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webpack3(13)开发环境

前注:

文档全文请查看 根目录的文档说明。

如果可以,请给本项目加【Star】和【Fork】持续关注。

有疑义请点击这里,发【Issues】。

6、开发环境

6.0、使用说明

安装:

npm install

运行:

npm run test

有三种,依次介绍。

6.1、观察模式 watch

关键字:

修改文件后自动编译,需要刷新浏览器后才能查看到新编译好的文件。

使用方式:

fork项目后,先通过 npm install 安装依赖,然后执行 npm run watch 就ok了。

这个的效果,是当编辑模块文件后,会自动触发编译。

举个例子:

  1. 假如我已经启用了 watch 模式;
  2. 通过 html-webpack-plugin 以引入一个源 html 文件;
  3. 发现这个 html 里文件没有写 title 标签的内容;
  4. 于是我修改这个 html 文件,添加了 title 标签的内容;
  5. 此时webpack会自动重新编译打包大部分文件(并不是每一个);
  6. 消耗的时间比全部编译打包要少(以【实战五】为例,修改 title 标签内容,或者在相关的 js 添加一行代码,打包时间约1700-1900ms,全部打包大约耗时 6000ms);
  7. 刷新打包后的 html 文件,即可查看重新编译后的代码;

优点:

  1. 修改代码后,只需要刷新就可以查看打包后的效果;
  2. 无需多次打包;

缺点:

  1. 每次修改后都要刷新,很麻烦;
  2. 如果需要一定 UI 操作之后才能得到结果的内容,用这种方式测试会很麻烦;

6.2、实时重新加载 webpack-dev-server

关键字:

修改文件后实施编译,自动刷新浏览器。

使用方式:

1.1、fork 项目形式

fork项目后,先通过 npm install 安装依赖,然后执行 npm run start 就ok了。

1.2、单独安装

单独安装的话,先 npm install --save webpack-dev-server ,然后在 webpack.config.js 里添加属性:

// webpack-dev-server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该属性和 entry,output 平级。

然后在 package.json 里添加一条 scripts:"start": "webpack-dev-server --open http://localhost:8080/login.html --config build/webpack.config.js"

就可以默认打开http://localhost:8080/login.html这个页面了。如果默认打开 index.html 页面的话,后面的 url 可以省略。

运行 npm run start 来执行。

2、安装后

会弹出一个窗口,url为:localhost:8080,但以本项目为例,因为dist文件夹没有 index.html,所以会无法显示内容。

修改url为:http://localhost:8080/login.html,即可。

举个例子:

  1. 假如你已经成功启动,并且访问了 login.html 文件;
  2. 你修改了 page/login/login_box.html 文件中的账号输入框的 placeholder 属性;
  3. webpack-dev-server 触发编译,会重新编译所有文件(耗时比 watch 模式要多,以本项目为例,watch 2000ms内,这个 3000ms,但比全编译的 6000ms 要快);
  4. 编译好后会自动刷新页面;

优点:

  1. 再也不用修改后,不停的刷新页面了;

缺点:

  1. 但每次编译还是要额外花费时间,麻烦;
  2. 如果需要一定 UI 操作之后才能得到结果的内容,用这种方式测试会很麻烦;
  3. output 文件名不能用 [chunkhash] 只能用 [hash]

6.3、中间件容器 webpack-dev-middleware

关键字:

使用方式:

1.1、fork 项目形式

fork项目后,先通过 npm install 安装依赖,然后执行 npm run server 就ok了。

1.2、单独安装

先安装 express 和 webpack-dev-middleware

npm install --save express webpack-dev-middleware

然后在 webpack.config.js 中的 output 添加 publicPath: '/'属性,如: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dist',
    // 文件名,将打包好的导出为bundle.js
    filename: '[name].[chunkhash].js',
    publicPath: '/'
},

在 build 目录下新建文件 server.js,内容如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webpack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
var opn = require('opn')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config = require('./webpack.config.js');
const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 Tell express to use the webpack-dev-middleware and use the webpack.config.js
// configuration file as a base.
app.us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 {
    publicPath: config.output.publicPath
}));

// Serve the files on port 3000.
app.listen(3000, function () {
    console.log('Example app listening on port 3000!\n');
});
opn('http://localhost:3000/login.html')

在 package.json 文件里添加一条 scripts:

"server": "node build/server.js"

注意因为是在根目录下执行命令,server.js 在 build 文件夹下,所以需要是 build/server.js

举个例子:

  1. 直接对比 watch 模式和 webpack-dev-server 模式吧:
  2. 也带服务器功能,不过 webpack-dev-server 用的是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而这个用的是 express 的服务器;
  3. 跟 watch 模式类似,只使用这个的话(没任何配置),需要手动刷新页面,才能获取修改后的代码;

优点:

  1. 比 watch 模式多一个服务器。相较说,不需要从文件路径来访问,或者需要自己额外搭建一个服务器来访问;
  2. 是 HMR (模块热替换)的基础;

缺点:

  1. 单纯使用这个,并不能实现 HMR,还需要额外配置;

6.4、HMR

单纯的使用 开发中 Server(DevServer),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修改代码后无需刷新页面,即可在页面上体现出变化。

因此还需要启用 HMR,参照下一篇博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p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