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虫vs反爬虫

爬虫介绍

爬虫简单介绍就是一个获取数据的途径。有时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等操作,都会将别人网站中现成的数据放入我们自己本地数据库内,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爬虫来实现。

网站的重要资料、信息财产被轻易窃取,是不能随便泄漏的。我们就应该使用反爬虫技术。本文将依次先将常见的反爬虫技术,与对应的爬虫技巧。

爬虫原理

一般我们访问网络资源都是通过uri。我们要获取的信息,一般有两种常见形式。json或html。html一般是后端服务器渲染后返回的,json是服务器直接返回给前端,然后前端自己在将数据渲染到页面上。如果是json类型的话,可以直接请求这个uri,或者等待前端渲染完毕再从html获取。获取到html信息后,通过dom操作,即可获得对应内容。爬取手机app的内容时,需要使用抓包工具:Fiddler,Charles,Wireshark。

最简单的爬虫,用shell就可以实现。复杂的爬虫,甚至需要用到机器学习分析。

注意:大部分情况爬虫是没有法律问题的,只有网站明确声明了禁止使用网络爬虫和转载商业化时(付费知识)时,爬虫才会触犯法律
为了更快的创建一只爬虫,请先安装Postman,Chrome等软件,用于发送请求,并可以查看详细请求和响应头部和内容
如果有反爬虫需要,请一定要记录服务器请求日志。分析日志才能找出潜在爬虫,即使没有及时对应的解决的方案,也可以暂时将其拉入黑名单。

爬虫流程

整体流程的关键在于将网上的数据通过机器方式自动获得。没有反爬虫机制的 uri,还可以使用分布式爬虫,开启多线程,快速爬取信息。遇到了反爬虫机制,一般来说用上对应的反反爬虫方法就行了。大部分网站仅仅是对游客有访问限制,如果不想注册账号,基本都可以使用代理方式解决。也可以在登录之后复制登录的完整请求头解决。但是对于某些数据会有验证码拦截。这时我们就要将网站使用的验证码分类并在网上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查看请求

使用Chrom浏览器(也可以用别的,这里只用Chrome做例子)访问我们要爬取的页面。通过F12进入开发者工具,切换到network面板下(没有数据,请刷新再次请求)

找到要获取数据的URI

请求所携带的请求头都在这里,完整附带请求信息,可以充分模拟浏览器。

直接通过Chrome将请求信息导出,在自己的终端下尝试请求。

由于Google页面携带的cookie内容较多,而且hk站点下编码不是常见的UTF8格式,会出现乱码,这里就以百度为例。

curl 'https://www.baidu.com/' -H 'User-Agent: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13; rv:67.0) Gecko/20100101 Firefox/67.0' -H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H 'Accept-Language: en-US,en;q=0.5' --compressed -H 'DNT: 1' -H 'Connection: keep-alive' -H 'Cookie: BAIDUID=606890F9A814F1194EEA6EC7D743CC84:FG=1; BIDUPSID=606890F9A814F1194EEA6EC7D743CC84; PSTM=1553581103; delPer=0; BD_HOME=0; H_PS_PSSID=26524_1461_21106_28722_28557_28697_28584_26350_28604_28606; BD_UPN=133252; BDORZ=B490B5EBF6F3CD402E515D22BCDA1598' -H 'Upgrade-Insecure-Requests: 1' -H 'Pragma: no-cache' -H 'Cache-Control: no-cache'
复制代码

添加-o 将本次请求的response保存为文件。某些页面可能会返回乱码,是因为开启了gzip或者编码需要重新设置,部分网页编码非UTF8。

直接访问

这种网站一般数据都是完全公开的,可以算是0反爬虫。对于这种网站,直接请求即可。这种爬虫最好做,所以一般搜索引擎也最好搜索。很多网站即使内部有许多反爬虫机制,但是首页还是会为了SEO,一般不会反爬虫。

鉴别浏览器

通过浏览器进行网站访问时,都会携带user-agent信息。而在本地请求时,并不会携带这些信息。同时浏览器会保持一个session会话,而一般的request模块中,并不能携带session。我们可以通过session存放标记或者判断header部分,来鉴别爬虫。

爬虫方案
  • 对于session的判断,使用带session的模块。比如python的requests或者使用headless。
  • 对于header的判断,可以在浏览器的请求内复制完整的请求头。或者直接使用headless

