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时间:2020年7月9日
嘉宾简介:
吴鲁加:知识星球创始人、CEO。资深互联网安全专家,安全技术网站”网络安全焦点“发起人和主要成员,1999 年进入信息安全行业,2015 年转型移动互联网。目前创业项目知识星球,是创作者连接用户、管理社群、知识变现的工具。
主持人简介:
吴洪声(人称:奶罩):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总经理,DNSPod创始人,洋葱令牌创始人,网络安全专家,域名及DNS技术专家,知名个人站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
以下为对话原文整理:
第一问
吴洪声:我看到你的大学上的是文科专业,第一份工作也和互联网没有关系,所以我很好奇,当时是什么样机缘让你接触互联网和早期的极客群体,乃至于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呢?
吴鲁加:1. 兴趣比较广泛,没有什么“行业边界”的意识,喜欢就去尝试了。当时刚刚了解到,居然“黑客”有可能可以沿着电话线就看到你电脑里的资料、照片,这种“超能力”对有好奇心的少年是挡不住的;
2. 社区的影响。当时和一帮朋友建了个安全网站“网络安全焦点”,在这个网站论坛里认识的朋友,有人带我进入安全行业教我怎么写方案做服务,有人跟我一起创业,有人从创业之初就给我各种帮助乃至投资——现在我最的好朋友里,仍有很多是当年的网友——所以有时候回想起来,现在做知识星球,可能也有当时的影子。
所以在一段时间的自学之后,就进入了网络安全行业工作。
第二问
吴洪声:你见过的中国最顶尖的黑客是什么样的?放在国际上来对比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分享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黑客攻防故事吧?
吴鲁加:关于“顶尖黑客”:在我看来,比较熟悉的是腾讯的安全平台部、几个安全实验室、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安全公司甚至包括一些创业企业的安全掌门人、研究员,都算是这个行业的翘楚——作为已经被拍到沙滩上的前浪,其实是不适合评判他们的。
关于国际水平评判:我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我做出合适、准确的判断。
关于精彩攻防故事——似乎只能讲公开发布过的故事——有一个曾经很吸引我的故事,还没入行前,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一篇《布谷鸟的蛋》(也被译为《杜鹃蛋》)的简介,介绍了一起黑客攻击事件:一起因为 75 美分对账失败(嗯,对账就是这么重要,所以我们现在做知识星球,我请研发同事尽可能从多几个维度做对账,一旦对账出错,就表示财务上出问题,是第一优先级)——说回故事本身——作者-Cliff Stoll从一起很小金额的对账失败中发现了端倪,开始了他的追查。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捕捉到蛛丝马迹,到一步一步的给骇客布下陷阱。1987 年 6 月 21 日,骇客最后一次入侵,此后落网。在书中,Cliff Stoll 记录了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事,比如他用打印机记录了攻击者的每一步操作——这样骇客就无法篡改日志。这个故事特别动人的地方在于,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漏洞,什么是黑客,什么是系统管理员,什么是服务器,算是吸引我进入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颗种子。
其实,故事不那么重要,我倒觉得,安全从业经历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比如:
1. 学习黑客攻防技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思路的探索”——要攻进一个系统,先需要了解系统的方方面面,琢磨系统的设计师在设计这个功能的时候会怎么想,开发者在写某段代码的时候可能会怎么做——从正面全面了解,从反向找到夹缝和漏洞。这有可能就是所谓的“黑客思维”。(比如说,知识星球就是在微信、微博之间找到的一个细小的夹缝);
2. 更坚定地认为“跨界”并不那么困难,喜欢就应该尝试。
第三问
吴洪声:你在网络安全领域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相信你也了解国内的网络安全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普遍较弱,在前几年,中国整个网络安全产业的规模还不如美国一家网络安全公司,你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网络安全是个概率生意,取决于买的人到底多害怕”,这句话你怎么看待?
