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笔记[一]:线性模型

线性模型形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很多非线性模型的基础形式。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其实也是由若干层基础的感知机构成。线性模型的整个思维导图如下图。

1. 线性模型的基本形式
给定目标数据(x,y),x为n维输入向量,y为输出值(一般为一维)。线性模型试图构造一个针对输入的线性组合的函数,来预测其对应输出值。一般向量形式如下:

wb分别为模型中的权值和偏置量,通过学习后确定,从而确定线性模型的结构。

2.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问题就是试图学到一个线性模型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新样本的输出值。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学习到一个 f(.) 的关系,使得 f(x) 的值尽可能地逼近真实的y值。
那么确定 wb 的值就是我们最终学习的目标。而这二者值的确定,关键在于衡量 f(x)【预测值】和 y【真实值】的差别。而均方误差MSE (Mean Squared Error)是回归任务中最常用的性能度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均方差最小化来计算 wb 的值:

均方误差几何意义对应了欧氏距离。基于均方误差最小化来进行模型求解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在线性回归中,最小二乘法就是找到一条离所有样本的欧式距离之和最近的直线。
而求解 wb ,使得预测误差E最小化的过程被称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将误差E分别对 wb 进行求导:

导数为零时,即误差E的一个最小值点,可得到 wb 最优解的闭式解[1]。

最小二乘法的正规方程的解法。
X为训练集的特征矩阵,最后一个元素恒置于1,即:

当矩阵X的转置与自身相乘为满秩矩阵或者正定矩阵时,w有解:

注:对于那些不可逆的矩阵(通常是因为特征之间不独立,如同时包含英尺为单位的尺寸和米为单位的尺寸两个特征,也有可能是特征数量大于训练集的数量),正规方程方法是不能用的。
最小二乘法方便的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最小二乘法需要计算 X T X X^{T}X XTX的逆矩阵,有可能它的逆矩阵不存在,这样就没有办法直接用最小二乘法了,此时梯度下降法仍然可以使用。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去掉冗余特征。让 X T X X^{T}X XTX的行列式不为0,然后继续使用最小二乘法。

第二,当样本特征n非常的大的时候,计算 X T X X^{T}X XTX的逆矩阵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工作(nxn的矩阵求逆),甚至不可行。此时以梯度下降为代表的迭代法仍然可以使用。那这个n到底多大就不适合最小二乘法呢?如果你没有很多的分布式大数据计算资源,建议超过10000个特征就用迭代法吧。或者通过主成分分析降低特征的维度后再用最小二乘法。

第三,如果拟合函数不是线性的,这时无法使用最小二乘法,需要通过一些技巧转化为线性才能使用,此时梯度下降仍然可以用。

第四,讲一些特殊情况。当样本量m很少,小于特征数n的时候,这时拟合方程是欠定的,常用的优化方法都无法去拟合数据。当样本量m等于特征数n的时候,用方程组求解就可以了。当m大于n时,拟合方程是超定的,也就是我们常用与最小二乘法的场景了。

对数线性回归:实际上是试图让模型的预测值逼近y的衍生物。实质上是在求取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的非线性函数映射。

3. 对数几率回归(逻辑回归)
在分类问题中,需要预测的变量 ? 是离散的值,我们将学习一种叫做逻辑回归 (Logistic Regression) 的算法,这是目前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学习算法。
逻辑回归也被称为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它与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基本上相同,都具有 ax+b,其中a和b是待求参数,其区别在于他们的因变量不同,多重线性回归直接将ax+b作为因变量,即y = ax+b,而logistic回归则通过函数g将ax+b对应到一个隐状态p,p = g(ax+b),然后根据p与1-p的大小决定因变量的值。Sigmoid函数(对数几率函数)是一个较为常用的转换函数:
可变换为:
逻辑回归一般使用交叉熵作为代价函数。关于代价函数的具体细节,请参考代价函数,这里只给出交叉熵公式:
上式的代价函数是一个关于参数theta的高阶可导连续函数,运用经典的数值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都可以求得其最优解。
4. 线性判别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是一类经典的线性学习方法,属于监督学习,也常常用来作为降维处理。主成分分析(PCA)也是一类非监督学习的方法,也是一类常用的降维方法。
LDA的基本思想:给定训练样例集,设法将样例投影到一条直线上,使得同类样例的投影点尽可能接近、异类样本的投影点尽可能远离;在对新样本进行分类时,将其投影到同样的这条直线上,再根据投影点的位置来确定新样本的类别,如下:

4. 其他回归方法

  • 多项式回归(Polynomial Regression)
    如果自变量(输入)和因变量(输出)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时,线性回归就容易产生欠拟合。对应一个回归方程,如果自变量的指数大于 1,则它就是多项式回归方程,最简单的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在多项式回归中,数据的拟合线不是直线,而是拟合数据点的曲线。多项式回归可能容易产生过拟合的问题,算法所训练的模型过多的表达了数据间的噪声关系,泛化能力不足。我们可以运用正则化的技巧来减少过拟合的问题。

