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题

1、宗法制
答案:宗法制: 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
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后, 其影响长期
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2、五伦
答案: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
友五种人际关系。

3、《唐律疏议》
答案:《唐律疏议》:是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
议写成的。 这部书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 它具
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4、儒户
答案:儒户:这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它是根据宗教
派别划分出的户籍,

5、文字狱
答案: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 多发于康、 雍、
乾三朝。

6、狭义文化:
又称人文文化,是指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传承
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极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国别文化: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8、天下观念: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
9、家天下:
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谓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10、文化产品: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
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
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11、语言崇拜:
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他
奉若神明。

12、文化事象:

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
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

13、文化观念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
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

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称为事物的文
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

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现象包
括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

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
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
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
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

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
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
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 形成一种潮流,称
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

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
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糨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文化传统: 每一个民族、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 既因时因地而异, 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即

文化传统。

14、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
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5、文化传统: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
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6、两个文化层面:

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
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
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
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
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7、敬授民时:

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
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 日月星辰运行中
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

永嘉之乱: 八王之乱时, 成都王颖招
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
“赴国难 ”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
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 308 年),在山
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
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永
嘉之乱 ”。

18、勤农观 ”:

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
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19、饮食文化:

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
不是指个人餐饮的选择, 是指共同的历史
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 指人们在这方面连
续重复的群体实践。

20、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

21、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

22、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

23、中国传统文化:

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长期历史
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4、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
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
开始。

25、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
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26、九流十家 2-45
答: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27、家天下 4-168
答:( 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8、“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 ,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
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
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29、祖先崇拜: 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 他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 那些
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
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30、引经注律: 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 在这种风气下,
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
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31、科举制:

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们一般将隋大业三年( 607 年)
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3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
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

33、仁爱孝梯:仁者,爱人也;梯者,顺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34、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据此而形成的
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35、谚文:古代朝鲜仿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
36、返本开新”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 ,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

37、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其主要内容有: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
有超人的能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混世界。

38、庙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成为庙市,后来发张成为庙
会。

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9、

40、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