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可以看到同业在朋友圈中表明自家保险公司的优势和其他公司的区别,这其实本来无可厚非,所谓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人多的地方就有谣言,人多的地方就有差错,也就不排除有一阵同一个案例被多家公司转载说是自家公司的案例……能不能转的材料上面带的是自家的Logo。
于是出现了经纪公司对于保险公司合规性的各种批判,但其实目前中国市场的经纪公司和国外的专业度以及付费咨询式专家完全无法等同,更多得实质上是能够代理其他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公司产品的代理公司。于是出现了诸如此类的文章,用词毫无素养可言,属于专业名词中的三俗。
图片
再看其朋友圈,傲气和对于人的不尊重,还有趾高气昂的态度可见一斑。关键是连人名都不会隐去,任何人和他的聊天都会被截图到朋友圈以及自己的公众号——这种毫无保留的对他人隐私的泄露,还有什么信任感可言?
图片
翻看其文章,写了第一篇关于业内最大的公司的产品批判,一时激起千层浪,代理人800万人争先转发,所有为了和这家公司做对比PK的同业都将这些文章发给客户,发给同事,争相关注,于是10万+的文章产生了。
图片
只是,“这是一个温暖的公众号”的字眼和上面的用词,怎么这么晃人的眼呢?
再后来,陆续所有保险公司都中招,包括三马的互联网公司“众安在线”,代理人开始知道不能随意诋毁,都不再关注和转发,于是阅读量降到了如此,大抵有一些他同公司的同事和追随者们都还在观望吧。
图片
他确实成功了,在某经纪公司系统一时间做到第六。后来经过了解,知道其在同业某中资三年无所成就,于是带着不满转入经纪,开始了漫漫的“骂人路”。其定位和吸引的大多为在保险公司低阶业务员处受过伤或者喜欢匡扶正义的少数客户,其团队的定位为“喷遍天下无敌手”。可惜,他的专业是三四年的时间沉淀,而团队的新人却无法有内功,不带内功的人采取对外打压的方式估计前途堪忧。
如果说是为了促进保险行业合规性,那么其实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合规的。
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成立刚刚一两年的公众号,用“数数保险中有多少坑”的标题引入用户加入群,我也抱着观望的态度进入观察,基础的对比价格的工作,说到最好搬出了退保计算器,让所有用户统统退保来购买自己平台对接的产品……
天知道退保会损失多少,重疾险的硬性层面的条款,软性层面的服务以及附加价值,怎么可能是最末尾的价格就能衡量的呢?如果产品完全一样,服务完全一样,价格还低,那确实服气,但事实的情况怎么可能呢?
我也看到一些正经做事的公众号,为了客户有更多的选择和理念普及坚持着原创和输出,但是阅读量却不是很可观,甚至让人怀疑这样的创业公司可能撑不过一年,在他们的渠道上购买的产品真的能够有长期的数据追踪吗?
图片
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所有的初级阶段,几乎都是从以匡扶正义为借口的诋毁开始的。
为什么带有三俗词汇的语言能够轻易煽动起人们的响应,为什么靠着“茴香豆”怎么写能够自我定义为应该被人膜拜?
其实客观来讲,渠道的多元化以资讯的发达不仅 可以提供给客户更多的选择,也可以激励中国保险行业产品的创新和模式的优化。最近几年的合规性被强调得越来越频繁,“先污染后治理”的成效也让人欣慰。
我看到的是,很多公司早已将标准化的产品比如:意外险、航意险之类的产品交给互联网,带着代理人往高端层次的客户走,高端客户更看重节约时间,看重服务,看重体验感。说白了,价格谁高谁低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他们知道苹果手机的性价比和在关键时刻给自己节约的时间和省去的麻烦都是无法计量的。他们清楚得知道:自己买的是解决方案,从不是单一的产品。
低端红海市场留给了多元化的新型渠道,所以前段时间有经纪公司的一个朋友和我抱怨:我们实际上做的就是比价格的工作,人工智能对于低端市场的替代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活得相当焦虑。我和他说:不需要焦虑,用心待人,销售存在的意义是冷冰冰的机器永远都无法取代的。
我记得行业泰斗郑荣禄博士(历经平安、太平、自创咨询公司)在前段时间的Top上说:我们需要保持对经典的敬畏。
这种敬畏之心我是这半年才感受到的,了解越多越感到敬畏。曾经的大学生团队轻易挑起对于传统队伍的不满,从团队长开始不再学习前辈,于是发展速度和形势是让人担忧的。我自己也曾经有过无意之中的诋毁,后来方知:这对别人不公平,也损伤了自己的人格和形象。再后来,对于行业深度了解,方知:任何形态都有其适合的客户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些刚刚进入保险行业的财团缺乏敬畏,大搞万能险,如今的结局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当年1996年利率调整风波,国内险资的冒进所付出的惨痛代价直到现在还在恢复期,一家成立一年的公司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家成立十年的公司遇到过十年一遇的风险方知谨慎,一家成立百年的公司深知财务稳健、以信为本比短期的数据更重要。
做事之前先做人,寿险之路需要信念感和敬畏心,一些言辞只能够显现人品问题。武侠小说中,只见到山下无名小辈在叽叽喳喳,有多少人看到宗师抛头露面?
成功向内求,人生如莲三度修炼: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