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发展历史

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文名
数据库
外文名
Database
产生时间
1 9 5 0 年
概    念
电子化的 文件柜
基本结构
分三个层次
主要特点
6个
数据种类
3种
发明人
雷明顿兰德公司
使用语言
SQL语言









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 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以内模式为 框架所组成的数据库叫做物理数据库;以概念模式为框架所组成的数据叫概念数据库;以外模式为框架所组成的数据库叫用户数据库。
⑴物理 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 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 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⑵概念 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 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 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⑶逻辑 数据层。
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 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主要特点:
⑶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数据库中数据库的 逻辑结构和 应用程序相互独立)和物理独立性(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⑷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 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数据一致性 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② 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 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 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
⑹故障恢复。
由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数据库系统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对系统的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
2.层次、网状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层次结构 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实质上是一种有根结点的定向有序树(在数学中"树"被定义为一个无回的 连通图)。下图是一个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图。这个组织结构图像一棵树,校部就是树根(称为根结点),各系、专业、教师、学生等为枝点(称为结点),树根与枝点之间的联系称为边,树根与边之比为1:N,即树根只有一个,树枝有N个。
按照层次模型建立的 数据库系统称为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是其典型代表。
⑵网状结构模型
按照网状 数据结构建立的 数据库系统称为网状数据库系统,其典型代表是DBTG(Data Base Task Group)。用 数学方法可将网状 数据结构转化为层次数据结构。
⑶关系结构模型
关系式 数据结构把一些复杂的数据结构归结为简单的二元关系(即 二维表格形式)。例如某单位的职工关系就是一个二元关系。
由关系 数据结构组成的 数据库系统被称为 关系数据库系统。
在 关系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操作几乎全部建立在一个或多个关系表格上,通过对这些关系表格的分类、合并、连接或选取等运算来实现数据的管理。dBASEⅡ就是这类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典型代表。对于一个实际的应用问题(如人事管理问题),有时需要多个关系才能实现。用dBASEⅡ建立起来的一个关系称为一个数据库(或称 数据库文件),而把对应多个关系建立起来的多个数据库称为 数据库系统。dBASEⅡ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建立 命令文件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对于一个 数据库系统相应的命令序列文件,称为该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因此,可以概括地说,一个关系称为一个数据库,若干个数据库可以构成一个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可以派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辅助文件和建立它的应用系统。

技术发展

使用 计算机后,随着数据处理量的增长,产生了数据 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主要是外部存储器)系统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关系由来

网状数据库和 层次数据库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集中和共享问题,但是在 数据独立性和抽象级别上仍有很大欠缺。用户在对这两种数据库进行存取时,仍然需要明确数据的 存储结构,指出存取路径。而后来出现的 关系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1976年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开发了第一个商用 关系数据库系统 ——Multics Relational Data Store。 关系型数据库 系统以 关系代数 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其代表产品有 Oracle 、IBM公司的 DB2、 微软公司 MS SQL Server 以及Informix、ADABASD等等。
而IBM却没有计划开发,为什么蓝色巨人放弃了这个价值上百亿的产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术出身,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非推向市场的产品,从学术上看,研究成果应公开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为什么不呢?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当时有一个销售得还不错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

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

随着 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虽然技术很成熟,但其 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很好地处理所谓的“表格型数据”,却对技术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复杂类型的数据无能为力。九十年代以后,技术界一直在研究和寻求新型 数据库系统。但在什么是新型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产业界一度是相当困惑的。受当时技术风潮的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研究“ 面向对象的 数据库系统(object oriented database)”或简称“OO数据库系统”。值得一提的是,美国Stonebraker教授提出的面向对象的 关系型数据库理论曾一度受到产业界的青睐。而Stonebraker本人也在当时被Informix花大价钱聘为技术总负责人。
然而,数年的发展表明, 面向对象的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市场发展的 情况并不理想。理论上的完美性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热烈反应。其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数据库产品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企图用新型 数据库系统来取代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这对许多已经运用 数据库系统多年并积累了大量工作数据的客户,尤其是 大客户来说,是无法承受新旧数据间的转换而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及巨额开支的。另外, 面向对象的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使查询语言变得极其复杂,从而使得无论是数据库的开发 商家还是应用客户都视其复杂的应用技术为畏途。

Internet 的异军突起以及 XML语言 的出现,给 数据库系统 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发展趋势

随着 信息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出现了丰富多样的 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新技术也层出不穷( 数据流,Web 数据管理, 数据挖掘等)。每隔几年,国际上一些资深的数据库专家就会聚集一堂,探讨数据库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要关注的新技术焦点。过去已有的几个类似 报告包括:1989年Future Directions inDBMS Research-The Laguna BeachParticipants ;1990年DatabaseSystems : Achiev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1991年W.H. Inmon 发表了《构建数据仓库》;1995年Database。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互联网的过去,现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