵懂叛逆的时光。那时,觉得最好的文字是记录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小说,对于后来冒出的于丹和《论语》,不大感冒。

今天,十二年过去,回首过往,不由自嘲当初的年少轻狂。那时只知道《论语》的艰深晦涩,只记得课文中的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将这本不到十万言的书说成“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份投不出去的书札——《于丹<论语>心得》_第1张图片
《孔子》海报

2010年,发哥拍了一部叫做《孔子》的电影,把孔圣人在乱世之中的颠沛流离和死后才来的莫大名气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唏嘘不已。对于《论语》和孔子,似乎多了一层人性化的知晓。

研一时,跟《论语》又有了点姻缘。去图书馆借了本《论语今读》,勇敢地阅读了大概十来页,然后就把李泽厚先生令人敬仰的大作完璧归赵,承认自己确实不是静坐读书的料了。

后来,因为翻译偶尔也有些古诗文字,用学有余力的边角时间了解了点《论语》的英文翻译。毕业了快两年,基本上也忘得差不多了。唯独还记得《论语》翻译为The Analects,孔子和儒家学说都有特定的名字,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2. 缘续

直到最近一个月,看到书桌上摆放着本《于丹<论语>心得》,遍问来自何处。夫人答曰,友人赠送。再一看,作序的,居然是易中天。才知道,原来,和书的相遇相知也是要讲缘分的。

和当初第一次接触《论语》相比,已经过去了十二年。十二年,很多的人会变,很多的事会发生,自然,读书的感觉也大不一样。

于丹解读的《论语》,有多个领域的大道。最让我震撼的是她写的孔子关于为人处事的智慧。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不管是和家人、爱人、朋友、领导还是同事相处,都要注意讲究分寸,彬彬有礼。短短八字,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金玉良言。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了别人,而不善待至亲,不注意应该在好友、孩子、家人之间保持相应的空间和距离,通过分寸的把握,让彼此关系和睦。

另一比较感染我的也是朴素无华的句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应的年龄,做对应的事情,完成对应的主题。不去超前,不去滞后,静静地享受年龄赋予你的色彩,或许是造物主给人类的一种恩赐。

否则,到了得立的年纪,天天还跟小屁孩一样,这里玩玩,那里疯疯,没有承担自己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和重托,实在是不像话。


3. 缘成

当初曾觉得,《论语》是佶屈聱牙的大雅之作,我这种大俗之人,无论如何是读不下去的。可是读完于丹的这部作品,才发现自己错了。

正如于丹在书中写到的那样,《论语》散发着一种穿越千古的温暖,它的智慧和精华已经浸润了华夏民族千年之久。如今,它的光辉依旧照耀着龙的传人,让他们在复兴之路和幸福大道上昂首阔步。

我愿在某个滴着露水的早晨,沐浴着温暖的春风,手捧《论语》,朗读到太阳高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份投不出去的书札——《于丹<论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