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程序执的实体。程序通常是由指令和相关数据组成的,在 Linux 系统中,程序的运行通常是由用户通过一个命令行解释器(例如 bash shell)发起执行,或者由其他进程派生而来。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非负整数表示的唯一标识符,进程运行时 PID 是由操作系统随机分配的,进程 ID 可以重用。当一个进程终止后,其进程 ID 就可以再次使用了。大多数 UNIX 系统实现延迟重用算法,使得赋予新建进程的 ID 不同于最近终止进程所使用的 ID。
一些特殊进程
系统中有一些专用的进程。ID 为 0 的进程通常是调度进程,常常被称为「交换进程」(swapper)。该进程是内核的一部分,它不是磁盘的程序。ID 为 1 的进程是 init 进程,在系统自举过程结束时由内核调用。该进程的程序文件是 /sbin/init
。此进程负责在自举内核后启动一个 Unix 系统。init 通常会读取与系统有关的初始化文件(/etc/rc*
或 /etc/inittab
,以及 /etc/init.d/
中的文件),并将系统启动至某个状态。init 进程不会终止,系统启动后产生的所有进程都由 init 进程衍生而来。
每个进程除了一定有 PID 还会有 PPID,也就是父进程 ID,通过 PPID 可以找到父进程的信息。系统启动后所有的进程都由 init 进程衍生而来。
因为所有进程都来自于一个进程,所以 Linux 的进程模型也叫做进程树。
使用 pstree
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当前的进程树:
[root@bogon ~]# pstree
init─┬─abrtd
├─acpid
├─atd
├─auditd───{auditd}
├─automount───4*[{automount}]
├─console-kit-dae───63*[{console-kit-da}]
├─crond
├─cupsd
├─dbus-daemon
├─2*[dhclient]
├─hald─┬─hald-runner─┬─hald-addon-acpi
│ │ └─hald-addon-inpu
│ └─{hald}
├─login───bash
├─master─┬─pickup
│ └─qmgr
├─5*[mingetty]
...(省略)
在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当中,可能存在着上千个进程,而物理内存只有一个,为了防止进程访问原本不属于本进程的内存空间,现代操作系统都会使用「内存保护」技术。
每一个进程都运行在它自己的内存沙箱(sandbox)中。这个沙箱被称作「虚拟地址空间」(virtual address space),在 32 位的系统中,它是一个 4GB 大小的内存地址空间,虚拟内存是线性可编址的,其使用单位是页(page),对应的物理内存被称为页框(page frame)。这些虚拟的地址通过页表(page table)映射至真实的物理内存,页表由操作系统内核和处理器(内存管理单元)负责管理。每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页表。这里需要注意,所有的进程都运行在「虚拟内存」中,即使是内核本身也一样。因此,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一部分是专门供内核使用的。
Linux 系统中虚拟地址空间中的最高地址的 1GB 为内核空间(kernel space),但这并不意味着内核实际使用了这么多物理内存。在页表中,内核空间被标记为特权指令(privileged code,CPU 的 ring 0)专用,因此一个普通进程在访问时会产生页错误(page fault)。对于所有的进程来说,虚拟地址空间中的内核空间都被映射至相同的物理内存地址,而每个进程的用户空间被映射至物理内存地址的情况都不相同。
一个进程可能不会需要同时使用所有的虚拟内存中的代码和数据,Linux 使用了请求分页技术(demand paging),某些数据可能在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中存在,但是并没有被载入到物理内存中,仅当进程试图访问这些数据时,系统硬件将产生一个页错误(page fault),由内核负责将数据载入物理内存(如果数据已经在物理内存中存在则不需要载入),并将虚拟内存地址映射至响应的物理内存地址。
关于进程的内存空间的其他细节,可以参考:
Anatomy of a Program in Memory What a C programmer should know about memoryJourney to the Stack, Part I
系统中可能存在大量进程,而 CPU 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进程并不一定处于运行状态。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有下面这些状态:
Executing: 进程正在 CPU 上运行。
Ready: 进程处于准备运行状态,它被放置在一个运行队列中,等待系统分配 CPU 资源给它。
Stopped: 进程被停止,通常是通过接收一个信号,正在被调试的进程可能处于停止状态。
Uninterruptible: 不可中断睡眠,处于这个状态的进程通常需要等待某个资源,而且在等待过程中进程会忽略任何信号。被磁盘设备 I/O 所阻塞的进程可能处于这个状态。
Interrruptible: 可中断睡眠状态,进程需要等待某个特定的条件为真,才会继续运行,可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可以被信号唤醒。
Zombie: 子进程已经结束,而父进程没有调用 wait() 或者 waitpid() 系统调用获取子进程的终止状态,导致进程的进程描述符没有被回收。
为了管理进程,内核需要追踪每个进程的运行状态,例如进程的优先级,PID,进程的地址空间等信息。内核使用一个 task_struct 类型的结构体来保存这些信息,它被称为进程描述符,对于每个进程,内核都为其创建一个进程描述符,内核使用双向链表的结构来存储这些进程描述符。
进程不是凭空创建的,每个进程都是由其父进程衍生而来,在 Linux 系统中,父进程通常使用 fork()
, vfork()
或 clone()
等系统调用来生成子进程。
fork 创建的进程成被称为「子进程」(child process)。例如,在 shell 中执行一个命令时,shell 进程就会调用 fork() 产生一个子进程,然后子进程调用 exec() 执行命令程序,进程结束后返回控制至父进程 shell 进程。
写时复制
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使用 fork() 产生的子进程时,并没有立即为子进程分配物理页框。Linux 系统使用了写时复制(Copy On Write, COW)技术。这意味着子进程被创建时,与其父进程共享相同的物理页框(page frame),子进程实际使用的是其父进程的堆栈空间,内核将这些共享区域标记为只读。当父、子进程中的任一个试图修改这些区域时,内核会为修改区域的那块内存制作一个副本,并标记为可写,对于原来的共享内存页框,内核会检查是否此页框只被一个进程所使用,如果只被一个进程使用,那么此页框也为可写。这样做的原因是子进程的生命周期可能很短,使用「写时复制」技术可以按需为进程分配内存,使得内存的分配更加高效。
僵尸进程(Zombie)
当一个进程完成它的工作终止之后,它的父进程需要调用 wait() 或者waitpid() 系统调用取得子进程的终止状态。
一个进程使用 fork 创建子进程,如果子进程退出,而父进程并没有调用 wait 或 waitpid 获取子进程的状态信息,那么子进程的进程描述符仍然保存在系统中而未被释放。 这种进程称之为僵死进程。
孤儿进程(Orphan Process)
如果父进程产生子进程后终止了,且子进程继续运行,子进程被称为孤儿进程,孤儿进程由 init 进程收养,它的 PPID 变为 1。
在同一个时刻,一个 CPU 核心上只能运行一个进程,CPU 在某一个时刻运行哪个进程需要依靠操作系统内核来进行调度。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优先级,系统内核根据优先级来调度进程运行。
进程的优先级
Linux 中共有 0~139 种优先级,其中 1-99 被称为实时优先级,数字越大优先级越高。100-139 被称为动态优先级,内核可以调整进程的动态优先级。还可以使用 nice
或 renice
指令调整进程的动态优先级。
Linux 系统使用了抢占式的进程调度。这意味着,当一个进程进入 TASK_RUNNING 状态(即准备运行状态)时,内核检查次进程的优先级,并与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如果次进程的优先级更大,当前运行的进程被中断,又调度器重新挑选一个进程运行。
调度策略
Linux 系统对每种优先级都维护一个运行队列和过期队列,系统每次从优先级最高的运行队列中挑选进行运行,然后放入其过期队列中。当运行队列中的进程全部进入过期队列后,再将过期队列和运行队列对调。