吴鲁加:国内的信息安全投资,大量是合规需求(虽然新技术会拉动一部分新需求,但还是新政策的带动能力更强)。2015 年以前,合规主要是等保,那时网络安全占信息化支出比例很低(低于 2%)。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后,需求增长比较快。
现在国内外安全公司的市值、营收、利润对比已经没有那么剧烈的差距了。
至于所谓“网络安全是个概率生意,取决于买的人到底多害怕”,其实将数字资产和金融资产做个对比,就很容易理解了:家徒四壁就不必请保镖装防盗门上监控,但对银行来说,光这样还不够,所以,安全措施首先与资产价值相关。
其次,漏洞客观存在,与“买的人多害怕”无关。至于出不出事,早先可能跟业务的价值相关,在勒索病毒出现后,很多是随机发生。
一句老话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安全事故一定会发生,损失多大,取决于你做过多少准备。现实中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平时不备份,加上不打补丁、有弱口令、下载不安全程序运行等缘故,中了勒索病毒,数据被黑客加密,只能斥重金“赎票”,这样的事情网上一搜一大把。
第四问
吴洪声:中国的互联网看上去门派林立,但是在信息安全却很微妙,时常是是互通有无的。甚至流传一句话: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人脉,这种“团结”的氛围是怎么形成的?对公司和个人的好处与坏处分别是怎样的?
吴鲁加:之前看到过 Tombkeeper 拿信息安全领域和武侠小说中的武林做过类比,想来还是挺有趣的,比如:
- 武林中有游侠、大内高手、镖师、盗匪。信息安全领域有爱好者、网军、安全公司、网络罪犯;
- 侠以武犯禁。有许多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至于所谓团结,可能包括这几个原因:
- 国内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数量有限,圈子就那么点大;
- 顶级安全研究员主要在几大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公司,彼此业务交织,互有牵制;
- 安全本身属于不出事老板觉得“要你有啥用”,出了事老板还觉得“要你有啥用”的尴尬境地(尤其相对业务线而言),沟通和良性互动肯定好过互掐。
对公司:稳定压倒一切——就算曾经拿安全当“进攻武器”的搅局者,现在也很稳健了。对个人,稳了,可能就缺点激情,需要自驱力比较强,才能保持高速成长。
第五问
吴洪声:你曾经的创业经历都是和做 To B 的网络安全产品相关,后来是怎样想到要切换到To C的赛道,诞生知识星球这款产品的?
吴鲁加:从 iPhone 发布那时起,就很喜欢把玩手机,把玩手机里的 App。但是因为在经营着一家小公司,业务是 To B 的企业安全软件,分身乏术,一直没能往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向。
2014 年底,跟股东腾讯、启明星辰商量,想要彻底转型。股东们很支持,腾讯在我们毫无移动互联网经验、没有移动开发和运营团队、没有方向的情况下,投资了 3000w。而启明星辰则是将此前我们的信息安全产品、团队收购接管,让我们可以全力学习、尝试新的方向。
刚开始试水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其实毫无头绪,所以我们做了好些不同的产品尝试,有阅后即焚的安全产品、有图片社交、有办公协作。
最早的“小密圈”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想做“加密云盘”的——因为我们有加密、安全的技术背景。不过还没启动就切换到“小圈子,更亲密”的方向了。契机是一次向 Tony( 张志东,前腾讯执行董事,CTO)请教时,Tony 提到:在公司内部既要实现畅所欲言,鼓励大家进行各种资料、文档的分享讨论,又要保证信息安全,两者兼顾非常困难。
那时觉得,“小密圈”这个名字,正可以用来做一个解决这种问题的产品——小且私密的圈子。
从知识星球(小密圈)的 Slogan 变迁,其实可以看出我们定位变化的历程:
1. Slogan V1:小圈子,更亲密
2. Slogan V2:移动协作利器
3. Slogan V3:开心工作,安心分享
4. Slogan V4:高品质社群
5. Slogan V5:连接一千位铁杆粉丝
做 V1(小圈子,更亲密),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使用微信群时,感受到了痛点:
* 没有内容沉淀:文件、图片、讨论等有价值的内容,除非专人整理,否则很快被湮没;
* 信息密度低:歪楼、表情包、红包、接龙……灵活的形态反而导致有价值的内容少。
这时我们觉得这是微信给我们留下的机会:一些人加群后的第一件事是免打扰——群干扰太大,需要更不喧嚣的产品。
V2(移动协作利器) 的时候,我们偏离了最初所想,往移动协作方向前进了,当时的同类产品是 Basecamp、Trello、Tower、Worktile、Teambition 他们。
到 V3(开心工作,安心分享) 时,考虑到做小团队共享,做社群的这群人的需求,又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 微信群上限 500 人:我不要再增加 7 群 8 群 9 群了,累死人了
* 对手可能潜伏到群里挖人:怎么让一个群里的客户相互之间无法交流,只听我的?
