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坏孩子的故事》后
我爸爸所在的单位发了一张80元的购书卡,开始我兴奋极了点,而
等到了那书店,才明白那书卡基本上没什么价值,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
得花时间去读的书,到处都是一些无聊至极的粉色小说,在我看来那些
书刊的档次比黄色书刊都低,黄色书刊还贴近生活一些,讲的都是大家
都早晚要面对的问题,而那些粉色小说说确严重脱离现实,通篇宣扬那
所谓“美丽纯真”的狗屁爱情,蒙蔽少女们的智商正常发育(如果这个
世界上还有男人看那玩意儿,我就真的没话说了),怪不得中国的女人
们比国外的女人总体上要低等一个数量级。说到这些就气愤得止不住,
好了,说正题。
在那书店翻了一下午,好不容易翻到一本马克·吐温的小说集,就
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走在路上,我心里琢磨着:马克·吐温是世界最
著名的作家之一,可以说他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那么,到底他写出来
的文章会有多么厉害呢?我会不会像那些朋友所说的一样也看不懂呢?
于是,回到家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翻开看了起来,第一篇小说便让我大
为震惊:
坏孩子的故事
--------------------------------------------------------------
------------------
作者:马克·吐温
译者:商振永
从前有个坏孩子,名叫吉姆——不过,如果你稍加留意,便可发现
,在你的主日学校课本里,几乎所有的坏孩子都叫詹姆斯。虽说奇怪,
而事实如此,这一位就叫吉姆。
吉姆也没有一位生病的母亲——也就是他没有一位笃信上帝、身患
肺病,倘若不是爱子情深、惟恐自己一死儿子遭人冷落,而宁愿躺进坟
墓安息的母亲。然而,主日学校课本里的坏孩子大都叫詹姆斯,并且都
有一位生病的母亲。她们都教自己的儿子学说“我要躺下睡觉”等等,
都用温柔凄婉的歌声哄孩子入睡,与他们吻别,然后跪在床边流泪。可
是,这个小家伙情况不同。他名叫吉姆,他的母亲安然无恙——没生肺
病,也没有别的毛病。她不但不虚弱,而且挺健壮,也不敬重上帝;此
外,她对吉姆毫无疼爱之情。她常说,即便吉姆折断脖子,对她也没有
多大的损害。她总是用打屁股的办法催吉姆睡觉,从来不与他吻别;相
反,她要离家的时候,还要赏他几个耳光。
一次,这个吉姆偷出厨房的钥匙,悄悄地溜进厨房,偷吃了果酱,
随后又把果酱瓶子装满焦油沥青,好让他母亲看不出破绽;吉姆并没有
顿生恐惧,也不觉得仿佛有什么声音悄然对他说,“不听妈妈的话对吗
?这么做不是罪过吗?坏孩子们偷吞了自己善良母亲的果酱之后有什么
报应呢?”吉姆也没有独自跪倒在地,保证今后不再作恶,然后轻松愉
快地站起身来,对母亲告以实情,请求宽恕。而母亲则是泪流满面,满
怀欣慰感激之情向他祝福。不。这是课本中其他坏孩子的情况;至于吉
姆,完全是另一码事,你说怪不!吉姆偷吃了果酱,还粗俗下流地说真
棒;他把焦油沥青装进果酱瓶,也说真棒,还哈哈大笑,说那老太婆发
现之后,“必定会气得暴跳如雷,哼哼呀呀地说不出话来”;后来母亲
果然发现了,但他矢口否认,硬说不知道,结果挨了一顿臭揍,泪流满
面的竟是他自己。吉姆什么事都干得稀奇,与课本上的詹姆斯们迥然不
同。
有一次,他爬到农场主阿科恩的苹果树上偷苹果。可是,树枝没有
折断,他既没从树上跌下来摔断胳臂,也没有被农场主的大狗咬伤,尔
后也没有卧床数周,闭门思过,从此变好。总之,绝没有那回事;吉姆
偷够了苹果之后,安然爬下树来;对那条大狗,也早有准备,那条狗一
扑过来,他一砖头扔过去,正好击中了它。说也奇怪——这类事情那些
