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SCM)

  一、企业内部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最初它起源于企业资源规划(ERP),是基于企业内部范围的管理。它将企业内部经营所有的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统筹管理。当时企业重视的是物流和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即如何更快更好地生产出产品并把其推向市场,这是一种“推式”的供应链管理,管理的出发点是从原材料推到产成品、市场,一直推至客户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转化成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管理进入了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因而企业的供应链运营规则随即由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供应链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使得各种业务和信息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
  二、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发现在全球化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最杰出者,必须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在这种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大大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例如,在供应链统一的计划下,上下游企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使所有上游企业的产品能够准确、及时地到达下游企业,这样既加快了供应链上的物流速度,又减少了各企业的库存量和资金占用,还可及时地获得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能紧跟市场的变化。在21世纪,市场竞争将会演变成为这种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其次,在市场、加工/组装、制造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或虚拟公司)。它是指为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而由多个企业相互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网络,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这不仅使每一个企业保持了自己的个体优势,也扩大了其资源利用的范围,使每个企业可以享用联盟中的其它资源。例如配送环节是连接生产制造与流通领域的桥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以它为核心可使供需连接更为紧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加速产品流通,往往是以一个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生产加工领域相联,下与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相接,建立一个企业联盟,把它们均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来进行管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来最有效地规划和调用整体资源,以此实现其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经营,对大市场的需求作出快速的响应。在它的作用下,供应链上的产品可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地交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快速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
  这种广义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
  三、全球网络供应链
  Internet、交互式Web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商业方式,也将改变现有供应链的结构,传统意义的经销商将消失,其功能将被全球网络电子商务所取代。传统多层的供应链将转变为基于Internet的开放式的全球网络供应链,其结构对比如图3、4所示。
  在网络上的企业都具有两重身分,既是客户又同时是供应商,企业不仅要上网交易,更重要的是,它构成该供应链的一个元素。在这种新的商业环境下, 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它们必须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必须在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的同时给客户以更多的选择。同时,Internet和电子商务也将使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发生重大的改变,其关系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销售,更多的将是以服务的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来替代将产品卖给客户。越来越多的客户不仅以购买产品的方式来实现其需求,而是更看重未来应用的规划与实施、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本质上讲他们需要的是某种效用或能力,而不是产品本身,这将极大地改变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企业必须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客户的特殊要求,才能巩固其与客户的关系,这是一种长期的有偿服务,而不是产品时代的一次或多次性的购买。
  在全球网络供应链中,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将产生根本性改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将取代传统的电子订单,供应商与客户间信息交流层次的沟通与协调将是一种交互式、透明的协同工作。
  一些新型的、有益于供应链运作的代理服务商将替代传统的经销商,并成为新兴业务,如交易代理、信息检索服务等,将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等待着人们去发现。这种全球网络供应链将广泛和彻底地影响并改变所有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
  敏捷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
