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中,为了更好的分析用户的行为,会在特定的用户行为上进行标记,一般称这样的行为用户埋点.埋点中信息一般包含特有信息和通用信息两部分.
- 特有信息
特有信息是指只有特定的埋点才会有信息,用于区分标识该埋点的信息,如埋点的唯一标记字符串等.
- 通用信息
通用信息是指所有埋点都需要的信息.一般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标识,设备模型,设备机型,操作系统版本,网络类型,地理位置信息,应用版本号,埋点触发时间,用户标识等.
埋点主要用于记录用户行为,几乎是应用必不可少的功能.埋点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 分析用户转化以及存留
例如下载的用户数量,注册的用户数量,一段时间之后的存留用户数量;
- 分析用户偏好
例如通过用户行为的分析,可以对用户的偏好做一定的概括,便于投其所好针对特性的用户推送特定的服务,甚至开发不同的用户体验;
- 收集市场反馈
例如针对新功能的用户行为进行统计,就可以分析出功能的市场反馈,为是否保留功能或者改良方向提供依据;
- 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例如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了异常变更,这一秒在南京,下一秒突然就在东京登陆了,那就说明账号发生了异常,需要对账号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
- 定位异常
例如特定的数据(比如注册)在某一段时间内数据突然无缘由发生持续性异常,说明该功能可能存在异常,需要及时做排查.
- 其他作用
例如当某一个较早机型占比降低到某一个阀值时,就可以在下一个版本中去掉对该设备的支持.
一般会包含一些通用的信息例如用户注册行为,对某一个界面的访问停留时间等,根据埋点的实现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 手动埋点
手动埋点一般是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在特定位置进行埋点.例如用户完成了注册获取到了用户标识(userId),开发人员可以在这个时机直接使用代码进行埋点,来标记用户的这一行为,为相关人员分析用户注册行为提供数据.在这种方式中,只需要相关人员提前确定好需要进行埋点的事件时机,再由前端开发人员在开发时在适当的位置加入埋点代码就可以实现.优点是逻辑很清晰,实现相对简单.缺点是埋点代码对业务代码造成了一定的侵入性违背了单一性原则;必须在应用正式发布之前确定好需要的事件逻辑,一旦应用正式发布之后发现埋点有遗漏,这个版本的数据就会完全被丢失,只能等到下一个版本再进行埋点;维护成本较大,很难一次性讲所有的需求都能考虑到周到.
- 可视化埋点
根据一定的映射规则来对应实际的用户行为,通过在后台进行可视化的配置来确定哪些用户行为需要进行埋点.例如将用户注册行为定义为CustomerController/UIView/UIView[2]/UIButton(在控制器CustomerController跟视图上第二个UIView子视图上的UIButton),前端获取到该标记时即在用户进行时进行埋点.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埋点,减少无用的信息,缺点是只能对特定事件进行记录需要在应用上线之前考虑到所有的事件映射关系,并在前端做识别映射,否则后台的相关的配置无法在前端被正确标记.
- 全埋点
无痕埋点,又称无埋点或者全面点,是指使用技术手段对用户在应用中的行为进行无差别的记录,在有需要的时候根据特定的标识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某一类行为.优点很明显,全面动态无遗漏,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独立的分析;缺点就是技术实现难度大成本较高,而且由于需要存储所有的用户行为所以对数据存储上的要求会比较高.
单一使用某种方式
应用中都或多或少地会使用到埋点技术,手动埋点在需求比较简单时使用较多,开发的周期短,实现起来相对简单.可视化埋点多用于埋点需求在不断动态变化中,可以通过动态配置进行实时修改,同时要求埋点需求场景相对固定,不会额外增加原来不存在埋点.在全埋点由于需要较高,要么实际工作场景有需求,要么你对自己要求比较高.
组合使用多种方式
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你可以组合使用多种埋点方式相互配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较通用的一种方式是"全埋点+可视化埋点",通过全埋点记录所有的用户行为,然后根据可视化配置来对指定的事件进行上报.这样就可以综合两种实现方式的优点,又可以最大限度规避不足:既可以动态无遗漏的记录用户行为,又可以按照要求获取需要的用户行为,避免对于无用事件的存储,节约存储空间减少分析数据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