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读的越多,离原创越远

640?wx_fmt=gif

纵观科学史,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们,TA们凭着探究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创立了已载入史册的伟大理论。想一想,在TA们在那个缺乏可参考文献且科研条件差的时代,却有诸多的原创科学发现,但在文献多如牛毛且科研条件好的今天,已很难有重要的科学发现了。人们自然会问,这是问什么呢?

当面对诸多的自然现象演化之谜需揭开且鲜有以前的工作可参考时,一切得白手起家,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细致观察自然现象的基础上,通过缜密思考推断其出现的根源,通过灵光闪现找到支配其演化的必然规律。嗯,想明白了些,这些科学巨匠之所以能做出伟大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TA们未受以前工作的束缚以及摆脱了惯性思维桎梏的缘故。

反观目前的科研,在项目立项和科研过程中,要查阅很多文献。然而,这些文献中的精品甚少,一不留神会被某些错误的认知带到沟里。再者,文献看的越多,被论文作者思想“绑架”的越紧,则越难以跳出已有思维范式,长期下去会养成从“拾漏补遗”中寻找研究方向的习惯。沿着这样的方向开展研究,貌似是创新,实则为跟踪、完善或修修补补的工作,导致距原创越来越远。

目前,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诸多的科技难题亟待攻克。某些难题长期未能突破或解决,主要原因是前人的研究方向不对从而走进了死胡同,须另辟蹊径才能有所突破。

要想在某一领域做出重要的原创成果,须瞄准重要的科技难题,靠自己深度思考谋求解决之道,靠自己的智慧和灵感寻觅突破口,而不要急于从文献中找线索。等研究到一定程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反过头来再看文献,就能找到别人失败的缘由,从中汲取教训和营养,可找到通向成功的最短路径。

我们在研究地震物理预测之初,为了怕陷入别人思想的泥潭,只看了很少的有关地震构造、地震目录与CBS计算方面的文献。在2016年,我们觉得锁固段理论已基本成型了,才回看大小牛们撰写的有关地震产生过程与统计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这样不但明白了过去工作的误区在哪儿,从而避开了或大或小的“陷阱”,而且掌控了后续工作的着力点,这对加快研究进程大有裨益。

“青椒”们为生存做些跟踪模仿工作,倒也无妨。而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红椒”们,是时候静心做些重要原创工作以扩展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库啦。为此,建议有志之士在攻坚克难之初,以逆向思维和另类思维为导向,以独立思考为依托,以尽可能少看文献且以质疑和批判精神看文献为指南,才可能避免陷入研究误区,才可能事半功倍取得突破。

————

编辑 ∑Pluto

来源: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更多精彩:

☞泰勒定理的奇闻轶事

☞丘成桐:漫谈微分几何

☞Leibniz 如何想出微积分?(一)

☞线性相关和秩的物理意义

☞数学史上你认为最丑陋的公式是什么?

☞陶哲轩谈什么是好的数学

☞田渊栋:数学的用处(下篇)

☞你绝对没想过原来数学家这么流氓,一言不合就进行暴力证明

☞世界上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

☞数学中有哪些巧合让人眼前一亮?

☞算法立功!清华毕业教授美国被抢车,警察无能为力自己用“贪心算法”找回

☞学术史上的奇文:怎样用数学抓狮子

☞台大教授的反思:最难的一课 我们却没教给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学习指导—— 怎样做研究生

分享 数学,常识和运气 ——投资大师詹姆斯·西蒙斯2010年在MIT的讲座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献读的越多,离原创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