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谈发烧: 关于结像----初烧的朋友应该掌握的
发布: 2009-1-14 11:59 | 作者: 小白 | 来源: 本站原创 |
http://www.headphoneclub.com/html/49/n-2249.html
 
首先请注意本帖又是关于发烧入门的,资深的烧友可以进来指点和交流,就不必细看了,呵呵.
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一个发烧友入门后最先注意到的,应该是高频,中频,低频,解析,动态这些方面. 经常可看到刚入门的烧友在那里说,这个耳机高频如何,中频如何,低频如何,或者解析力如何,动态大还是小,等等. 这些方面似乎是最容易把握,识别,感受到的"声音要素".即使是门外汉,根本不听音响的人,也会说: ,这个耳机低频不错,很劲,或者那个喇叭高频好,细节很清晰,或者器材动态很足,气势很大,等等.:
进一步的,需要经验来感受和判断的声音要素里,音色的准确性要算一个. 这也是HI-FI声音要素里极其重要的一个.  因为要感受一个器材重播的基本音色是否准确,是怎么偏差,要求听者对人声和乐器的真实音色有比较深刻的记忆. 否则是缺乏判断依据的. 所以经常碰到一些初烧友听着音色明显偏颇的器材,认为音色很准,没有问题. 这就是缺乏现场听音经验,缺乏对乐器真实音色的记忆所导致的. 这个是急不出来的,只有靠多听现场,多听高级的,准确的器材,来培养一个正确的音色记忆.
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不象"音色准确性"那么需要靠时间来培养的,却同样非常重要的声音要素——结像. 资深的烧友应该都知道什么叫结像,如何根据声音的结像来判断素质高下. 但很多刚入门的烧友是不太懂得结像这个概念,和它的重要性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发烧友在入门后首先要去掌握的要素之一,就是结像.
什么是结像呢? 就是在一个立体声重播系统里,当一件乐器(或一组乐器)或者一个演唱家(或一组歌唱家)在某个位置发声后,你在重播系统里应该能感受到它在声舞台上的清晰定位和形体.
什么叫声舞台? 如果这需要解释的话,那就是指你的耳机或者喇叭在播放立体声音乐时,在听者面前构建出的一个虚拟的舞台. 唱片里的内容,那些乐队,演奏家,歌唱家,他们的位置都应该在这个舞台的范围内.
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用耳机欣赏仿真人头录音或者听环绕声,HI-FI立体声系统的声舞台是在听者正前方的,向左右两侧自然地延展,最宽可以达到180度的范围,从你的最左侧,到最右侧. 180度的声舞台也只有耳机系统能做到,喇叭系统一般做不到这样宽度的声舞台.
当然,喇叭系统的声舞台以及声舞台中演奏家,歌唱家们的发声,定位,要远比耳机系统的自然,真实. 在耳机系统里,头中效应是多少存在的,所谓的声舞台比较虚拟一些,声舞台上演奏家们各自的定位和形体,也比较虚拟一些. 有些不适应耳机听音的烧友甚至认为耳机是没有音场的,没有结像的. 这个说法当然对耳机发烧缺乏了点理解,但确实,和喇叭听音那种直接的,无需想象的声舞台相比,耳机听音时要构建起一个声舞台,确实需要一些适应和想象. 当然,这样的适应和想象,对于习惯了耳机听音的发烧友来说,一点都不是问题.
当我们听现场的时候,当一件乐器或一个人在舞台上演奏/演唱,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位置: 不仅是横向的位置,还有纵向的位置(即离听者的大致距离). 除了位置(定位)这个概念外,还有一个概念是形体感. 如果乐器离得较远,远到一定程度,形体感是消失的,只有一个发声点的概念,似乎声音是从某个点发出的. 但如果是近距离地听乐器,那乐器的形体感应该是很鲜明的. 比方听一把大提琴演奏,我们知道大提琴的发声除了琴弦在弓子的拉扯下振动外,还有琴箱共鸣的因素. 这个琴箱的大小,如果凑得较近,是可以清晰感知的. 这就是大提琴的所谓"形体"(Body). 钢琴的形体感也是很鲜明的. 它琴箱内部从最左侧的低音琴键到最右侧的高音琴键,加上钢琴的琴箱,就构成了钢琴的Body.
