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读者》的读书笔记·第三则

第四章不分章节,但把小说阅读放在了第一块来说:小说是三十万字写三十字。

作者从自己有一次无意中整理书架说起,他随手拿起多年前看过的《天龙八部》,没料到一口气读下去,并再一次被小说的情节深深感染,并列举了段誉、王语嫣跌进烂泥枯井,真情流露,接着慕容复和鸠摩智也先后掉进去的那一段。

在枯井里,鸠摩智悲欣交集,终于领悟了多年来于佛学修行上的隔膜,大彻大悟。

作者总结自己这次事出偶然却被吸引的原因,说这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不然,鸠摩智经过苦苦追索历经打击之后才领悟的这个佛学至理,其实仅仅用三十来个字就可以说清楚,而在这部小说里,则用了几十万字,铺陈数十年的恩怨情仇,才在不经意间点出了这个道理。

精彩的小说,是以数十万字的故事,来讲三十个字的道理,甚至,什么道理都不讲。

读三十个字的道理,好处是清楚、明白、直接,坏处是,来得轻松,你很容易不当一回事。

读数十万字的小说故事,坏处是别人的故事可能说得太生动了,光是情节就让你目眩神迷。好处是,多年后偶一驻足,眩目的情节中,别有风光。

读了这段,想到一位熟识的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文学,不负责解决什么问题。

想一想,在我们所看过的那些或经典或不经典的小说中,除了……能看到爱、恨或者爱恨两难之外,其实,它们真的并没解决什么问题,它们不是干货、不是知乎,却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爱好者呢?

作者说,他在飞机上看到一位女子在认真地读书,他凑过去一看,却发现这位专注地读书人读的是考试的教辅书籍,他很遗憾她读的不是小说,因为他觉得一个人一生中应该读一些小说,原因是:

小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而进入这世界的三把钥匙,或许可以回答为什么要读小说这个问题。

一、使用自己时间的余裕和自信,否则的话,为什么一个人要花时间去读三十多万字而不是十来个字的道理呢?

二、小说是想象的产物,读者在读小说时,越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参与其中,越能有丰富的参与感,与作者共同来完成小说的情境。

三、同情心。换个说法,也就是代入感。如果在读小说时,小说是小说,你是你,不能融入小说的情境之中,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是进入小说的三把钥匙。

换个角度讲,这三把钥匙同时也会给予你独特的情感体验:好看的小说,其实不讲什么具体的道理,也解决不了什么具体的问题,可是,它给予你的这种情感体验,却有可能让你走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作者举了《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开场的一段,因为这段太好了,所以我决定原文摘录如下:

贾政等抢步接去,只见赵堂官满脸笑容,并不说什么,一径走上厅来。后面跟着五六位司官,也有认得的,也有不认得的,但是总不答话。贾政等心里不得主意,只得跟了上来让坐。众亲友也有认得赵堂官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贾政的手,笑着说了几句寒温的话。众人看见来头不好,也有躲进里间屋里的,也有垂手侍立的。

贾政正要带笑叙话,只见家人慌张报道:“西平王爷到了。”贾政慌忙去接,已见王爷进来。赵堂官抢上去请了安,便说:“王爷已到,随来各位老爷就该带领府役把守前后门。”众官应了出去。贾政等知事不好,连忙跪接。西平郡王用两手扶起,笑嘻嘻的说道:“无事不敢轻造,有奉旨交办事件,要赦老接旨。如今满堂中筵席未散,想有亲友在此未便,且请众位府上亲友各散,独留本宅的人听候。”赵堂官回说:“王爷虽是恩典,但东边的事,这位王爷办事认真,想是早已封门。”众人知是两府干系,恨不能脱身。只见王爷笑道:“众位只管就请,叫人来给我送出去,告诉锦衣府的官员说,这都是亲友,不必盘查,快快放出。”那些亲友听见,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独有贾赦贾政一干人唬得面如土色,满身发颤。

不多一回,只见进来无数番役,各门把守。本宅上下人等,一步不能乱走。赵堂官便转过一付脸来回王爷道:“请爷宣旨意,就好动手。”

赵堂官转头前后的两副嘴脸,人情、世态、官场种种,尽在短短几段文字中展露无遗,胜过千言万语。有人说诗歌是不说之说的艺术,经典小说如《红楼梦》,也达到了这种境界。

引用完《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的内容后,作者感慨地说,有些小说,是必须要历经人间沧桑后,才能领悟到其中滋味的。

读到这儿,也想借用作者的话说一句:有些小说,是必须要历经人间沧桑后,才能写出来的。世上有十七岁的天才诗人,却很少有十七岁的天才小说家,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说,阅读小说,绝不止那几十万字的时间。一部经典的小说,需要读它的人调动生活经验融入其中,与小说同悲共欢,才能咂摸出其中的苦辣酸甜,相当于在小说中重新活过一遍,爱过,恨过,哭过,笑过。大概,这也是小说千百年来魅力始终存在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在这节的末尾强调,作为一个好的小说读者,在读小说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进入艺术家为你创造的境界。

注意,他在这里用的是艺术家,而不是小说家或作家,这说明他把小说创作当成了一种艺术来看,这个观点和我相同。好的小说,是驳杂、多彩、立体而自由的,的确具备了艺术的某些特质。

可是,作者在说到读小说需要想象力这个问题时,只是一笔带过,并没说透,且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张大春,这位近些年在大陆特别知名的台湾小说家和他的那本《小说稗类》。

其实,个人认为,在这里如果把想象力换成代入感,就比较好理解,也更贴近阅读小说的一般心理状态。想想看,还是《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反过头再去读一下,是不是觉得那一幕就在你眼前,或者说,你就在那一幕中?

所以,读小说,重要的是培养代入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越读者》的读书笔记·第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