  • 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
    当我们处理多个独立变量时,就使用逐步回归。在这种技术中,独立变量的选择是借助于自动过程来完成的,不涉及人工干预。
    逐步回归的做法是观察统计值,例如 R-square、t-stats、AIC 指标来辨别重要的变量。基于特定标准,通过增加/删除协变量来逐步拟合回归模型。常见的逐步回归方法如下所示:

  • 标准的逐步回归做两件事,每一步中增加或移除自变量。
  • 前向选择从模型中最重要的自变量开始,然后每一步中增加变量。
  • 反向消除从模型所有的自变量开始,然后每一步中移除最小显著变量。
    这种建模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最少的自变量在得到最大的预测能力。它也是处理高维数据集的方法之一。

为了防止模型的过拟合,我们在建立线性模型的时候经常需要加入正则化项。一般有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 套索回归(Lasso Regression)
    线性回归的L1正则化通常称为Lasso回归,它和一般线性回归的区别是在损失函数上增加了一个L1正则化的项,L1正则化的项有一个常数系数αα来调节损失函数的均方差项和正则化项的权重,具体Lasso回归的损失函数表达式如下: J ( θ ) = 1 2 ( X θ − Y ) T ( X θ − Y ) + α ∥ θ ∥ 1 J(\theta )=\frac{1}{2}(X\theta -Y)^{T}(X\theta -Y)+\alpha \left \| \theta \right \|_{1} J(θ)=21(XθY)T(XθY)+αθ1
    其中n为样本个数,α为常数系数,需要进行调优。 ∥ θ ∥ 1 \left \| \theta \right \|_{1} θ1为L1范数。
    Lasso回归可以使得一些特征的系数变小,甚至还是一些绝对值较小的系数直接变为0。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Lasso回归的求解办法一般有坐标轴下降法(coordinate descent)和最小角回归法( Least Angle Regression)。
  • 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
    线性回归的L2正则化通常称为Ridge回归,它和一般线性回归的区别是在损失函数上增加了一个L2正则化的项,和Lasso回归的区别是Ridge回归的正则化项是L2范数,而Lasso回归的正则化项是L1范数。具体Ridge回归的损失函数表达式如下:
    J ( θ ) = 1 2 ( X θ − Y ) T ( X θ − Y ) + α ∥ θ ∥ 2 2 J(\theta )=\frac{1}{2}(X\theta -Y)^{T}(X\theta -Y)+\alpha \left \| \theta \right \|_{2}^{2} J(θ)=21(XθY)T(XθY)+αθ22
    其中α为常数系数,需要进行调优。 ∥ θ ∥ 2 \left \| \theta \right \|_{2} θ2为L2范数。
    Ridge回归在不抛弃任何一个特征的情况下,缩小了回归系数,使得模型相对而言比较的稳定,但和Lasso回归比,这会使得模型的特征留的特别多,模型解释性差。
    Ridge回归的求解比较简单,一般用最小二乘法。
  • 弹性回归(ElasticNet Regression)
    弹性回归是岭回归和套索回归的混合技术,它同时使用 L2 和 L1 正则化。当有多个相关的特征时,弹性网络是有用的。套索回归很可能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而弹性回归很可能都会选择。

[1].在解组件特性相关的方程式时,大多数的时候都要去解偏微分或积分式,才能求得其正确的解。依照求解方法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类:解析解和数值解。

解析解(analytical solution)就是一些严格的公式,给出任意的自变量就可以求出其因变量,也就是问题的解, 他人可以利用这些公式计算各自的问题.
所谓的解析解是一种包含分式、三角函数、指数、对数甚至无限级数等基本函数的解的形式。
用来求得解析解的方法称为解析法〈analytic techniques〉,解析法即是常见的微积分技巧,例如分离变量法等。
解析解为一封闭形式〈closed-form〉的函数,因此对任一独立变量,我们皆可将其带入解析函数求得正确的相应变量。
因此,解析解也被称为闭式解(closed-form solution)

数值解(numerical solution)是采用某种计算方法,如有限元的方法, 数值逼近,插值的方法, 得到的解.别人只能利用数值计算的结果, 而不能随意给出自变量并求出计算值.
当无法藉由微积分技巧求得解析解时,这时便只能利用数值分析的方式来求得其数值解了。数值方法变成了求解过程重要的媒介。
在数值分析的过程中,首先会将原方程式加以简化,以利后来的数值分析。
例如,会先将微分符号改为差分符号等。然后再用传统的代数方法将原方程式改写成另一方便求解的形式。
这时的求解步骤就是将一独立变量带入,求得相应变量的近似解。
因此利用此方法所求得的相应变量为一个个分离的数值〈discrete values〉,不似解析解为一连续的分布,而且因为经过上述简化的动作,所以可以想见正确性将不如解析法来的好。

Written with StackEdit.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笔记[一]:线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