重播时同样要在声舞台上重建出乐器的形体. 如果一把近距离录音的大提琴,没有足够的琴箱共鸣形成的Body,听起来声音是发自一个点的,那肯定是有问题的,无法实现逼真的重播. 如果声音是发虚,发毛或散开的,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凝聚的发声点及形体,那也肯定是有问题的.
HI-FI重播时,"结像"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做到稳定的,清晰的结像. 不能飘忽,不能发散,不能模糊. "三个不能"是基本要求,最低纲领.
事实上结像的清晰度或者叫"实体感"很多时候是我们判断器材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标准. 就是说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演唱家/演奏家的发声点. 如果能看到的话,你能看得多清晰,能否看到它的完×××体. 良好的中高档系统都有很清晰,很稳定的结像. 假如听一张独唱CD,你注意一下独唱家的"嘴巴"是否发声点很清晰,很凝聚,不会飘来飘去,不会发声点涣散,不会发声点模糊.
以人声演唱为例子的话,经常有发烧友在评论器材时说到"口型过大""口型小"之类的说法. 这些说法都是很有意义的. 想象一下,当一个歌手在你面前唱歌,他的发声点应该是和你保持一个稳定距离的. 他不可能边唱边忽远忽近,或忽左忽右吧? 如果你听到歌手的口型似乎不稳定,不清晰,或者口型似乎很大,血盆大口,嘴巴大得声舞台上到处都是他的声音,那肯定是出问题了,不是录音的问题就是你系统的问题.
有些初烧友很喜欢"血盆大口"甚至把这种特点等同于"人声毒". 那我不得不指出,这是个很偏颇的看法. 好的人声演绎,结像可以远些,可以近些,但有个适度的范围,如果人声近到血盆大口,到处都是,那肯定是不对头的. 当然,如果人声结像始终很远很小,那也是不对的,缺乏感染力的.
除了距离这个因素外,结像的结实度,我个人是很在意的. 也就是说,良好的结像应该是很结实的,高密度的,而不是虚的,散的,"".  虚的,散的,很容易理解. ""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说好象乐器或人声和你之间隔了一层东西,不那么直接. 通俗地说这也就是透明度的表现. 我喜欢高透明度的器材,高透明度的器材重播出的结像是不隔的,直接清晰地呈现在你面前. 如果听上去声音发虚,模糊,那就是我指的"".  结实稳定而清晰的结像,能使听者仿佛"看到"演奏家/演唱家. 而发虚,发毛,发散,""的结像,就不能如此. 虽然也能看到演奏家/演唱家,但似乎就看不那么清楚. 有点象摄影里的一张对焦精确的照片,和一张对焦不清的照片之间的区别.
如果基本做到了不飘,不散,不模糊,那么下一步,就是乐器的形体感是否正确合理.
这是比较难的一点. 我举个例子,我们听一张弦乐四重奏的唱片. 大家知道,一个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的,坐的位置是固定的,从左到右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而且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坐得远一些,左侧的第一小提琴和右侧的大提琴会坐得较近.
一个录制良好的唱片,在得到良好重播时,就应该能做到: 首先,四件乐器各自的定位是清晰的,其次,四件乐器的结像是稳定而结实的. 然后,四件乐器的形体感是正确的. 如果是一个较近距离的录音,那么四把琴各自的琴箱共鸣可以清晰地听到,你会感觉到大提琴的形体是最大的,中提琴形体其次,两把小提琴一前一略后,琴的形体都有各自合适的比例.  假如你听出来大提琴的形体和小提琴是一样大小的,但肯定某个环节出问题了.
当然,这前提是录音的效果是良好的. 假如录音本身不好,记录不下这些信息,那就不能怪回放系统了.
到目前为止我说的结像问题都是指单个乐器或人声的结像. 这个问题下一步就要延伸到"群感". 即一群乐器或一群人发出的声音的结像.  这个群感,和单个的结像,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听感.
一个典型的群感是古典交响乐团里的弦乐声部.  又分为多个声部,一般是五个: 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倍大提琴组.  有时更多,会把小提琴组分得更精细,但这里先不管那些.
大家注意一下,弦乐器单件演奏时的音色,和弦乐群齐奏时的音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小提琴的准确重播固然是很难的事,但还有更难的,那就是弦乐群的重播. 可以说真实现场中弦乐群齐奏的音色效果,世界上没有一套器材能百分百完善地重播出来. HI-FI重播之难中,这是第一难.