这时候希望给企业里的项目团队,或者是创业公司用。
然后就到了 V4(高品质社群):
目标还是小团队共享时,知识星球一直不温不火——市场上替代品太多。后来跟大辉聊天时,他提到了「小道通讯」付费邮件列表,在管理时难受的细节:
* 支付与记录困难。订户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付款给大辉,但他需要做表格增删(有删除的,因为有可能有人闹着退订),颇耗精力;
* 邮件列表涉及多产品,相互间配合可能会出问题。比如有很多人抱怨某免费邮箱根本没收到邮件,一检查,发现被退订了——但用户根本没有执行过退订操作。深挖原因之后才恍然大悟:该邮箱注重安全,对邮件里的链接做安全检查。邮件列表提供商,注重用户体验,邮件里有个快速退订链接,点击后无需确认,立即退订。俩特性碰一起,谁也没错,但用户就是被退订了——于是又要重新通知他们换邮箱……一堆的麻烦事。
就在那时候,我们想到了可以试着调整知识星球的方向,作为连接头部 KOL 和订阅者的工具——为有创作能力、有粉丝、爱分享的人,提供一个工具。
所以,非常感谢大辉,他带来了知识星球的点子,之后又带来了种子用户,帮着我们从零到一。
这时候实现了:
* 内容创作者的付费渠道
* 内容创作者的粉丝管理工具
* 不用给手机和微信,就可以和 KOL 近距离交流
* 通过简单粗暴的「收费机制」,过滤掉喷子和键盘侠
* 对用户来说,可能可以亲近 KOL、可以获得知识、可以获得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高质量用户连接的机会
Slogan 进化到 V5(连接一千位铁杆粉丝),实际上是因为读到凯文凯利(KK)的一段文字(原文:A creator, such as an artist, musician, photographer, craftsperson, performer, animator, designer, videomaker, or author – in other words, anyone producing works of art – needs to acquire only 1,000 True Fans to make a living. ),我觉得这里面传递出来的精神,跟我们在做的业务非常贴合,可以说是 KK 提出了理念,我们的工具能够很好地实践与贯彻。
那段话我翻译了一下,是: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作家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铁杆粉丝,就足够生计无忧,自由创作。
第六问
吴洪声:之前你是做传统安全的,更多的是对甲方。后来转型做知识星球,变成了一个 2c 的产品了,面向的更多的是知识付费、流量创业者,这两种感受有什么不同?
