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nt或者Gradle来给程序进行多渠道批量打包,通常都是在manifest文件中写入一个meta标签:
meta的key值固定,通过循环改变meta中的value值来实现市场渠道的写入。
Ant批量打包实现相对麻烦,以前写的时候多亏了谦虚的天下-《App自动化之使用Ant编译项目多渠道打包》 。如果没有这篇帖子,真不知道当时Ant要折腾多少回才能写好。
Gradle作为新的安卓官方构建工具,有Google老大撑腰,它的批量打包实现会相对简单些。可以参考《迁移到Android Studio》。当然这里面有些指令过时了,例如:runProguard已经被minifyEnabled替代了。
以上两种都是传统的批量打包方式,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打包时间长。
在前期渠道很少时这种方法还可以接受,但只要渠道稍微增多该方法就不再适用了,原因是每打一个包都要执行一遍构建过程,效率太低。(电脑比较烂,以前一般打包都要花费个30-40分钟。)
前几天看到美团的技术分享文档:《美团Android自动化之旅—生成渠道包》,其中第三种方式提到:
如果能直接修改apk的渠道号,而不需要再重新签名能节省不少打包的时间。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种方法。直接解压apk,解压后的根目录会有一个META-INF目录,如下图所示:
如果在META-INF目录内添加空文件,可以不用重新签名应用。因此,通过为不同渠道的应用添加不同的空文件,可以唯一标识一个渠道。
采用这种方式,每打一个渠道包只需复制一个apk,在META-INF中添加一个使用渠道号命名的空文件即可。
这种打包方式速度非常快,900多个渠道不到一分钟就能打完。
OK,到这里,思路就有了。
由于文档中的代码实现较少,这里我来讲述一下我的实现。
基于以上总结的美团思路,实现了一套自己的代码,方便引入到工程后实现这种打包方式。
代码在Github:GavinCT/AndroidMultiChannelBuildTool
首先创建一个空文件,等待写入META-INF目录作为channel_xxx文件
# 空文件 便于写入此空文件到apk包中作为channel文件
src_empty_file = 'info/czt.txt'
# 创建一个空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f = open(src_empty_file, 'w')
f.close()
获取渠道列表。
考虑到渠道的更新不应该是程序员来做,因此在info文件夹下放置一个channel文件,便于不懂程序的人更新渠道。(每个渠道以换行结束)
# 获取渠道列表
channel_file = 'info/channel.txt'
f = open(channel_file)
lines = f.readlines()
f.close()
找到初始apk
考虑到现实中为了防止安装包过大,我们通常分为arm和x86两个版本,所以python中支持当前目录下放多个apk来进行打包。
当然有人会说共用了一个channel文件,多个apk会生成相同市场的对应包。
你也可以修改一下python,使不同的apk去找不同的channel文件进行打包。
这里由于我的业务场景这样更方便,我就不修改了。
# 获取当前目录中所有的apk源包
src_apks = []
# python3 : os.listdir()即可,这里使用兼容Python2的os.listdir('.')
for file in os.listdir('.'):
if os.path.isfile(file):
extension = os.path.splitext(file)[1][1:]
if extension in 'apk':
src_apks.append(file)
遍历渠道号并写入apk。
多个apk只是for循环问题,我们来看单个apk生成多市场包的代码
# file name (with extension)
src_apk_file_name = os.path.basename(src_apk)
# 分割文件名与后缀
temp_list = os.path.splitext(src_apk_file_name)
# name without extension
src_apk_name = temp_list[0]
# 后缀名,包含. 例如: ".apk "
src_apk_extension = temp_list[1]
# 创建生成目录,与文件名相关
output_dir = 'output_' + src_apk_name + '/'
# 目录不存在则创建
if not os.path.exists(output_dir):
os.mkdir(output_dir)
# 遍历渠道号并创建对应渠道号的apk文件
for line in lines:
# 获取当前渠道号,因为从渠道文件中获得带有\n,所有strip一下
target_channel = line.strip()
# 拼接对应渠道号的apk
target_apk = output_dir + src_apk_name + "-" + target_channel + src_apk_extension
# 拷贝建立新apk
shutil.copy(src_apk, target_apk)
# zip获取新建立的apk文件
zipped = zipfile.ZipFile(target_apk, 'a', zipfile.ZIP_DEFLATED)
# 初始化渠道信息
empty_channel_file = "META-INF/cztchannel_{channel}".format(channel = target_channel)
# 写入渠道信息
zipped.write(src_empty_file, empty_channel_file)
# 关闭zip流
zipped.close()
以上Python是属于现学现写,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还请告知。
Python帮我们向apk包中写入了channel信息,Java端当然也需要对应更改才能使用。
由于解析channel需要去apk也就是zip中去找文件,所以相对耗时一些。
因此在ChannelUtil.java中,会将找到的channel和对应versionCode存储在静态变量和SharedPreference中,保证本次甚至本版本中channel只从zip中获取一次。
从apk中获取channel,美团留下的代码if (entryName.startsWith("mtchannel"))是有问题的,应该采用if(entryName.startsWith("META-INF/mtchannel"))
我的代码如下:/**
* 从apk中获取版本信息
* @param context
* @param channelKey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ChannelFromApk(Context context, String channelKey) {
//从apk包中获取
ApplicationInfo appinfo = context.getApplicationInfo();
String sourceDir = appinfo.sourceDir;
//注意这里:默认放在meta-inf/里, 所以需要再拼接一下
String key = "META-INF/" + channelKey;
String ret = "";
ZipFile zipfile = null;
try {
zipfile = new ZipFile(sourceDir);
Enumeration> entries = zipfile.entries();
while (entries.hasMoreElements()) {
ZipEntry entry = ((ZipEntry) entries.nextElement());
String entryName = entry.getName();
if (entryName.startsWith(key)) {
ret = entryName;
break;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zipfile != null) {
try {
zipfile.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String[] split = ret.split("_");
String channel = "";
if (split != null && split.length >= 2) {
channel = ret.substring(split[0].length() + 1);
}
return channel;
}
使用这种方式打包,打包工作不再需要非得是安卓程序员。需要打包时,只要下载安装Python环境,点击MultiChannelBuildTool.py执行即可。
当然不是,Google老大为他做了这么多,怎么能说不用就不用呢?
他的用处在于实现订制,比如打包出x86和arm的包,或者打出手机包和适应平板的hd包,然后借助上面的工具生成多个市场,即完成了多种适配包多个市场的任务。
Gradle渠道订制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美团Android自动化之旅—适配渠道包》 。
还是美团的文档,还是熟悉的味道。在此感谢美团的分享。
这部分问题是由美团大神丁志虎在微博上答复的,摘录如下: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原始出处
作者:GavinCT
邮箱:[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出处:http://www.cnblogs.com/ct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