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的底层原理jdk1.7和jdk1.8的实现的区别

jdk1.7的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

HashMap map = new HashMap():

  1. 在实例化以后,底层创建了长度是16的一维数组Entry[] table。
    …可能已经执行过多次put…
  2. map.put(key1,value1):
  3. 首先,调用key1所在类的hashCode()计算key1哈希值,此哈希值经过某种算法计算以后,得到在Entry数组中的存放位置。
  4. 如果此位置上的数据为空,此时的key1-value1添加成功。 ----情况1
  5. 如果此位置上的数据不为空,(意味着此位置上存在一个或多个数据(以链表形式存在)),比较key1和已经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的哈希值:
    5.1: 如果key1的哈希值与已经存在的数据的哈希值都不相同,此时key1-value1添加成功。----情况2
    5.2 : 如果key1的哈希值和已经存在的某一个数据(key2-value2)的哈希值相同,继续比较:调用key1所在类的equals(key2)方法,比较:
    5.2.1 :如果equals()返回false:此时key1-value1添加成功。----情况3
    5.2.2 :如果equals()返回true:使用value1替换value2。

补充:关于情况2和情况3:此时key1-value1和原来的数据以链表的方式存储。
在不断的添加过程中,会涉及到扩容问题,当超出临界值(且要存放的位置非空)时,扩容。默认的扩容方式:扩容为原来容量的2倍,并将原有的数据复制过来。

jdk8 相较于jdk7在底层实现方面的不同

  1. new HashMap():底层没有创建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

  2. jdk 8底层的数组是:Node[],而非Entry[]

  3. 首次调用put()方法时,底层创建长度为16的数组

  4. jdk7底层结构只有:数组+链表。jdk8中底层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
    4.1 形成链表时,七上八下(jdk7:新的元素指向旧的元素。jdk8:旧的元素指向新的元素)
    4.2 当数组的某一个索引位置上的元素以链表形式存在的数据个数 > 8 且当前数组的长度 > 64时,此时此索引位置上的所数据改为使用红黑树存储。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HashMap的默认容量,16
    DEFAULT_LOAD_FACTOR:HashMap的默认加载因子:0.75
    threshold:扩容的临界值,=容量*填充因子:16 * 0.75 => 12
    TREEIFY_THRESHOLD:Bucket中链表长度大于该默认值,转化为红黑树:8
    MIN_TREEIFY_CAPACITY:桶中的Node被树化时最小的hash表容量:64

优秀的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6520235/article/details/82417949
https://blog.csdn.net/carson_ho/article/details/79373026
https://blog.csdn.net/carson_ho/article/details/79373134
https://crossoverjie.top/2018/07/23/java-senior/ConcurrentHashMap/
https://www.jianshu.com/p/003256ce41ce
https://blog.csdn.net/woshimaxiao1/article/details/83661464
《我们一起进大厂》系列-HashMap
HashMap线程不安全的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基础,面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