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所谓的罅隙不过是代沟而已

“时事推移,新旧交替,古典式的单纯与雄强,不免引出唐·吉诃德式的悲哀。然而,清醒而趋时的单纯与雄强,又极易受旧热力的无情摧毁。”沈从文先生在《新与旧》中写下了这段话,他摸着中国的文化脉搏,发出了“人生可悯”的感慨。

可能先生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一语破的,在他身后的几十年,中国文化的一脉会演变成两个枝桠,并在互相抵触对方生长的过程中,纠缠着“古典式”与“清醒而趋时”的矛盾。如果硬要将一脉相生的两个枝桠主观命名,我们更习惯称呼其中一个为“传统媒体”,另一个为“新媒体”。

为什么要让这种区分带上主观的意识?因为永恒的事物毕竟是不存在的。时代在变,媒体同样在变。十年前,我们可能认定PC端媒体是“新媒体”,十年后,却是移动端媒体的浪潮在拍打着沙滩,PC端媒体反而又成“传统媒体”了。“传统媒体”们曾经视为洪水猛兽的阶级敌人突然在自己的阵营里唱起了忠诚的赞歌,额手相庆的时刻,一波陌生的十万“新”兵却已兵临城下。

但是,时代在变,媒体在变,“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却亘古不化。

举个片面的例子吧。媒体的发展历程同样是媒介的发展历程,早先出现的是书籍、报纸,后来又有了广播、电视,现在又普遍运用网络和手机。如今新兴媒体具备了过去传统媒体所有的符号和传播特征。网络媒介和手机改变了之前多年形成的传播格局,随风而逝的却是一些百年老报。

为什么纸媒在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因为在整个的媒体产业链中,纸媒最早作为新闻生产的主力出现并存在,但是生产新闻与后来者转载新闻却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最终导致的就是纸媒生产积极性越来越低,新闻产出率越来越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风骨在利益面前无地自容,只能胁迫纸媒工作者纷纷转向“新媒体”。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也算是一个“纸媒人”,供职于齐鲁大地声名显赫的《齐鲁晚报》。后来虽然离开了,但还是对晚报心存感恩,视若神明。晚报创刊10000期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有关祝福云云一番话,一位曾经的同事留言:你离开了晚报这个群体,却加入了更庞大的“前晚报同事”群体。一句话看得我心里反复不是滋味。

的确,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人正在转变成一个“新媒体”人。就像24日离职的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掌舵人龙志,他在2012年之前的身份是《南方都市报》的新闻工作者。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南方都市报》,可以自行去搜索一下“孙志刚案引发收容制度废止”事件,真正的新闻就应该是这样有良知、有担当的,这是“新媒体”不具备的深刻。

可是良知和担当又能如何,“传统媒体”人要面临的首件事是“生存”,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但是,“新媒体”又不可避免成为下一个“传统媒体”,同样面临着随时出现的危机。那么,在“新与旧”的权衡之间,留给任何一方的是不是只剩下一条“出逃”之路?

并不然。

2015年11月26日,“新媒体”今日头条和“传统媒体”山东交通广播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交通频道总监李铁英的一番话让人动容:“广播是种陈旧的传播方式,但是广播人又是一群最具创新意识的新闻人。从70年代的戏匣子播评书,到80年代大时段大互动的珠江模式,再到90年代蜂拥全国的文艺台经济台。又从2000年以来,率先转型成车轮上的移动台。广播在传统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渴望自我救赎、尝试并突破创新。”今日头条副总裁夏勇则表达了作为“新媒体”最朴实的态度:“今日头条愿意运用技术+、移动互联网+,为山东媒体的融合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说这一次的合作是今日头条和山东交通广播的一次握手。那么,作为一个原“传统媒体”,如今“新媒体”成员的我,更愿意将这次握手理解为“新与旧”的一次拥抱。

2009年,还是南方报业年度记者的龙志自述文里的一句话说的好:生活是一口老池子,风吹不皱,可以终老一生,但也阻挠不了年轻人很多想法在汩汩冒泡。在本文中,我将这句话擅自挪用并修改:“传统媒体”是一口老池子,风吹不皱,可以终老一生,但也阻挠不了年轻人很多想法在“新媒体”里汩汩冒泡。其实,“新与旧”之间并非罅隙密布,而是彼此生于时代的不同阶段,如长辈与后生之间存在代沟而已。

谨以此文,致敬传统。

好了我说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所谓的罅隙不过是代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