  目前,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共性问题是,竞争环境的变化太快,而我们企业自我调整、适应的速度跟不上。在“21世纪 制造业战略 发展报告”中,作者建议,通过综合运用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迅猛发展的产品制造、信 息集成和通讯技术,来构造一个全新的竞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基本的目标是把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资源——人、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伙伴企业的)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联系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它们的优化利用。报告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工业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竞争模式。
  动态联盟和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
  1.1 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竞争模式
  动态联盟是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出现或根据预测即将出现的市场机遇,而联合其它企业组织的公司或集团(利益共同体)。它是某一时间阶段、某一市场需求的产物。它强调通过企业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来实现企业间的精诚合作,强调联合竞争、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这个联盟是动态的,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它针对某个市场机遇或每项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要求而产生,当这一前提失去之后,联盟便自动瓦解。动态联盟一般有一个发起者,它或者是最早意识到这一机遇存在的企业,或者是这一未来产品的关键技术的持有者。联盟中的每个公司或企业都有它们的专长,都承担共同的风险和分享未来的利益[2~7]。
  通过敏捷制造来达到敏捷竞争,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敏捷制造是企业在无法预测的持续、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扩大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经营管理和生产组织的模式。它强调通过联合来赢得竞争;强调通过产品制造、信息处理和现代通讯技术的集成,来实现人、知识、资金和设备的集中管理和优化利用。敏捷竞争的核心内容如下: ①新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②树立正确的竞争价值观(双赢概念);③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④企业组织和生产过程的快速重组;⑤企业范围的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⑥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 在我国,针对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和CIMS在我国10多年来的研究和应用情况,863/CIMS专家 组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将“九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定为,在CIMS应用 工程前2个阶段取得的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有重要突破的基础上,将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之间。通过企业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通过一手抓新产品开发能力,一手抓流通、抓市场来促进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迎接21世纪的全球竞争。
  1.2 敏捷供应链是支持动态联盟优化运行的重要使能技术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跨越企业中多个职能部门活动的集合,它包括从订单的发送和获取、原材料的获得、产品的制造,到产品分配发放给用户整个过程。较早提出供应链问题的是美国国防部的CALS计划。随着CALS计划自身的发展和演变 供应链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更多的还是从传统的供求关系信息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因此,CALS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供求双方的各种商务活动(如EDI,SGML等)。
  敏捷制造概念的提出,对供应链问题赋予了新的含义和要求,提出了敏捷供应链的概念。敏捷供应链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特点在于,敏捷供应链可以根据动态联盟的形成和解体(企业重组),进行快速的重构和调整。敏捷供应链要求能通过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间的联合,进而提高企业的敏捷性。提出了供应链本身的敏捷性和可重构要求,以适应动态联盟的需要。敏捷供应链支持如下功能:①支持迅速结盟、结盟后动态联盟的优化运行和平稳解体; ②支持动态联盟企业间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③结盟企业能根据敏捷化和动态联盟的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和生产计划的调整;④可以集成其它的供应链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敏捷供应链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抓住商业流通这个龙头,通过协调、理顺每个企业的购销环节,来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市场信息和广阔的销售渠道,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企业间的联合,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完整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随时掌握各地各网点的销售情况,全面掌握所有供应商的详细情况,合理规划异地库储的最佳效益,合理安排进货的批次、时间以及运输等问题,合理调整公司的广告策略和价格政策,向企业(供应商)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网上定货和电子贸易,可随时把商店的动态告诉每一位想了解的顾客。
