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BIT树状数组详解——【单点更新+区间查询】【区间更新+单点查询】【区间更新+区间查询】【多维树状数组】

前言

我觉得这篇文章应该算是介绍的比较全面了,将树状数组的常用情况和推广都收集学习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状数组介绍

树状数组是由线段树修改而来,通过去掉不必要的节点从而简化空间结构,且更便于实现及使用。

【数据结构】BIT树状数组详解——【单点更新+区间查询】【区间更新+单点查询】【区间更新+区间查询】【多维树状数组】_第1张图片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计算3-7区间的和,线段树可以直接通过(3-4)+(5-6)+(7)解决,而BIT则通过(1-4)+(5-6)+(7)-(1-2)解决,即需要计算两次的和,相当于用时间去换内存,不过由于求和的复杂度为O(logn),所以我觉得是十分方便的。

树状数组应用

树状数组用于解决以下问题:
1.对一个位置进行修改并快速查询一段区间和的问题
2.对一段区间进行修改并快速查询一个位置的问题
3.对于一段区间进行修改并快速查询一段区间的问题

三种树状数组的基本操作都是一样的,不过所保存的信息不同,后续会补上另外两个的

树状数组实现

**lowbit函数:**用于寻找x转换为二进制后的最后一个1的位置:10(1010)为2,8(1000)为8。
原理:-x是用补码处理,1010的补码为0101+1=0110(省略了符号位),+1将所有末尾的1置为0,将最后一个0变为1,由于转成反码后0的位置为之前1的位置,所以原码和补码之间只有这一位是相同且为1的,所以x&(-x)为x转换为二进制后的最后一个1的位置。关于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后面用到时会解释。

int lowbit(ll x){
	return x&(-x);	
}

add函数: 所有包含k这个位置的数组值加上data,假设add(5,1),N为20,那么需要更新的位置为5(00101),6(00110),8(01000),16(10000);add(10,1),那么需要更新的位置为10(01010),12(01100),16(10000)。通过规律我们可以发现,每次更新都是把当前最低位的1加上1。

解释(自己写的,其实不理解死记也行):

由于我们的设定,2(10)管的是01和10,12(1100)管的是1001到1100,即从去掉最低位的1后+1的值到其本身,所以奇数代表其本身的值。
只有后面的更新的数最低位的1都高于当前的数,去掉末尾1后才能小于当前的数,所以一直加上最末尾的1的值,直到大于N为止。
举个例子,11(01011),最后一位加上1后变成12(01100),再加上1后变成16(10000),为什么14不算呢,因为14(01110)最低位的1是2,去掉末尾1再+1为13,起始数大于11了。

void add(int k,int data){//单点修改 
	while(k<=N){
		BIT[k]+=data;
		k+=lowbit(k);
	}
}

求前k项和: 与加相反,每次减去最低位的1,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比如15(1111),求和就是(1-8)+(9-12)+(13-14)+15;11(1011),求和就是(1-8)+(9-10)+11。

ll sum(ll k){//求前k项和 
	ll Sum=0;
	while(k>0){
		Sum+=BIT[k];
		k-=lowbit(k);	
	}
	return Sum;
} 

单点更新+区间查询:

该类型中,每个位置保存的为区间(a,b)的和,前面就是按照这种情况解释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F 99999999
#define bug puts("Hello\n")
#define MAX_N 1000010
#define ll long long int
using namespace std;
ll BIT[MAX_N]; 
int N;
ll lowbit(ll x){//寻找最小的1的位置,核心代码 
	return x&(-x);	
}
void print(){//输出BIT 
	for(long long int i=1;i<=N;i++){
		printf("%lld(%lld-%lld) ",BIT[i],i-lowbit(i)+1,i); 
	}
	printf("\n");
} 
void add(int k,int data){//单点修改 
	while(k<=N){
		BIT[k]+=data;
		k+=lowbit(k);
	}
}
ll sum(ll k){//求前k项和 
	ll Sum=0;
	while(k>0){
		Sum+=BIT[k];
		k-=lowbit(k);	
	}
	return Sum;
} 
int main(){
	srand(time(0));
	N=10;
	for(int i=1;i<=10;i++){
		add(i,i);
		print();
	}
	for(int i=0;i<10;i++){
		ll x2=0;
		while(x2==0)x2=rand()%9+2;		
		ll x1=0;
		while(x1==0)x1=rand()%x2;
		printf("%lld %lld\n",x1,x2);
		printf("%lld\n",sum(x2)-sum(x1-1));
	}
	return 0;
}



