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大数据开发两个月后,我...

入职大数据开发工程师两个月以后

两个月前还在不停的修改毕设,抽时间准备着面试,到现在两个月过去了,如果是在校期间,确实不会有太大感觉,但是在入职这段时间,遇到很多新奇事物和挑战,我觉得值得琢磨,所以想记录下来。面试之前,一直在搞毕设,抽空看图书馆借来的大数据系列书籍,到后面终稿完成一提交,紧接着就在网上公开简历。两天以后接到面试通知,其实之前有过面试经历,面试过java实施工程师,java开发,游戏开发,国有企业等等,现在想想,很大一部分成长空间都是在面试过程中来的,比如,面试java的时候,基础的继承,多态,I/O问的差不多了,接着问javaweb,没有接触过的我一脸懵逼,下来查资料才知道是准备要问一些前端和java框架方面的,后面当然是把框架学了。
面试过程中面对失败,很沮丧,然后调整心态,总结面试,我在面试的时候看了很多网上的一些帖子,面试完后善于总结真的很有用处。再到后来面试过程中有幸遇到前辈指点(在他面前都是叫"同桌",叫前辈就见外了),接触到大数据。
有了之前的面试经历,这次也算准备比以前充分了一点,在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基本上在图书馆把书过了一遍,总结了一些知识点,在这里分享一下简历上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错,就是为了突出简历,所以写的很饱满,只要学过的就都给搁在上面,面试的时候有些面试官知道是应届生,所以会先问你熟悉哪些(仁慈的给你缩小范围),然后再往深了问。但是大多数面试官都是随机问,如果问到学过的,但是又没有深入了解的,那就尴尬了。但是如果写的不多,简历又没有吸引力,所以到底是写还是不写?我觉得还是写上比较好,但要注意两点:一是需要写与面试职位相关的,比如面试java可以写C++,linux操作系统等,写一些php啥的,方向不同的就没有必要了;二是所有写上的就必须要去复习,包括重点复习和大概复习,就以java为例,java基础,框架这些肯定是重点复习,linux可以是大概复习,面试可能会问到一些linux命令,shell编程等,答上一二就可以了,但是写上的,问到以后答不上来,面试会减很多分。
去面试大数据的时候,我是背着电脑去的,当时觉得可能会在面试过程中,有些会突然卡壳,或者面试会紧张(说实话每次面试都会或多或少紧张),直接带电脑去,注意力聚焦到电脑,而且平时就对着电脑操作,很容易联想到那些知识点,而且就算忘记了,打开之前做过的,给讲解一下自己的理解,说明一下只是忘记了,实际遇到类似问题其实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这点很重要,后面我会举个目前公司使用某里巴巴产品其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比较难受就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是我现在的技术组长把简历上写的知识点挨个用笔划线问了一遍,包括java,scala,linux,python爬虫,hive,hbase,mysql,redis,mapreduce,hdfs,sqoop,flume,kafka,spark等,或多或少都问了一些,虽然问的不是很深入,但是当时旁边还有一位海外留学回来的在旁边观摩,就很严肃的看着你回答,还不说话。不说话给人一种很大的压力,因为有无限种可能在我脑海种浮现。后面接触了才知道,组长除了工作对我们严格一点以外,私下是个话痨,很逗,有问题也会耐心帮你解决,喜欢吃蒜,还喜欢吃完蒜以后和你讨论问题。而海外留学回来那位,他其实平时就是那样,不说话,属于公司劳模类型,多次与他接触给我的感受就是很严谨,遇到问题,我一般只会考虑针对特定情况去解决,而他会从可能出现多方面去解决。所以之前那些压力,不说话是不是对不上眼?哪回答错了?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所以说,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心放坦然一点,你看到的感觉到的可能是假的,只有真正接触了才知道。
入职以后就是大家都会遇到的入职培训,公司文化等一系列洗脑过程,此处略去N多字。入职以后并没有着急对掌握的知识进行考察提升,而是大部分时间放在业务层上,组长原话是:熟悉了业务你才能着手去干。事实上确实如此,每天就面对着数据,少则数千条,多则千万条,想着哪些可以用到,怎么分类,怎么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数据的价值,然后才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去解决。之前面试那些知识点在实际也没用到多少,有句话就很形象,面试造导弹,工作拧螺丝,当然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只是这个业务中要用到的处理工具不多,所以某几个知识点就能解决,但是如果涉及到工具多了,就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去协调配合了。