吴鲁加:创业做 To B 的信息安全,面对的是 To B 传统业务都要面临的问题:渠道销售、大客户销售、定制开发、竞标、驻场服务、漫长的付款周期等等。
如果是 To B 的互联网安全业务——比如一些 SaaS 服务、安全接入 API 等等,就会和现在的 To C 业务有点像。
知识星球认为自己是“B2B2C”产品——我们为星主提供工具,星主使用我们的工具为他们的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知识星球面向内容创作者,算是标准的互联网业务,我操心最多的是产品做得够不够好,用户够满意了吗,还有什么新需求/新价值是我们应该满足/提供的。
此前我们的北极星指标(产品的绝对核心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一样指引团队向同一个方向迈进,尽力提升该指标)设成“七日三活用户”,即:七天里有三天会打开知识星球的用户。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些才是社区的铁杆用户。
今年改成了“日活跃星球数量”,因此今年,我们从产品、运营上都会全力服务星主,尽可能帮助越来越多的星主度过创建初期的低迷时刻,这才能提升活跃星球数量。
所以我们会全力做好两件事:
1. 优化产品,让工具更好用;
2. 服务更到位——全员客服,找任何一位同事,都能提供服务。
第七问
吴洪声:关于知识星球(小密圈)的定位,你最早的时候说过:知识星球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大量微信群、QQ群无法沉淀的内容;第二个就是帮助内容创作者和服务订阅者搭建连接的桥梁。但是今年肉眼可以看见,微信的许多”小动作“都在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市面上也有很多公司纷纷推出私域流量的运营工具,感觉竞争开始激烈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会对你的产品方向上的决策带来什么影响?
吴鲁加:其实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竞争压力。在我看来,与其盯着竞争对手,不如服务好用户,我贴几条三季度的 OKR 里的 Kr:
- 分析 100 个星球的运作规律,包括但不限于他们的拉新、促活、续费方法,考虑在产品里优化
- 进行 100 位核心星主的详细调研
- 10 个新行业的 KOL 接触、沟通,并记录他们目前的行业特点、想法
- 给 100 个星主提供运营改进建议
- 持续召开“星球吐槽会”,持续优化用户吐槽最多的功能
- 客服系统改进,让用户方便找到我们,且我们有记录
在我看来,服务好这批用户,就能顺势而为,挖掘并满足他们的新需求——有些可能极其微小——但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有可能实现价值,知识星球也就有了更坚实的价值底蕴。
第八问
吴洪声: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从72小时、侃图、小看板、到今天的知识星球,你的每次折腾的对象都迥然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在支撑你身上的这股“折腾劲儿”?即便你没有问题,那又是如何让产品技术团队们适应这种节奏的?
吴鲁加:这里有个误会,其实我是不折腾的。
在从纯 To B 的信息安全转向 To C 的移动互联网时,我们整个团队处于懵逼状态——一行移动端的代码都没写过,一个 APP 都没做过,甚至连互联网的产品原型图该怎么画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当时“以战养战”,边打边学,同时做几个项目。当知识星球(小密圈)有起色后,我们陆续关闭了其他几个业务,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了。
至于“不折腾”,我可以简单提一嘴我们的“加班待遇”,规则不复杂:
- 加班由团队负责人统一安排;
- 加班一天,给一天工资加半天调休(这里面有些细节,比如三个晚上加班到 9:30 算一天等等)。
多琢磨,少折腾。同事们不在瞎指挥下疲于奔命,不反复,其实效率更高。
第九问
吴洪声:知识星球(小密圈)里,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星球主是谁?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吗?
