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近开始测试不同标题的反馈,写了这么多,没有爆发的文章,感觉好失败,如果您觉得标题不是很友好,看内容吧,还是能保持一贯风格的。
几年前没创业的时候,总是好奇为什么有些当老板的连自己赔了赚了都不知道,真自己做公司才明白,敢情算公司收入和成本还真是一件挺有学问的事情,特别是以前对资金链没感觉,觉得赚钱就是赚钱,赔钱就是赔钱,哪有说赚钱了发不出工资的道理,结果,咳咳,我就遇到这种窘境,幸好有一项独门绝技才得以侥幸过关,嗯,就是刷脸。因为应收款帐期过长,资金链绷不住,只好直接靠刷脸拖欠合作伙伴的应付款,幸亏合作商都是多年好友,这才几次度过难关,(至今还是周转不过来,每个月还在刷脸,惭愧啊惭愧。) 小盆友们请勿随意模仿。
但今天不展开资金链这事,也没啥可说的,就说说成本。
公司的运营成本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显性成本又分一次性投入和摊销成本,有时候我们计算盈亏的时候,用不同的摊销计算方式,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有些公司在某种财务计算中是盈利的,换一种计算方式就变成了亏损,我不是财务出身,这东西我也整不明白。 所以具体这些我也不展开。
那今天说什么呢?说一些我们非常容易忽视的隐性成本。这不仅仅是在公司运作中需要注意的,个人发展中也需要额外注意。今天,我并不只是针对企业的老板和创业者,也针对每一个努力塑造个人发展路线的年轻人。
1、时间成本
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用高工资请高水平的人来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发布效率,是非常合算的事情,因为耽搁时间带来的整体成本摊销是非常恐怖的,你可能因为一两个技术不到位,而整个团队空转,这个开销大的惊人;此外如果市场存在竞争对手,早一点和晚一点的比较优势差距就更大,很可能你辛辛苦苦上线后发现大势已去,或者错过了最佳时间窗口。
对于个人也是,一个人如果不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在出行工具选择上只图便宜而浪费效率,可以认为这个人对自己价值是没有信心的,可能不值得托付于重要的岗位;当然,追求效率不代表必须是选择昂贵的方式,比如,我个人认为,在当前很多大城市,高铁比飞机有效率(飞机准时率堪忧,而且高铁路上还是可以处理一些在线事务的)。 在高峰时段地铁很可能比出租有效率;出租往往比自己开车有效率,因为你可以在堵车的时候处理一些邮件什么的,而不是全神贯注的跟前后车较劲,更不用花20分钟去找停车位。
此外,花很多时间去赚一点小便宜,也是没有计算时间成本的典型范例(其实我也一直有这个毛病,咳咳),天天盯着炒股的也是,为什么冯爷一直说非金融圈的不要学人家炒股,就是说这个时间成本太惊人,除非你说你价值投资,买两只股票看都不看放两年,这可以。
此外,北京是一个特别特别浪费时间的城市,我坚决不认为北京的创业公司就一定有竞争力,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离媒体很近,才会给人这样的错觉,不展开论述了。
2、信用成本
前段时间回答知乎一个问题,说很多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什么不做,我就说了这个观点,有些举手之劳,只是你以为,你说曹哥,你面子大人脉广,我有个项目/简历/产品,你发给谁谁谁看看呗。拜托,我给人引荐项目,简历,产品,是搭着我的信用背书的,人家肯定问,这个事情靠谱么,你让我怎么回答,我无条件替你说话,事后不靠谱信用损失算谁的?
做企业也同理,有些事情,短期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你做点假数据,刷个榜,或者搞点灰色收入,行业内火眼金睛的人多的是,你瞒得过一时,但总有被人识破的时候,以后你做的多好,都是有前科的,人家说,你数据这么好,刷出来的吧,你说这次真不是,别人嘿嘿一笑,我们都懂。哪说理去。
某政府总是觉得自己很无辜,这次我明明讲的是事实,为什么这些老百姓都不信,偏偏信谣言,其实,信用这玩意,积累起来难,丢的特别快,你一次说了谎,用十次诚实也换不回来,丢的时候很爽,捡起来就难了。
顺便,刷脸拖账期也是一件消耗信用成本的事情,幸好以前攒的人品值还够用,此外,只要后面能把帐还上,基本上这些信用也还是可以捡回来的,这一点比说谎还是好不少。
有些年轻人,无论是创业还是职场,往往觉得我能用某些人脉,资源,恨不得立即都用到极致去变成自己的业绩,收益,其实是以非常低的代价将信用败光,如果他会算信用成本,就知道这么做是多么得不偿失。
我最近两年也参投了一些小项目,有投资人追过来问,这个项目如何,计划书里有你的名字,有些我真不敢替他们背书,我说你们评估可以不考虑我的名字,好不好你们自己看就是了。有背过书的创业者我也会偶尔敲打两句,你这项目做砸了亏了我的钱是小,投资人很多都是看我份上进来的,以后这名声坏了我就没法混了。说真的,真怕丢信用分,丢了真捡不回来。
有些朋友就会觉得,你看你举手之劳的忙都不帮,说两句好话介绍个项目都不帮,太不仗义,真心说,谁的好名声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以前有个老同事说我的缺点就是太爱惜名声,我也同意,不过,现在基本上到哪里都敢刷脸,不就是当初这么一点点攒下来的。
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里有品牌减值的说法,我不是专业的,不能展开这个话题,但是也说明一点,信用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资产,希望每个人都记住,这也是你个人的非常非常重要的个人资产。
3、决策成本
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个人,决策成本都是非常容易忽视而且惊人的。
举个简单例子,有个朋友前几天找我求救,他公司资金链紧张,半年前他们产品还有人出300万的授权金要做发行,他对项目团队信心满满,觉得这个价格过低,一口拒绝,只过了短短几个月突然市场风向大变,这样的条件再也没有了。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决策导致的失去时机。很可能因为一次决策失误,公司就失去了很好的融资机会或者是合作的机会。
这样类似的例子我最近见到了几乎五六起,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因为对自己团队和产品信心十足而拒绝了一些好的合作条件,当市场方向转变的时候意外陷入困境,难以维系团队运营。
一些著名公司在选择上市区域,选择上市机会,以及选择上市方案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个问题,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决策的问题,导致非常巨大的估值差异。
个人也是如此,当你选择一个职业方向,选择一个企业的时候,决策差异导致的身价差异是极为巨大的,而很多人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草率决策和不注意采集分析信息的情况特别常见。 在这里特别分享一个要点,个人职场选择要有对目标企业和目标行业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不仅仅对通过面试有帮助,也对正确决策有极大帮助,很多人都是随波逐流,缺乏主动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然也存在运气比较好的情况,但是你真的把自己未来交付给运气?
决策也不只是路线这么大的领域,还包括一些细节的决策,比如选择什么技术架构搭建平台,这个可能选的好和选不好差距也是极为巨大的,比如为员工选择怎样的办公设备,一昧在这里图省钱肯定是个SB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比省办公成本重要的多的多的多,这也是决策者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此外强调一个关键分支,试错成本,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保证自己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但是要知道试错是获得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步骤,如何有效控制试错成本以及达到试错的目标,也是决策者特别值得注意的。
关于决策成本这个段落只提出了问题,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先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吧,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讨论。
还有什么隐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