这里注意我说的工具,指的是面试那些学会的知识,入职前后,我的观念在改变,之前我觉得只要我把大数据相关技术学扎实了,我到不管到哪,进某家企业就没啥问题了,但是其实,技术只是进公司的一道门槛,后面长远的发展其实是怎么应用技能去处理业务,解决问题。就像我经常抱怨(新手日常操作,大佬早已习惯),我们拿到的数据太垃圾,都是脱敏后的数据,要啥没啥,还要花时间写一些程序去搞定,还不一定准确,还要与其他地方拿来的数据去关联,也不一定能关联上,每天都做一些尝试性,不确定性的工作,为什么不想办法把数据搞全一些,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工作。后来听项目经理说,能拿到这些数据也都是多次申请才拿到的(已经达到数亿级量的数据),涉及具体隐私的,没有一家机构会泄露,出了事会承担法律责任,所以许多家企业和你拿到的是同样的数据,谁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结果,谁突破了难题,谁就具备了竞争力(竞争无处不在)。这只是冰山一角,有很多像这种业务性的,让人很难做,所以懂得技术只是入门了,业务能力才能在公司里体现价值。不懂业务,只能每天被动听从经理和项目组长给安排任务,今天这么干,明天那么干(很显然我目前处于这种水平)。
还有一点就是上面提到的某里巴巴的运维工程师,现在公司处理数据用到的是他们的maxcompute,说实话很方便,配置完数据源,建业务流程,该同步数据同步数据,该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完事变成想要的结构,再同步给指定数据平台就行。但中间某一步,由于他们平台出了问题,需要他们处理,然后组长去协调了很多次,因为期间需要排查到底是哪一方出了问题,后来经过我们多次测试,最终,还是他们的问题,而且问题已经确定,但是,每次那个运维像踢皮球一样,比如说我们接口有问题,踢给我们。组长后来不耐烦了,派我去和那个人交涉,我当时觉得,我一个萌新,去和某里巴巴的人交涉解决问题,压力好大。然后去了之后,那个人确实把我当萌新了,劈里啪啦一顿linux命令操作,大概过程就是过滤端口号,用find命令找到接口服务,然后关闭再打开,然后本地测试,然后平台测试,还是出问题(这些我们已经做过了),反正就是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命令敲得很熟练,然后说了一些关于python的,接口是组长用python写的,固然这方面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问题不在接口上,他说接口不完善,他在唬我这个萌新,关键是被我看出来了,出于对大企业的尊重,我很礼貌的说,好的,*哥,我回去和组长再看看。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程序调接口的时候,把报错信息输出到表里,给查询出来了,(之前日志只是关于任务的日志,任务不管程序内部结果对错,都会执行下去,没有错误日志)然后截图发到他们运维群里,错误信息是他们平台连不上他们的ECS服务器。后来群里他们内部人@负责人去找他们一线开发人员去解决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遇到特殊时期特殊的例子,人家肯定其他方面有两把刷子,不然不会进这种大公司。总之,和上面面试那部分提到的,我想说两点:一是你会的东西一时忘记了,并不影响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遇到某个问题你知道用哪个,只是具体怎么实施的需要查一下才知道,所以即使面试突然忘记了,也别怀疑自己的水平。当然如果能记住所有最好,可能你记住了,很熟练了,然后就进大企业了。二就是确实感受到技术能力与业务能力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技术好,在公司就是能人,需要技术结合业务解决问题才是能人。
工作时间正常都是朝九晚六,不过因为远,我们早上基本是七点左右起,所以住宿选址也很重要,忙的时候会加班,加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会感觉个人时间会变少,基本回来以后就八九点,刚开始,没有好好利用回来的时间,看会视频就睡了,或者累了直接洗漱完就睡了,第二天照旧,后来发现有种重复的感觉,所以重新安排了一下属于个人的时间,比如发展以前因为某种原因被耽搁的兴趣爱好,或者锻炼,玩也行,放松一天的疲惫身心,总之就是找点事干,不然时间长了会觉得心累。
可能还有其他方面没有想到的,也可能两个月时间太短经历的太少,所以就写这么多,以上纯属个人经历和想法的分享,并无恶意。以前只是解决问题就来CSDN浏览,现在第一次留下足迹,很佩服那些能写文章的人,我这点东西愣是想了好久,本来是想分享技术层面的东西,后来成讲故事了,以后多加努力吧。感谢各位支持!

入职大数据开发两个月后,我...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入职大数据开发两个月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