  建立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最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是,随着动态联盟的组成和解散,如何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这不可避免地要求,各联盟企业的信息系统也进行重构,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对现有企业信息系统(MIS/MRPII)的集成和重构,保证它们和联盟企业的其它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畅通,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另一项核心研究内容是,多种异构资源的优化利用。在跨企业的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控制方面,联盟内各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是供应链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很多思想和技术的应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集成和系统的快速可重构,是其中的2个关键,因此,我们认为统一的动态联盟企业建模技术、分布计算技术、对Legacy系统的封装技术、软件系统的可重构技术Internet /Extranet环境下动态联盟企业信息的安全保证,是几个关键技术。
  2.1 统一的动态联盟企业建模和管理技术
  为了使敏捷供应链系统支持动态联盟的优化运行,支持对动态联盟企业BPR过程进行验证和仿真,必须建立一个能描述企业经营过程及其和产品结构、资源领域和组织管理相互关系,并能通过对产品结构、资源领域和组织管理的控制和评价,来实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管理和优化的集成化企业模型(我们取名为P_PROCE—Process,Product,Resource,Organizati on and cost Estimate)。在这个模型中,将实现对企业三流(信息流、物料流和资金流)、三要素(组织、技术、资源)的统一定义和管理。 为了保证企业经营过程模型、产品结构模型、资源利用模型和组织管理模型的相关一致性,我们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来建立企业的集成化模型。它和我们过去常用的IDEF方法不同,克服了不同的IDEF模型之间无法转换和保证模型一致性的问题。 我们拟采用CALS计划中有关配置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标准(CMIS规范:包括配置确认、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登录、配置监理;J_CALS规范:包括工作流管理、全局数据管理、技术文档管理)实现对P_PROCE模型的管理。
  2.2 分布计算技术
  由于分布、异构是动态联盟企业信息集成的基本特点,而CORBA和Web技术是当前解决分布、异构问题的最重要的代表,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如何在CORBA和Web环境下,开展供应链的管理和运行。
  Web技术为分布在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源的表示、发布、传输、定位、访问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它是现在Internet使用最多的网络服务,并正在被大量地用于构造企业内部信息网。Web技术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它简单、维护方便、能够很容易地把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集成起来,构造出内容丰富、生动的用户界面。但是,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Web技术一些严重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主要有Web技术所依赖的传输协议HTTP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面向静态文档的协议,难以处理复杂的交互操作;Web效率低,对复杂和大规模的应用越来越不适应;Web服务器负担越来越重。
  CORBA通过ORB对象,能够透明地向本地或远程对象发送请求,或从它们那里接收应答,由ORB负责完成寻找和激活对象、请求和应答消息的打包与传送、并发和异常的处理等工作。在CORBA中,对象的界面由IDL语言定义,界面与实现完全分开,对象的实现对外界完全隐藏。CORBA有以下一些突出的优点:开发容易,易于扩充,易于集成大量的现存软件,实现复杂的分布式交互操作。 对比Web和CORBA技术可以看出,它们有很强的互补性。Web适合于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它能轻易地把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组织起来,以简单统一的方式供最终用户访问;CORBA适合处理结构化的数据,适合处理逻辑复杂的分布式交互操作。把它们结合起来,就能实现更好的分布式服务。
  2.3 软件系统的可重构技术
  合理的可重构体系结构,是实现系统重构的关键。首先,我们从软件设计方法学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阻碍实现软件重用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传统软件的系统设计方法。在过去所有的软件工程的教科书中(无论是面向过程的,还是面向对象的)都把软件的功能分解(对象设计),以及功能(对象)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设计的重要任务。事实上,在今天的软件中,所有的功能体(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和内容),都是预先设计出来的。因此,系统是无法通过对这些功能体(对象)的替换来实现重构的。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软件设计方法。在这个方法里,我们把传统的软件概念中的功能实体(功能实体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从软件的角度讲,功能实体可以是结构化编程语言中的函数或过程,也可以是面向对象编程方法中的一个方法或操作)和它的交互界面分离。使得界面的设计和功能实体的设计得以分别进行。在软件的功能设计阶段,我们只关注其软件功能细节,以及为完成每个功能细节所需的条件(输入、输出、机制和控制),而不关注它是如何满足这些条件的(如输入输出对象)。因此,在这种新型的软件设计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所有的功能实体均是独立的。系统的交互界面的设计通过不同中介代理对功能实体的封装来实现,是在系统实施的时候才设计和确定的。采用不同的中介代理对功能实体进行封装可以得到不同的软件代理。由于功能实体和软件代理之间是相互不可见的,因此,为了使它们之间能够进行协作,中介代理的作用是担当功能实体或软件代理之间的通讯任务。 软件代理的独立、自主特性对实现软件重构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和其它代理进行合作的软件代理事实上是很少有什么作用的。Ontology是有关某一领域规范、概念等知识的表示,用Ontology来描述代理生存、活动的环境,通过Ontology,一组软件代理可以在相互不可见的情况下,进行协同工作,共同来完成一项比较复杂的有关某一主题的工作。软件代理具 有一定的智能性,它可以响应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并对环境产生影响。 采用软件代理的思路和通过集成化产品模型,来集成不同应用系统的思路,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区别是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区别之一是被集成的系统的颗粒度不同,前者是一个应用系统中,众多功能单一的功能体,而后者是一个Legacy应用系统。颗粒度小使得重用的可能性和重构的敏捷性大大增加。区别之二是两者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式。前者是主动感知而后者是依赖于被动的通知或调用。这也正是代理机制和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本质区别。