以前在家电论坛的HI-FI分论坛上曾看到过一个荒谬之极的观点,说古典乐团里之所以要有弦乐组,是因为一把琴的音量太小. 按他的说法,如果一把小提琴的音量够大,就不用小提琴组了,一把小提琴就行了. 这是个最狗屁不通的理论.
弦乐群的音色效果,和单把小提琴的音色效果,是极其不同的. 大家知道小提琴演奏时在延长音上是要加揉弦的(音在一定幅度内的颤动). 多把小提琴一起演奏时,由于每把琴的揉弦都是不同的,合在一起,就造成一种波浪般的,潮水般的波动效果. 所以经常有人把小提琴合奏的效果形容为"潮水般". 另外弦乐组齐奏时的泛音,和单把琴的泛音也是很不同的. 发烧圈内常把这种泛音效果形容为"空气感". 我觉得弦乐合奏是最有"空气感",那种群体的泛音效果,确实仿佛是空气在流动的感觉. 如果播不出这种空气流动的效果,就是不逼真的.
如果说一把琴在演奏时的结像(定位和形体感),很容易分辨,因为就是一把琴,那么弦乐组齐奏时的"群感",也是有结像的,而且它的表现要更难一些.
为什么难呢? 因为这种群奏带来的"群感",是边界不那么清晰的. 如果你听到一个小提琴组的群奏,它的结像竟然是有清晰的边界的,那肯定是电子合成器弄出来的!真实的弦乐群奏,是没有一个清晰边界的,"模糊".
边界模糊的东西,怎么去判断呢? 弦乐群感之所以最难重播,难点之一就是它边界的自然延伸很难忠实地表现出来.  比如一个弦乐组有10把小提琴在齐奏,10把琴造成的"群感",是自然向外延伸的,而不是在最左侧的那位小提琴家和最右侧的那位小提琴家处戛然而止. 戛然而止就不对了! 弦乐群奏的音色和群体结像是向外侧有着自然的延伸. 整体形成一个既清晰透明,又模糊(自然延伸造成)"群像".
除了边界和自然延伸这个问题之外,弦乐齐奏的音色和密度也是很难重播的难处
弦乐合奏的音色是个很奇妙的混合体——它既清澈透明,轻盈灵活,同时又非常柔和和有密度,象最为柔滑的丝绸,泛着奇特的光泽(空气感).  很多时候器材突出了弦乐齐奏的密度感,而造成一种厚重乃至滞重的音色. 这是不对的,或者说,起码是夸张的. 又有很多时候弦乐群被强调了高频成分,变成一种很清澈,细节很突出,甚至有些硬边的声音. 这也是不对的. 弦乐合奏的声音任何时候都是柔和的,没有一丁点硬边的.
话说回来,我没有听过任何一套器材能完全忠实而准确地重播出弦乐合奏的音色. 我个人认为这是HI-FI重播里最难的一件事.做不到理想不等于无法判断. 靠弦乐群的结像来判断器材素质,还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面. 找一张录制良好的古典弦乐碟,听熟悉,然后你会发觉用它听不同的耳机,耳放,出来的效果会是不同的.
一个良好的重播器材,至少应该能做到,
1) 空间感要好,弦乐群向外自然延伸的感觉要有,不能在某处戛然而止. 如果录制场所是一个宽阔的,声学特性良好的音乐厅,那一个声场特性良好的重播器材,应该能把弦乐群的空间延伸拉得很开;
2) 把弦乐群播得有群感,有那种潮水般的波浪感,有一群提琴在演奏的"群体感". 注意这里的群体感不仅包括横向宽度的概念,还有纵向深度的概念,因为一个弦乐群里里的演奏员们是分几排坐的,有前有后,所以弦乐群的"虚拟成像"不是横向的一条线,而是有横向,有纵向的"一大块";
3) 要有空气感,特别是拉到高音区时,要有一种笼罩在弦乐群头顶上的流动的空气感;
4) 音色始终要柔和,再柔和.
 
总的来说,结像这个概念,要比单纯听高频,中频,低频,需要更多的集中注意力和仔细鉴别. 经常看到发烧友在听器材时紧闭双眼,很多时候就是在依靠想象,感受那个虚拟的声舞台,和舞台上各个演奏家/演唱家的结像.
