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种方式可以根据场景,去选择哪一种方式。最终效果是一样的
步骤1: 比如我们知道在点击一个按钮的时候,会有卡顿,那么就可以用
//可以用以下代码测试你的代码。
//开始埋点,“app”是最后生成的性能分析文件
Debug.startMethodTracing("App");
//埋点结束,期间start 到 stop 之间的代码,就是你要测试的代码范围
Debug.stopMethodTracing();
步骤2: 运行完测试代码后,我们点开studio右下角的Device Explorer,在下图的“第一步”,打开之后我们要找到我们生成的trace文件,路径在sdcard/Android/data/项目包名/files,如图:
步骤3: 直接左键双击可以打开我们的文件如图:
部分1:是时间选择范围,整段就是我们刚刚用代码埋点指定的。上面的时间标志是时间戳。
部分2:表示当前埋点的代码有5个线程。可以点击任何一个线程查看
部分3:这里有4个按钮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这四个按钮
点开我们的Top Down,如下:
红色框1: 表示main里的一些情况。
红色框2: 里面有2个选项,可以切换成Wall Clock Time或者Thread Time
为什么这两个时间会不一样?举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运行一个方法,因为锁的原因,线程等待。这个时候等待时间也算在了Wall Clock Time里。 但是Thread Time是CPU的执行时间,线程闲置的时候并没有消耗CPU,当然这个等待时间也就不算在Thread Time里了。
红色框3: 表示方法的依次调用。及每个子方法调用所消耗的时间。这里也可以看成是Call Chart表的“代码化”。
点开Call Chart如下:
点开Flame Chart后,如下:
这里的意思是会把相似或相同的方法统计在一起,比如A方法调用B方法调用C方法:A->B->C,那么他会将所有按此顺序的方法收集在一起,或者将A->B->D也会收集在上,横轴表示的是相对时间。
点开Bottom Up如下
这里点开initX5web() -> 显示了main();也就是说谁调用了我。main()方法里调用initX5web();
点击Profile运行项目
运行后如下图:
鼠标移动到CPU那里后,左键双击CPU后,如图:
可以看到,这里和我们上面用代码埋点界面几乎相同了,这里有个按钮,Record,点击后,文案会变成stop;我们就可以在APP里操作,来到我们觉得卡顿或者有问题的功能里。点击stop就形成了我们trace一样的文件里。里面的操作都是一样的
拿以前做的一个项目举例,为了不被骚扰,这里我隐藏了手机号。看看下面的gif,这里我在输入密码后,点击登录,在网络请求结束后,dialog已经消失了,还没有跳转到我们的首页,如图,此时有明显的卡顿
在我们logcat里过滤关键字:Displayed 可以看到我们程序中每个Activity的启动时间,此时我的启动时间是996,接近1s(fuck,这样都有996,擦):
这个时候我们用第二种方式去尝试解决这个卡顿,根据我们的Top Down分析,根绝Total的耗时时间,我们一直往下点,首先来到如下(假设我们还不知道是跳转Activity卡顿):
这时候到了2个方法,dispatchMessage()和next();
我们先将dispatchMessage点到底,看到了setContentView()里的loadDrawable()。可以看到这个是元凶
由上面的分析,最终问题定在了setContentView()里的loadDrawable()。也就是说明我们MainActivity的layout里,不管是src还是background,有一个非常耗时的bitmap。这里我照下来之后,确实发现了根布局的background里背景大图,我这里直接取消这张图后,运行程序,如下,可以发现不再卡顿了,而且跳转速度大大提升了:
打印下时间,启动时间由原来的996,变成了447:
这里我只是举了个小例子,希望对学习性能优化的朋友有帮助。如果觉得有用,就赞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