  2.4 对Legacy系统的封装技术
  敏捷供应链的一项基本功能是能够集成Legacy系统,因此,对Legacy系统的封装是敏捷供应链的一项关键技术。无论是对国内自行开发ERP系统的封装,还是对国外ERP 系 统的封装,无论是对一个复杂应用系统的封装,还是对一个简单信息系统的封装,都有一个 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保证封装后的Legacy系统继续正常运行。根据是否掌握Legacy系统的原码和系统开放的程度,可以采用下面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封装。
  (1)内部函数(模块)调用 这种封装模式需要原系统开发者的支持,但可以获得最高的效率。它需要系统有足够可供调用的函数库和API接口(事实上,除了原开发者直接参与,这些条件实际上是无法满足的)。  (2)直接数据库访问 根据对数据库Metadata的分析,直接对数据实体及其属性进行访问,数据可以存放于多个不同的异构数据库中。一般商用系统的数据库都是加密的,实现这种方法的困难之处在于,需要分析清楚Legacy系统数据库的结构。
  (3)用户仿真 通过向系统发送键盘、鼠标消息,模仿用户操作系统的方式 向应用发出请求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实现用户仿真的方法一般比前2种封装方法更困难,效率也更低。它的优点是完全不依赖于原开发者,适用面宽。这种方法不影响原有系统的安全性,并具有和实际用户相同的控制能力。
  2.5 Internet/Extranet环境下动态联盟企业信息的安全保证
  动态联盟中结盟的成员企业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保证联盟的平稳结合和解体,动态联盟企业 网络安全技术框架要符合现有主流标准,遵循这些标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与互操作性。
  (1)对现有应用尽可能小的影响 过去很多应用没有考虑安全性,如企业内 部的信息系统,可能根本没有考虑通过Internet跨越企业运行,重新设计这些应用往往不可行,那么,应该保证这些旧应用仍能在开放环境下继续运行而保证信息安全。
 (2)便于企业构成动态联盟后信息系统的重构 通过一致的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方案,使得企业在联盟后,各联盟企业信息系统能无缝互连,并且能快速配置安全策略。
  (3)提供各种级别的安全需求 企业对信息安全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有些是不需要任何安全保护的,有些则只需要保证传送中的安全,而有些则还需要存贮安全。 企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来保护信息的安全,这种保护主要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
  (1)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 确信用户身份的真实性。用户、服务器等任何参与通信的一方,均需要能明确对方的真实身份。
  (2)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任何资源仅允许被授权的用户访问。由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y)管理员限定合适他访问的资源(如系统、目录 、数据库乃至记录等)。访问控制用于保护企业敏感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并且针对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权限设置,像工资表、项目计划除相应工作岗位的人员外,可能只是有选择地对一些员工开放,而市场策略、谈判计划则只有极少数高层人员才有权访问。
  (3)信息保密(provacy) 信息的保密是任何安全环境的基础。根据信息的重要性,不论是存贮还是传送,信息必须被加密,并保证未授权的第三方不可解密。
  (4)信息完整性(integrity) 信息的完整性也很关键,因为,通信双方必须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没有被截获后篡改,或完全就是假造的信息。
  (5)不可抵赖(non-repudiation)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事务,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通过电子形式进行,那么,就有必要为发生了的事务提供法律上的证据,也就是“不可抵赖”。
  展望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如何加速几十万个企业和世界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一重大问题,采纳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思想进行企业改造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敏捷化的 供应链管理,必将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也将为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打下基础。 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是运行多个企业分布、异构环境下的软件系统。对于一个企业,它所希望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要适应动态联盟形成、消亡到新动态联盟形成的不断变化的事实。通过敏捷供应链系统的攻关和应用,我们可以实现①通过抓住商业流通这个龙头,通过协调、理顺每个企业的购销环节,来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市场信息和广阔的销售渠道,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企业间的联合;②通过敏捷供应链的实施和应用,改进、调整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协作机制和供求关系,来全面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综合效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