判断token

token一般不用于自己的主站。访问过很多网站,我只见过掘金在使用。token的目的不是反爬虫,而是防止用户的账号密码泄露。 先简单讲讲token步骤

  1. 客户端第一次登录
  2. 服务器确认登录并返回有期限的合法token
  3. 客服端进行请求时携带token
  4. 服务器判断token识别合法用户,然后在执行请求
爬虫方案

一般服务器都是使用sesssion的,但如果确实使用了token的。我们可以分析接口,获取token,并在请求时携带token即可。

限制ip访问频率

一般而言限制ip访问,不只是为了减少爬虫的数量,更是为了防止DDOS之类攻击。因为同一ip的大量访问,将会占用服务器的大量资源。如果触发的还是一个费时的操作,将会导致服务器来不及处理其他正常用户的请求。可以直接通过nginx自动让网站都有一个拦截ip频繁访问。

其实大部分网站还是会设置一定的阈值的,可能是1小时的访问次数,又或者每日,每个游客用户的访问次数。

爬虫方案
  1. 通过添加定时器:随机几秒延迟,不超过服务器的阈值,简单模拟人的访问频率。
  2. 使用代理服务器:大部分语言的请求,都提供了proxy的api。使用代理后,就可避开ip的限制了。所以我们反爬虫时尽力用非ip方式判断是不是用了proxy在爬取服务器
  3. 使用网站登录信息:部分网站是对游客有所限制,对于登录的用户会有更多访问次数。所以可以利用这点提高频率。

验证码

验证码一直是一个反人类的玩意。但是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反机器。验证码和破解验证码有着很长的战争历史。大部分后端语言都有快速部署数字验证码的组件。

爬虫方案
  1. 最简单的方破解法就是使用登录信息或者用代理更换ip,不过部分情况还是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验证码的。
  2. 使用第三方平台接入,手工在线解验证码。
  3. 使用机器学习配合headless,破解验证码

滑动验证码

现在经常出现的滑动验证码,使用的是极验提供的验证码。通过滑动确实让用户的操作成本降低了。

爬虫方案

网上出现了不少的破解案例。这里推荐使用headless将通过代码能让鼠标执行操作验证码。

图片文字验证码

爬虫方案

这种验证码比上面的要求更高,提高的用户的成本。使用的比较少,但是破解方法还是有的,就是使用OCR或者机器学习。

前端动态渲染

现代前端日益强大,许多事情在前端都可以完成。为了减轻服务器的压力。有些网站已经从传统的JSP,PHP渲染转为,Java,PHP提供接口,由前端自行渲染。

爬虫方案

这时候,我们可以再次在Network面板中查看获取信息的api接口。但是部分时候,数据会比较复杂,晦涩。甚至还有加密信息在返回的数据之内。其实我们也可能让数据直接在网页上自己渲染出来,就是通过headless等无头浏览器。实现

图片代替文字,字体映射

这种反爬方案比较高级,单一般用户体验也不会很高,成本也不低。遇到还是换个网站比较好。

headless无头浏览器

Node.js Python
Puppeteer、phantomjs、Splash Selenium

更多headless

使用headless基本上算是终极解决方案了,用代码的方式去执行一个no GUI的浏览器。包括鼠标的移动,点击,拖动等。而且还能自动携带Session和Cookie信息,不过headless设计的初衷其实是前端自动化测试...

const puppeteer = require('puppeteer');

async function getPage() {
  //创建实例
  const browser = await puppeteer.launch();
  //新建页面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await page.goto("https://juejin.im");
  //等待1秒
  await page.waitFor(1000);
  //截屏
  await page.screenshot({path: `preview.png`});
  //关闭实例
  await browser.close();
}

getPage();
复制代码

这段代码可以将SPA页面加载出来,查看效果可以使用api提供的screenshot截屏功能

注意:使用headless需要加入渲染页面的性能,会导致爬虫性能极速下降(毕竟本来设计目的不是爬虫)

总结

其实为什么反爬虫没过多久都能被破解呢?其实主要原因是浏览器的用户信息的透明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看到开发的前端源代码。即使使用了各种技术,只要有前端,耐心的分析还是可以破解的。就算不行,我也可以通过headless确实以浏览器方式进行访问。即使是App也可以通过抓包,分析api,进行爬虫。

其实做反爬虫就好像是图灵测试,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辨别当前访问者是人还是机器。但是这个测试又不能使用户感到返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爬虫vs反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