文雅的小书里从未写过,那些小书封面上都印着大理石花纹,里面画着
一些身穿燕尾服和短腿的马裤、头戴响铃礼帽的男人和腋下夹着无裙环
衣裳的女人。吉姆遇到的这种情况,任何一部主日学校的课本都没写过
。
有一次,吉姆偷了老师的铅笔刀,但又害怕老师发现了会受到惩罚
,于是便把小刀偷偷地塞进乔治·威尔逊的帽子里——乔治是可怜的威
尔逊寡妇的儿子,他的品行端正,被公认为村上的好孩子。乔治对母亲
的教诲从不违拗,一向诚实,而且勤敏好学,他对主日学校尤为崇信。
可是,后来那把小刀竟从帽子里掉了出来,可怜的乔治耷拉着脑袋,羞
得无地自容,好像真的自认有罪。而那位伤心的老师认定小刀是他偷的
。当老师举起细软的鞭子,准备抽打他那发抖的双肩时,那位纯属杜撰
的白发地方治安官并没有突然出现,更没有神气十足地说道:“饶恕这
位品德高尚的孩子吧——罪犯正站在那儿发抖呢!休息时间,我正好从
校门口路过。虽然没人看到我,而我却看到了偷窃的人!”因此乔治没
有挨打,那位可敬的地方治安官也没有给感激涕零的向师生们布道,然
后牵着乔治的手,说他这样的孩子值得称赞,领走乔治跟他同住,让他
打扫办公室,生火,跑差,劈柴,学法律,帮他内助料理家务,工余时
间尽情玩耍,每月领取四角钱的报酬,自行其乐。不;书上会这样写的
,但吉姆遇到的却不是这样。那个老不死的法官没有插进来制造麻烦,
结果,模范孩子乔治挨了一顿臭揍,吉姆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你知
道,吉姆恨透了那些模范孩子。吉姆说,他“最瞧不起这些娘娘腔。”
这就是那个没教养的坏孩子吉姆所使用的粗俗语言。
但是,发生在吉姆身上奇而又奇的一桩事是:他在一个礼拜天去划
船,并没有被淹死。又一个礼拜天他去钓鱼,虽然遇上了暴风雨,却没
有遭雷击,嗨,您不妨翻查主日学校的全部图书,从头至尾,反复阅读
,直至下一个圣诞节,您也绝不会发现这种事情。啊,绝对不会;相反
,您会发现,所有在礼拜天划船的坏孩子没有一个不淹死的,所有在礼
拜天钓鱼又遇上暴风雨的坏孩子都遭雷击。礼拜天载有坏孩子的船只总
是翻底,安息日坏孩子去钓鱼定有暴风雨。吉姆为什么总是能避开这些
灾难,我也说不清个中的缘由。
吉姆的活动有符咒庇佑——准是有符咒庇佑。任何事儿都伤害不着
他。他游动物园时甚至把一捆烟叶塞给大象,那大象也没有甩开长鼻敲
碎他的脑壳。他翻遍食厨,却从来没有把硝酸错当成薄荷饮料喝进肚里
。在安息日,他偷了父亲的枪出去打猎,也没有崩掉三四个指头。他一
时气急,揍在小妹的太阳穴上,小妹也没有头痛不止,过夏就死,临终
留下宽恕温柔的话语,令他破碎的心灵倍感痛苦。不;她居然复原了。
最后,吉姆终于离家出走,浪迹海洋。但是,当他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感
到景况凄凉、孤苦无助,也没见他亲人长眠于安静的教堂墓地,那座他
童年时期墙上爬满青藤的房屋也没有倒塌。啊,不;他跟个浪人似的,
喝得酩酊大醉,没进家门就进了警察局。
吉姆成年之后结婚成家,后来又有了许多儿女。一天晚上,他突然
抡起板斧砸碎了全家人的脑袋。吉姆采用各种流氓手段,欺诈坑骗而发
了大财;现在他横行乡里,成了心毒手狠的坏蛋,然而却受人敬重,选
入议会。
诸位请看,主日学校的课本中可从来没有哪一个坏詹姆斯,能像这
位有符咒庇佑、无法无天的吉姆这样走运,这样称心如意的。
--------------------------------------------------------------
------------------
看完这篇,我突然想到中国的文人才子,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在
一个非常幽静的小屋里,一个流着长长的辫子的读书人正在转动着脖子
认真的读书,两边落着非常非常高的书,这位文人估计可能一个星期以
来都没有怎么出过门,那么他写出来的文字大多都会是描写他那屋子外
面的桃花数或者外面的行走着的女子,当然,那两落书不是白看的,他
