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爱博士按
文| 马纶鹏,旅美电影学者,博士
《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去年年底在美国上映的时候,二十世纪福克斯只是作为商业片推出,没想到口碑和票房一路升高,“烂番茄”网站竟然有92%的新鲜度,317位来自欧美各大媒体人的点评大多积极赞赏。
随后就有了金球奖、美国各大公会奖(演员、制片人、剪辑、艺术指导等)、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奥斯卡的提名,作为一部以体育竞技为题材的商业片,实属不易。
英国《泰晤士报》标题,“far from perfect, but richly entertaining”:虽不完美,绝对过瘾。
《极速车王》为什么能进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CNN的答案简洁明了:“好莱坞仍然可以像以前那样。”
换句话说,好莱坞依然能拍出规整、美丽、感人又有思想的片子,和流行的超级英雄截然不同。豆瓣上不少先睹为快的小伙伴们纷纷说这是美国版的《飞驰人生》,甚至还有论调是翻版的《速度与激情》。
诚然,“最具观赏性”是《极速车王》的招牌——电影特技驾驶栩栩如生,保证是2019年最佳。绝对刺激肾上腺素,看着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车手肯·迈尔斯在赛道上飞驰,而且激动人心的比赛场景由伟大的摄影师Phedon Papamichael(代表作《决战尤马镇》、《内布拉斯加》)来完成,捕捉到了刺激又恐怖的并存瞬间。
再看看一同提名的《寄生虫》《小妇人》《婚姻故事》等,都是偏家庭伦理路线,又哪里有这种华丽场面?
对广大影迷来说,既然吵吵要看大银幕,的确,何不来一场速度的较量?
但如果仅仅看作是一部“华而不实”、只刺激感官的花瓶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
《极速车王》更硬核的是深入骨髓的美国梦,更具体,那就是汽车梦。
去年年中纪录片《美国工厂》引起了各路神仙打架,但用的是通用汽车的“壳”,背后是浓厚的美国汽车文化。《极速车王》如出一辙。酷炫的超跑只是点缀,属于小case,主题是另一家汽车巨头——福特。
《美国工厂》
故事是从卡罗尔·谢尔比(马特·达蒙扮演)这位传奇人物开始。他是1959年首次夺得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美国人。但谢尔比却从医生的办公室沮丧走出,因为他的心脏不再适合赛车手的工作。
他最后一次咆哮跑车,改行改装车和专业的赛车设计师。当时美国正在经历“喧哗与骚动”的60年代,婴儿潮、越战、民权运动;而福特汽车的狂飙突进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好注脚。
亨利·福特二世于是委托谢尔比打造最好的车队,在勒芒耐力赛中打败长期占主导地位、不可一世的意大利的法拉利车队,不仅是为了福特公司在汽车界的辉煌以及国内市场的大卖,更是要报法拉利老板羞辱福特二世的一箭之仇。
于是最好的赛车设计师谢尔比找来了最好的赛车手,本片的主角肯·迈尔斯。迈尔斯更是传奇。这哥们二战时开着的坦克曾经在欧洲战场驰骋,打败了德国人;退役后迷恋赛车,开了一个小修车铺,却每天捣鼓各种装备。
这对“最佳搭档”于是开始了魔改、实验、疯狂赛车的历程。赛车史的辉煌福特GT40横空出世,而迈尔斯更是蝉联勒芒耐力赛1965、1966年的冠军。
电影有个小细节,特别动人。
福特二世在被法拉利老板说是猪头,一点不懂造汽车的时候,把谢尔比召唤到身边,指着远方的厂房说,那里在二战中曾经制造了无数的美国坦克,碾压欧洲;现在是重塑福特的最佳时机,你给我造出最好的跑车,福特牌的,不惜一切成本。我就是要再次打败欧洲佬。
这就是最硬核的美国梦,从那时候的福特,到现在的特斯拉,一模一样。
美国梦少不了家庭、友谊和爱情。《极速车王》细腻地分层次讲给你听。《华尔街日报》评论友情,“一个天才的车手,一个伟大的改装机械师;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提供了燃油喷射式的明星力量。”
的确,这样的明星CP感只有《好莱坞往事》中莱昂纳多和布拉德·皮特的对手戏可以比拼。迈尔斯和儿子、妻子的深情也足以让人泪目,这里暂不剧透。
此外,《极速车王》逼真到每一处细节的时代感,更是中国电影人和产业需要认真学习的。先不提片中100%复原的各类酷炫跑车,单单就是1960年代最广泛的娱乐方式,收音机和电视都细致到家,甚至晶体管收音机看起来好像拨盘已经被人的手指轻微磨损了。
这种感觉,真实到你完全忘记自己的时代,浸入到1960年代的风云变幻中。
所以,如果20年代是喧嚣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么60年代则是骚动,就像《极速车王》中赛车马达和排气管的轰鸣。
其实很多影迷都有疑问,《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后赛车还能有什么新意?
其实,旧瓶装新酒,永远解千愁。
从电影诞生之时,影像就和汽车有不解之缘。
最早的Keystone Cops(《启斯东警察》) 系列,从1912年到1917年,里面很多经典的汽车追逐场面,在当时堪称刺激。如今,《的士速递》系列把飙车、法国文化以及喜剧完美杂糅在一起,而《极盗车神》则是让青少年做了一把真正的飙车主。
《极盗车神》
而《极速车王》聪明之处在于告诉我们,其实,赛车和拍电影也是一样啊。赛车与电影制作共同之处,在于维系美学和经济命题之间的微妙。
电影中看似是福特和法拉利的较量,真正的斗争却是在福特管理人员的官僚与谢尔比、麦尔斯这些特立独行者之间展开的,他们特立独行的工作必须打到福特的标志中,必须在赛场上验证。
可以想象一下,在好莱坞,导演、明星甚至有想法的编剧都在和各大制片厂在争夺对电影的控制权。这是一场美学和经济的无硝烟的战争。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这么评价,这是一部应该去大银幕去感受刺激的电影,看完之后,你恨不得自己可以爬进跑车的驾驶舱。
必须隆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