吴鲁加:我在文章里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节,她给我发了个红包,写了“新年快乐,谢谢你!”。我并不认识她——微信上加了几千位知识星球用户,没敢领。
我回:「不用客气,新年快乐」。
她打了长长一段话:“我教英语。以前想开培训班,一想到场地、招生、竞争就头疼。看到知识星球,建了圈子,在里面讲题、教写作文、解答任何英语相关的问题,我自己的学生免费(算第一批用户),他们觉得好,就推荐给朋友,现在有点人气了。”
我回:“真棒,加油,祝越做越好。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还是没领红包。
她过了一会儿,发:“收了红包呗,一点心意,谢谢你们做了知识星球。两个多月,一万多,够给女儿买钢琴,我们都很高兴。”
我领了红包。我也很高兴,甚至比其他大咖在知识星球里收入几十万都高兴。
其实,知识星球里的近万个活跃星球,每个星主背后,都有故事。或许什么时候,可以出本书,请一些人讲讲自己的故事,应该很有趣——因为我深度接触过的星主,感觉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
真是特别幸运,能够通过知识星球连接上他们 :)
第十问
吴洪声:现在有种说法是知识付费是虚假繁荣,是个ROI不高且很小众的圈子,只是在线教育走向成熟的中间过度形态,资本市场已经不看这个领域了,这种说法靠谱吗?如果在未来2年内,资本市场对知识付费领域都是观望态度,你打算怎么活下去?商业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吴鲁加:知识付费早已有之,书、情报(舆情、竞争情报、威胁情报)、服务(理财、健康、法律)……这些都是为知识、信息、服务付费。书是低价格,卖给大量用户。各种情报信息或者服务,是高价格,卖给少量用户。
知识付费只是新瓶装旧酒,将原有业务以互联网技术与形式包装呈现——因为引入了互联网技术,在以下方面有了变化:
* 传播能力与传播范围;
* 价格(因为量大,价格可以低);
* 触达和连接用户的能力;
* 支付的方便性。
因此在 2017 年,知识付费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分析目前知识付费行业里存在的主要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 需求不足。知识付费或许不足以支撑一个行业——老用户可能沉淀了大量未读内容,新用户增长乏力;
* 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 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不易;
* 社群形态的产品,氛围引导不易。UGC 内容的创作生产过程中,因为专业能力不够,可能有导向偏差,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个人 IP 不稳定;
* 很多商家、作者使用裂变营销,但这种营销方法后患很多,从政策角度、支付平台、知识付费平台角度都不提倡;
* “坏人”会利用各种平台进行跨平台传播。举个例子:盗版传播者创建微信群收费和聊天,然后创建知识星球,在里面发布在百度云的链接内容,加大了审核难度。
既然知识付费只是“新瓶装旧酒”,回过头来看原来的“酒”的需求情况:
* 原有内容(比如电子书、付费新闻、付费长文章):受众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 新内容(比如“有声书”、“拆书”等新形态):因为门槛降低,带来了一批新用户,但不够多,从根本上增长可能乏力;
* 服务(理财、健康、法律、情报等):偏向高价低频类型的服务,用户通常在特定时期购买,复购率较低。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需求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知识付费行业只是回归理性。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对知识星球而言,我曾经在这篇文章写过一段话:
知识星球是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沉淀优质内容,实现知识变现的社群工具。
凯文凯利的理念,知识星球提供了工具。
在一次演讲中,amazon 的贝索斯说过:
人们经常问我:未来10年什么会被改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从来没有人问我: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在零售业,我们知道客户想要低价,这一点未来10年不会变。他们想要更快捷的配送,他们想要更多的选择。
我们做社区,也希望能找到十年不变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讨论,我们认为,通过内容连接人,至少这件事,十年不会变。
- 我们相信,知识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希望知识星球能承载沉淀这些有价值的知识;
- 我们相信,连接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希望知识星球提供的能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相互连接。
知识星球团队里,我们希望维护的价值观,或者说——在意的一些关键词有:
- 用户:有用户才有知识星球,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认真听取用户的反馈,及时改进;
- 事实:数据真实,案例真实,对团队内或是对外,都给真实信息;
- 信任:内部信息尽可能透明,做出承诺尽可能达成,彼此信任,才有机会更高效;
- 积极:有主人翁精神,看到团队/项目的机会或问题,不等不忍,发起讨论或尝试。
我们想保持这样的价值观做知识社区,为“通过内容连接人”这件事提供好工具。
第十一问