会写得极其有意境,但是除了有意境,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没有走出去
感受和体验生活,也没有去深刻的思考一些问题,因此,他写出来的文
字就会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具体的意义。当然,他此时此刻还要幻想着
有一天能通过科举考试考入官士,实现他毕生的梦想——做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几千年来没出过几个真正的思想家,而诗人却
多的泛滥。好不容易出来两个思想家(孔子,孟子),却都是反对进步
的哲学,为中国的落后和愚昧早早的就奠定了基础。当然,我可是非常
尊重孔、孟二老的,他们对生活的领悟以及对生存思考,令我无比的佩
服,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事实证明,儒家思想是中庸的,反对进步的。
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几千年里,竟没有诞生一位可以超越并打破孔
孟二老的人,看来二老的哲学的确是成功了,事实是,中国的确没有进
步。
“坏孩子的故事”里写到的这个极其可悲的社会风气正在中国非常
迅速的形成,我读了3年大学,也快毕业了,学到的最有用的学问就是
不能做个好人,好人什么都得不到,得不到女孩儿,得不到认可,得不
到应有的奖赏,也得不到朋友的尊重。而得到的就只是被你帮助过的人
假心假意的说:“你真是个好人”,其实他们心里想的是:“你怎么这
么傻,下次一定还要好好利用你”。我们国家大力提倡雷锋精神,是啊
,雷锋精神的确可贵,那小伙子的确像机器人一样帮助着别人。但是依
我对生活的领悟,我猜这位小伙子肯定是农民出生的,然后去当兵了,
成为了解放军。因此,他和2亿中国农民一样,文化素质不高,更不用
谈他对艺术的感悟能力,我想雷锋同志一定是不懂任何艺术的,当然,
这个14世纪就开始在意大利迅速发展的人类文明,2006年6月的中国人也
没多少个了解的,这也不能怪他。但至少可以说明,雷锋和那2亿多农
民一样是非常淳朴的,甚至是单纯的,他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很少
,因此,他很快乐,而且不断的帮助着别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他帮助
了那么多的人,也应该感谢他所出生的环境,不是像现今这么复杂的大
城市,否则那么多美丽和不公正的事物,也迟早会击夸他的最后一道防
线,除非他是机器。
说到雷锋,又使我想到那可怕的3月5日,对,是“学雷锋日”,
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是“学生学雷锋日”。中国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做
得过头,使本来很好的事情变得扭曲和违反初衷。到了那一天,受罪的
却只有学生,因为在那天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在节假日,被逼着去劳动,
如果你偷懒,那么那些领导们会帮你回忆一下当初鲁迅是怎么做好事的
,而他们自己却尽情的享受发挥他们的权利去命令别人做事情的快乐,
并陶醉到其中。我今年22岁了,这10几年求学生涯中从来没见过哪
位领导“学雷锋”去为学生做点什么事情的。而且,我想雷锋当时不是
被别人强迫去做好事的吧?
胡思乱想了这么多,那文章最后落款的日期居然是:1845年。
上帝啊,我眼前的这部经典居然是离我将近两个世纪的作品!
2006年6月18日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