区间更新+单点查询:

该类型中,保存的为差分数组An-An-1(An为数列中第n项),所以第k位保存的为Ak-Ak-1这个数组从(a-k)的和,举个例子,6保存的为(5,6)的值,也就是A6-A4。
为什么会这样保存:
因为我们要处理的是区间更新。(这算啥- -,继续往下看吧,请忽略这句话)
这样保存的结果是:
我们所求的单点An的值,为前n项和(这个应该可以理解吧)。
这样保存的好处是:
我们只需要给Ai+data,那么所有的比i大的项都会加data。(根据前面的单点更新理解。)

所以如果我们需要给(a,b)区间的数加上data,我们只需要add(a,data),add(b+1,-data)。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F 99999999
#define bug puts("Hello\n")
#define MAX_N 1000010
#define ll long long int
using namespace std;
ll BIT[MAX_N]; 
int N;
ll lowbit(ll x){//寻找最小的1的位置,核心代码 
	return x&(-x);	
}
void add(int k,int data){//单点修改 
	while(k<=N){
		BIT[k]+=data;
		k+=lowbit(k);
	}
}
ll sum(ll k){//求前k项和 
	ll Sum=0;
	while(k>0){
		Sum+=BIT[k];
		k-=lowbit(k);	
	}
	return Sum;
} 
void print(){//输出BIT 
	for(long long int i=1;i<=N;i++){
		printf("%lld(%lld-%lld) ",BIT[i],i-lowbit(i)+1,i); 
	}
	printf("\n");
	printf("更新后结果:\n") ;
	for(long long int i=1;i<=N;i++){
		printf("%lld(%lld) ",sum(i),i); 
	}
	printf("\n\n");	
} 
int main(){
	srand(time(0));
	N=10;
	for(int i=1;i<=10;i++){
		printf("1到%d加1:\n",i); 
		add(1,1);
		add(i+1,-1);
		print();
	}
	for(int i=0;i<10;i++){
		ll x1=0;
		while(x1==0)x1=rand()%9+2;		
		printf("%lld %lld\n",x1,sum(x1));
	}
	return 0;
}


区间更新+区间查询

这个是根据一个求和推导。
根据前面的区间更新+单点查询,我们知道An=∑di (i=1-n),即di的前n项和,那么An的前n项和呢?
根据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有n个d1,n-1个d2,n-2个d3,…,直到1个dn,即(n-i+1)di的前n项和,i从1-n
那么根据求和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这个求和公式拆成两个,一个是(n+1)di的前n项和,一个是i
di的前n项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维护两个树状数组来解决,一个维护di,一个维护i * di。

解释的还是比较丑陋,所以大家可以到https://blog.csdn.net/zars19/article/details/54620021 中的区间修改+区间查询部分查看那个推导过程和实例代码。

多维树状数组

用法跟一维树状数组相同,因为每个维度都是独立的,A[6][6] 中第一维保存的是a[5]+a[6],第二维保存的分别是a[5][5]+a[5][6],a[6][5]+a[6][6]。
如果需要求A[6][6]的和,则需要A[4][4]+A[4][6],A[6][4]+A[6][6],由此可见,我们只需要在一维外面套个循环,就可以实现二维了。
定义:

ll BIT[MAX_N][MAX_N]; 

更新:add函数

void add(int a,int b,int data){
	while(a<=N){
		while(b<=N){
			BIT[a][b]+=data;
			b+=lowbit(b);
		}
		a+=lowbit(a);
	}
}

求和:sum函数

ll sum(ll a,llb){
	ll Sum=0;
	while(a>0){
		while(b>0){
			Sum+=BIT[a][b];
			k-=lowbit(b);	
		}
		a+=lowbit(a);
	}
	return Sum;
}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