结像这个概念也横贯了其他一些重要的HI-FI要素,与它们紧密相关. 比如声场,透明度,声音的厚度,这些因素就是直接与之相关的. 声场宽阔深远,那么声舞台也就宽大,空间感就宽舒不拥挤,舞台上各个演奏家/演唱家的结像一般也就宽舒不挤; 透明度高,那么结像往往就透彻,不隔; 声音有厚度,那往往结像就偏厚实(当然过于厚实导致"滞重"也是负面的). 声底偏薄的话则很多乐器的结像也是偏薄的.
 
听交响音乐时,注意分辨乐队各声部的结像的前后层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特别说一下.在一个录制良好的的交响音乐唱片重播时,应该能清晰地感受到前,,后三个深度的层次. 这是非常重要的. 前排,是离听众最近的弦乐组,包括大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倍大提琴组. (其中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又相对坐得较靠后一些.) 中排,是位于弦乐组后面的木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等. 后排,指的是坐在乐队最后面的铜管声部,包括圆号,长号,大号,小号等
所以唱片录音够好,重播器材具有良好素质时,正确的结像感受是:
1) 弦乐组富有群感地排列于最前方. 至少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应该各自清晰可辨. 中提琴组声部一般位于声场的中部或略偏右,音色较暗一些,位置略靠后.
2) 木管声部.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它一定要出现在比弦乐声部靠后的具有一定深度的位置. 方位大致在中央部位,不会过于偏左或偏右. 如果木管的结像听上去突前了,似乎和弦乐群是一个距离发出的声音,那肯定不对了,说明器材的纵深层次感有问题,声场扁平缺乏纵深层次.
一个良好的录音里,甚至可以分辨出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的左右位置,哪个在左,哪个在右听得一清二楚. 当然并非总是如此.
木管乐器组的声音也是检验声音透明度的地方. 如果木管乐器听起来蒙,似乎隔着一层纱,或很遥远,听不分明,那么或者是录音本身问题,或者是重播器材问题,总之是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了. 如果你很熟悉这个录音,知道不是录音的问题,那就肯定是重播系统透明度欠缺! 熟悉现场的朋友们肯定知道,木管的现场效果是非常通透清晰的.
3) 铜管乐器. 铜管乐器也很重要,对发烧友鉴别器材来说尤其如此. 首先大家记得,铜管乐器的音色是很辉煌的,很壮观的,音量可以很大.  铜管乐器齐奏,强奏时的音量之大,可以盖过整支乐队,几十号人的弦乐组可以被它完全遮盖掉.
座位上,一般情况下铜管演奏员们是坐在乐队最后排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录制良好的CD播放时,铜管乐器的结像应该有最后排的纵深感,如果窜到前排来了,那肯定是错误的. 当然,铜管乐器里的圆号,由于音色最为温柔,与木管和弦乐的音色最容易混合,所以时常和木管演奏员们坐在一起.  但其他铜管演奏员一定是坐在乐队最后排的,不会跑到前面来.
 
在很多唱片里可以听到音色辉煌的铜管是出现乐队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最深处,也就是说结像是离听者最远的. 同时注意,良好的系统在重播时,铜管声部的音色应该是辉煌但不刺眼. 如果铜管齐奏的音色出现了过亮,刺耳的现象,那也说明音响平衡度上有一些问题.
说到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回答了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什么资深的发烧友一定要靠古典交响音乐来鉴别HI-FI器材的素质?
就因为古典管弦乐队一方面都是自然乐器(不插电的),是真实发出的音色,所以很容易用来判别一个HI-FI系统重播出的音色是否准确. MIDI合成的音乐如何判别音色准确性? 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参照物. 另一方面,古典交响乐队有着最为丰富的声部层次,在正确录制和播放时可以还原出庞大声场空间内各个声部的正确位置,结像形体,群感. 最后,古典交响乐队的演奏有着最为丰富的动态幅度和微动态表现. 相比之下,流行,电子乐,JAZZ,在动态幅度和微动态方面都差得很远.
说到底一句话: 如果一个系统能把最为真实和复杂的古典交响乐队播得一清二楚,那播放其他东西简直是小儿科. 所以鉴别HI-FI系统的素质,用古典交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然也不是只靠它,因为一套还原古典交响出色的系统,尽管肯定具有良好的素质,但未必能播好JAZZ,ROCK等有一些特定要求的音乐种类.)
我个人认为结像的概念包括了定位(方位,距离)和形体两方面. 空的定位概念,只是一个有方位,有距离的空间点; 加上乐器的形体,才构成了一个"结像"的完整概念,即来自这个空间点的有形体的声音当然这个是可以商榷的,似乎也没有业界的统一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