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孩子的心理特征

本文摘要:

这是一个系列文章,今天我们来聊第二篇:网游,孩子有哪些心理特征?

第一篇详见《网游——吸引人的秘密》


网游——孩子的心理特征_第1张图片
滨田英明摄影作品

-01- 网游发展概况

在进入正式话题之前,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游戏的发展脉络。

(1)单机游戏:超级玛丽、魂斗罗、双截龙……很少有痴迷到不学习的程度。

(2)局域网对战:cs、帝国时代、星际争霸……包夜打游戏的年代,会影响到学习,但相对较小。

(3)互联网时代:DOTA、英雄联盟……吸引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尤以大学生及工作不久的青年为主,游戏已超越游戏本身,更多的人通过网络的互联,在游戏中寻找自我认同,此时“网瘾”的说法开始盛行。

(4)智能手机时代:王者荣耀、部落冲突、消消乐…… 游戏从电脑转入手机,游戏逐渐成熟,影响面进一步扩大,玩游戏更加方便了。

游戏从一种自娱自乐,类似于篮球、棋类的运动,伴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被赋予游戏本身之外的更多意义,最重要的一条是游戏的社交功能、群体的自我认同。所以网游/手游的粘度越来越大了。

更重要的是,游戏还成为了一种国际赛事,游戏玩的好还可以为国争光!并且身价也高的离谱,比如游戏电竞选手、解说人Miss,身价就过亿。

这也正是家长们最担忧的,这纷纷扰扰的社会,能不想孩子的学习吗!能不严加控制吗!


-02- 低龄和青春期孩子的网游心理特征

可,现在的孩子又恰恰生活在网游盛行的这个年代,也就是说这帮小孩儿,都是网络的原住民。网游对于他们,就如同玻璃球对于我们儿时的重要性,猴皮筋对于女孩的重要性。

(1)低龄儿童,处于习惯的形成阶段

家长要陪着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具体的方式我在《网游,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定力》中有详细的介绍,概况起来就是:允许孩子玩,并且在玩的维度里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但要和孩子商量好玩的时间。

当然,更好的办法是帮孩子养成其它的好习惯,让孩子在游戏之余还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比如读书、拼积木、画画…..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我要提一下,我们不要去堵孩子的习惯,而是要通过疏通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上其它的东西,然后用好习惯来占用“坏习惯”的时间,因为限制孩子玩游戏,就目前来看是绝对做不到的。


(2)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自我展示的阶段

身体上、心理上,这时的孩子都更加成熟。他们会试图从实际行动中展示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表现出自己的强大、独立、以及自我的一面。

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父母却被过往的经验束缚住了,由此便产生了冲突,便有了矛盾。

如果由于前期的忽略,我们已经错过了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那么我们就要做弥补的工作。弥补,就是补住有问题的窟窿,然后再在这个补齐的地方去做孩子的工作。因此,相较于低龄儿童所作的预防工作,青春期的家长所要付出的必然更多。

对于痴迷于网游的孩子,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或者即便认为有不妥,但仍然抵挡不住游戏本身的诱惑。因为游戏中的各种升级打怪,不光能够得到各种赞誉,还能赢得他人的羡慕和佩服。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轻松的实现自我的价值,对他来说,自然是最大的褒奖,也自然可以应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

网游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我在《网游——吸引人的秘密》中有详细的解释。

想想,能够以此逃离生活的不如意,然后在游戏中感受到种种满足,换做我们,又会怎么?一定也是心满意足的沉浸在其中。但毕竟只有少数人会这样,就如同我们身边只会偶尔出现这样的一些人,一些沉迷于酒精、赌博的人,一些沉迷于手机而不顾及孩子的大人。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自觉地。毕竟他们长期生活在一种惯性式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就是生活、学习、课外班,伴随着很少玩的童年一路走来,多数孩子已经适应了紧张的生活,并且能够跟着父母的节奏一起前行!

和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一样,只有极少数孩子会沉迷于游戏。作为家长,一定要认识到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孩子,都会到游戏中寻求满足,因为那样来的更加容易。对于沉迷游戏的孩子,不要只盯着为什么总玩游戏?”而要问一下自己“孩子在逃离什么?——既然是逃离,一定是逃离心中负面的情绪。”

如果你家孩子还小,那正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详见《网游,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定力》,要注重疏导。

如果你家孩子已步入青春期,那么可以尝试我在下一期提到的办法,我们下期见,^_^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游——孩子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