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才是自信

网上看到个帖子:《慎对西方“圣诞节”:北大清华等十博士联合呼吁,众学者声援》。其中一段是这样的: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亦即经过百余年来国人对自家历史文化传统系统而又激烈地批判和颠覆之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已经呈建制性退场和整体性崩溃,导致中国缺少主干性的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进而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乱化,从而为“西风劲吹”和“诸神乱舞”打开了方便之门。

真是佩服博士们的学问高啊,反对个洋节,用了这么多洋词。

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实质是承认多样性而要有包容性。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合才是美食,宫商角徵羽五音共鸣才成美乐,这种兼收并蓄,调和包容恰是中华文明的特性和优势,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却能薪火永续的一个重要原因,玄奘西去,佛学东来,成就了三教并蓄的奇观,十月炮响,送来马列,指导我们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学西方,拥抱世界发展大潮,才有了我们今天站在世界舞台中央,走中国道路,发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的傲然姿态。当然也有了诸如洋节等外来文化在中国的滥觞。但这真的不是什么坏事,也不算什么大事!年轻人购物狂欢约会,盛事之俊景,决非亡国之症状,能算个多大点事!

在洋节这个事上,重要的不是反不反,而是为什么会反;重要的也不是过不过,而是该怎样过。

我反对这样的反:一是借反对过洋节,想着回到从前,走闭关锁国因循守旧的老路;二是借反洋节,鼓吹民粹,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实,比如编造什么“狂欢节是什么?就是八国联军这一天在中国烧杀抢掠,所以他们才叫狂欢节”等等,扇动民族仇恨。中国人自不能忘庚子之乱,却也不能罔顾史实去臆说;三是借反洋节兴国学而毁国学,如上文博士们,就毫无君子之道。除了反对者的这三端,对过节者,也有个我们不得不说的,那就是这洋节里弥漫的越来越浓的铜臭气,还真有点让人不舒服!

许倬云先生讲中华文化特质是:“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偏有些不见其大其久者,也有不欲其大其久者,前者尚可训,后者必成灾!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如果还在幻想神功付体,诛灭狄夷,恐怕我们看到的不是复兴,而是另一个辛丑之盟!


有容才是自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容才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