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欠你一句“我爱你”

    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

    那,最爱你的呢?

    看到问题的一瞬间,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人是谁?

    第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答案可能有所不同。但我想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绝大多数都会是――父母。

    如果说,世界上有对你好而不求回报的人,那个人一定是父母。

    只是,有时候他们对你好的方式,却不一定能被你理解和接受。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从小我就没有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妈妈是独裁者,其他的人,我,姐姐和爸爸都要听命于她。

    一家人很少有坐下来平等对话的时候。有什么事情,从来都是妈妈一言堂。你做什么,你做什么,他做什么。每个人只要按照她安排好的任务去做就行!

    当然,最后的结果她总是会各种挑剔,各种不满意!

    有时候,我和姐姐会忍不住抱怨:事情不做要唠叨,做了的话又嫌没做好,到底让我们怎么办嘛?

    这个时候,爸爸就会小声告诉我们:把耳朵捂上,随她念叨,假装听不见就好了!

    这种“左耳进,右耳出”的功夫,爸爸一贯修炼的不错。

    不过,我就有些功力不足了!那些骂人的话还是听进了耳朵,放在了心上,只是却不敢反驳。

    念书之后,和妈妈的矛盾就浮上水面了。

    读小学的时候,作业不会写要挨打,考试没得一百分要挨打,和班上同学吵架,不论对错先打一顿再说……

    那个时候大家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哪家的孩子没被打过反倒稀奇!而妈妈,就是我们家那个雷打不动的执行者!

    在她看来,学习不好就该打,不打不成器!和别人吵架也该打,谁让你不听话?哪怕明明是别人先不讲道理的!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住校了。是的,为了离开那个家。

    不知道是不是距离真的产生了美。反正由于在家的日子少了些,成绩也还过得去,挨打的次数确实变少了。

    不过,身上不疼并不代表就没事了。

    大概是看我也有些明事理了,她不再动手打人,而是改成言语上的“打人”!

    每次回家,她永远只关心一个问题:考试多少分?

    得到了一百分的答案。她会点点头,再告诉我:学习这种事,一点都放松不得。可不要以为得了一百分就能骄傲了!

    如果回答的不是一百分,也不是最高分。那么,接下来就是一番咆哮!

    你上课干嘛去了?

    粗心?不是跟你讲了检查!检查!

    不好好读书的话,明天回家养牛!

    ……

    那个时候最压抑的,就是她口中时时刻刻的那句:你看看别人家谁谁谁,谁成绩多好了?谁又评到奖了?谁又天天帮家里干活了?……

    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好像一无是处了。即使,自己的成绩并不比别人差,干的活并不比别人少。可是,仍然得不到一句夸张的话!

    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的时候物理学的不好。一次考试考砸了,拿着成绩单不敢回家。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仿佛天空都灰暗了。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也不知道是怎么浑浑噩噩的挨到了周五。后来,是怎么了?

    担惊受怕到在家门前转圈圈,一直到天快黑了,才被爸爸找回去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害怕的样子让她心软了。那次,她没有像往常一样骂我,只是把试卷看了一遍,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

    我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深刻呢?不仅是因为她没有骂人,还因为后来爸爸拆了手电筒教我连电线,对照着画电路图。

    如果说爸爸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那她就是最严格的母亲。

    小的时候,她用一根棍子教育我。后来,她用那一套“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我,企图激励我。

    只是,她所谓的对我好的方式,并不能被我所接受!

    整个学习生涯,我期盼的不过是:她能看到我的努力,能肯定一次我的努力。哪怕一次也行!

    我考高中,读大学,一次次把成绩单拿给她看。只是希望她能笑着对我说一句: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努力,你真棒,我为你骄傲!

    一直到毕业,参加工作,我不再期望得到她的认可。工作上所有的事情,好的坏的,我都不在她面前提起。平时,大家各自上班。除了吃饭,一家人再难得坐在一起。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爸爸说到了最近一个小孩子被妈妈生气打死的新闻。大家自然而然说到了教育这个话题。

    这时我才明白父母的想法:一个家里总要有一个黑脸,一个白脸;一个鼓励,一个鞭策。

    或许,妈妈的做法不能被我们理解,但她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我们好。她把爱藏在了严厉的背后,这并不代表她就不爱我们。

    对不起,妈妈,一直欠你一句:我爱你。

                                          ――七七

                                      2018/01/29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不起,欠你一句“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