守护进程(Daemon)是一种后台服务进程,它们通常不与终端关联,用户空间守护进程的父进程是 init 进程。Linux 中的很多服务都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它们不会随着终端的退出和登录而改变进程状态。
Htop 是 Linux 系统中的一个交互式的系统监控和进程查看工具,它被设计用来取代传统的 Unix 系统监控工具 top。Htop 的界面更加直观,功能更加强大,实乃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必备神器。
在 CentOS/RHEL 系统中,htop 由 epel 提供安装,安装后的启动界面如下:
最上方,htop 提供了 CPU,内存和 Swap 的使用状态,并用不同颜色标识出了不同类型的 CPU 或 内存使用情况,各颜色的意义如下:
右上方,htop 提供了系统中运行的所有任务数量,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的平均负载,系统的启动时长信息。
界面的中间是进程的相关信息,htop 默认按 CPU 使用率对进程进行排序。这里各个字段的意义如下:
PID:进程 ID
USER:运行进程的用户身份
PRI:进程的优先级
NI: 进程的 NICE 值,这个值从 -20 ~ 19,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VIRT:进程的虚拟内存使用量
RES:进程的实际物理内存使用量
SHR:进程的内存中使用的共享内存映射的区域大小
S:进程的状态
CPU%:进程的 CPU 使用率
MEM%:进程的内存使用率
TIME+:进程占用 CPU 的累积时长
Command:进程的启动指令
htop 还可以使用交互式的命令
u:过滤仅显式指定用户的进程
s:追踪选定进程的系统调用(类似于 strace 的功能)
l:显式选定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类似与 lsof 的功能)
t:显示进程结构
a:设定进程的 CPU affinity,可以将进程绑定在指定的 CPU 上
在最下方 htop 还提供了 F1 ~ F10 十个按键,分别提供了帮助,设置,过滤,搜索,调整进程优先级,kill 进程等功能。
值得一说的是 htop 甚至还支持使用鼠标点击操作。
glances 是一款用 Python 开发的系统状态监控工具,它的监控指标也特别的丰富。在 CentOS 系统中由 epel 提供安装。
glances 的界面如下:
这里显示了系统的 CPU使用率,平均负载,内存使用情况,Swap 使用情况,网络接口流量速率,磁盘 I/O 速率,挂载分区的空间使用率以及进程状态等信息。
glances 可以使用交互式命令打开和关闭某类监控,改变监控指标单位,改变进程排序列。
a:自动对进程排序
c:根据 CPU 使用率对进程排序
m:根据内存使用率对进程排序
i:根据 I/O 速率对进程排序
d:关闭/开启 磁盘 I/O 状态信息
f:关闭/开启 文件系统状态信息
1:全局 CPU 状态 / 单个显示 CPU 状态
u:显示网络接口的累积流量
dstat 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它整合了 vmstat,iostat,netstat 和 ifstat 四款工具的功能。
dstat 常用的选项:
-c: 显示cpu性能指标相关的统计数据
-d: 显示disk相关的速率数据
-g: 显示page相关的速率数据
-i: 显示interrupt相关的速率数据
-l: 显示load average相关的统计数据
-m: 显示memory相关的统计数据
-n: 显示网络收发数据的速率
-p: 显示进程相关的统计数据
-r: io请求的速率
-s: 显示swap的相关数据
-y: 显示系统相关的数据,包括中断和进程切换
--top-cpu:显示最占用CPU的进程
--top-bio:显示最消耗block io的进程
--top-io:最占用io的进程
--top-mem:显示最占用内存的进程
--ipc: 显示进程间通信相关的速率数据
--raw: 显示raw套接的相关的数据
--tcp: 显示tcp套接字的相关数据
--udp: 显示udp套接字的相关数据
--unix: 显示unix sock接口相关的统计数据
--socket: 显示所有类型套接字的相关数据
-a: 相当于-cdngy
原文链接 http://liaoph.com/inux-process-management/
dstat 还可以支持插件工作,它的插件位于 /usr/share/dstat
目录中,可以使用这些插件对 mysql 等程序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