吴洪声:你做过的项目中,使用过DNSPod和腾讯云的服务吗?感想如何?近期我们复活了Discuz!这个社区产品,你认为这个产品应该在哪些领域发挥价值?咱们会有哪些合作点,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吴鲁加:从有 DNSPod 起,我公司里所有涉及域名的业务都用 DNSPod 提供的服务了——在我的认知里,没有比它更简单而且稳定可靠的 DNS 服务了。
腾讯云的服务里,我们有使用云主机、云通信、短信服务、云智服等等。
十几年前,我就是 Discuz! 的忠实用户,现在其实我在意的是 Discuz! 可能开放出什么能力给第三方,让我们在上面玩出更多花样。
第十二问
吴洪声:传统的个人站长,主要是利用内容和流量起家。现在不管知识付费、公众号等,其实也是内容和流量创业者,和传统的个人站长,在获取流量和流量转化变现上,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现在的流量创业者,他们和之前的个人站长相比,在技术上的能力可能稍微欠缺。如果说把这个群体定义为“新站长”,你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吴鲁加:我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认为现在的内容创作者——或者你提到的流量创业者,他们并不欠缺技术能力,而是当下的环境,不再需要他们去攒机器、上架、装 Linux、学 MySQL——各种云服务已经足够成熟(就像你们新的 Discuz!Q一样,一键就能安装部署了)。
在我看来,技术的“底座”和内容的创造这两件事已经是 各自独立的了。这对于新站长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们可以借力于大平台的能力或工具,而将精力和时间专注于内容的创造和打磨,流量的获取和变现。
所以说到底,我们提供的都是一种基础的服务。去帮助广大内容创作者更好的完成内容承载、用户运营、商业变现,打私域流量生态的闭环。
我也相信,只有生态机制的健全和基本能力的完善,未来才会涌现更多优秀的“新站长”。他们区别于头部的流量巨鳄,他们小微,却有力量。
如果你去认真了解过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你能看到,每个关键的节点,都有无数小微个体汇聚而成的磅礴大势推动。所以无论知识星球也好,Discuz!Q也好,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有一种成为“驱动”的使命感,去成为广大内容创作者,创业者,开发者的“底座”。不仅是KOL ,还要让”普通人“能过自己分享的内容让自己过得更好点。扬名要扬千代名,谋利要谋万世利,像我前面说的,有人在知识星期分享两个月,赚了一万多,给自己女儿买了钢琴。我就很开心,别人用了你的服务,让自己家人生活更滋润了,他们快乐,我也很快乐。
栏目介绍:
大家好,我是吴洪声。
不知不觉,DNSPod十问这个栏目,已经做了第八期。本来这个栏目叫洪声十问,一期十个问题。然而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问题逐渐变为十一问,十二问。因为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十个问题的答案不足以将嘉宾思考上的高度展示给大众。
此外,这个栏目受邀嘉宾的领域也在逐渐的扩大,从域名圈,站长圈到程序员圈,创业者圈。作为有着丰富行业经验的大拿们,他们在这个栏目留下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大家可以比如易名中国金小刚说的:“别想着持有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域名,这是一个底线。”比如CSDN创始人蒋涛说的:“对于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而言,不断更换新人并不是好事,技术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应该鼓励这些技术人去提升,对技术人员的回报或薪酬、等级要相应地跟管理平行。”
未来我们希望这个栏目的影响力会覆盖更加多元的受众。把更多正确的理念去对外传递。所以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你想看到我对话哪位嘉宾,还有你想问的问题,我们邀请你共同成为“吴洪声十问”栏目的提问者,发声者。
SMB
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
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简称SMB),作为腾讯云体系中唯一专业服务于8000万中小企业的业务线,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完善贴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线覆盖了企业客户从创业起步期、规范治理期、规模化增长期、战略升级期等全生命周期,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力升级需求。本中心还拥有两大独立腾讯子品牌:DNSPod与Discuz!,在过去15年间,为超过500万企业级客户提供了强大、优质、稳定的IT服务。
SMB团队成员大多都有过创业经历,有获得过知名VC数千万投资的,有被一线互联网巨头以数千万全资收购的,也有开设数十家分公司后技术转型而失败倒闭的,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深知创办企业的难处与痛点,深刻的理解中小企业该如何敏捷起步、规范治理、规模化增长与数字化升级发展,我们会用自己踩坑的经验给出最适合你的答案。
腾讯云中小企业产品中心,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好伙伴。
栏目统筹:赵九州
责任编辑:张洁 张琪瑶
想了解更多官方资讯?
扫描阿D二维码邀您加入DNSPod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