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邀请信——邀请你一同品味生活之美

我们不仅要我们的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还要他们的生活充满友谊、爱情及高尚的行为。我们要孩子热爱学习,并且勇于面对挑战。我们要孩子对他们从父母那得到的东西心存感恩,对他们自己的成就引以为荣。我们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对未来的你放心,要他们喜欢创新,并且具有正义感以及相应的行为。我们要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挫败时不屈不挠,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称职的父母或母亲。我们最终的希望就是他们的生活品质会比我们好,并兼具我们所有的优点,而不再有我们的缺点。

这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林格曼在其著作《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描述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他说,如果我们是好父母,如果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条件更好,那么我们的孩子都应该能够达成甚至超越我们的期望。

但是,有一种严重的障碍威胁了我们的期望,这就是悲观。

几年前我读塞林格曼这本书时,不太当回事,因为我认为情况没有塞林格曼说的那么严重。成为P.E.T.讲师后,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情况确实很普遍。


一封邀请信——邀请你一同品味生活之美_第1张图片

每次工作坊,我都会在课前做一个小调查,调查是否有父母预先知道和了解P.E.T.。一次工作坊的课前调查,我收到了一位复训妈妈的答案。问题是:你是否运用过P.E.T.技巧,效果如何?这位妈妈的回答是:运用过,没有效果。

我对这位妈妈的回答深感意外。因为工作坊后我都会带着学员线下回课,也会有线上的陪伴运用,而这位妈妈也私信发给过我很多次成功运用的案例。

可为什么她在课前调查的问题中会回答“运用过技巧,没有效果”呢?原因就在于,她容易用悲观的(或者说消极的)角度来解读身边的事。假如我们运用10次P.E.T.技巧,其中有7次达成效果,有3次没有达成效果,那么拥有消极(或者说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可能会更关注那3次没有效果的案例,从而得出没有效果的结论。

这位妈妈绝不是个例。

我的另一位朋友,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三百分(语文、数学、英语)。一次期中考,孩子有一门考了98,有一门考了99,这位妈妈焦虑的不得了,自责自己最近太忙,没有管好孩子,导致孩子的成绩退步了。

一个小孩子,偶尔写错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小数点,一个汉语拼音,就会扣那么一两分,难道孩子就变差了吗?妈妈为这么一两分,就焦虑自责到这样的程度。

一封邀请信——邀请你一同品味生活之美_第2张图片

还有的妈妈,因为偶然地一次情绪失控,吼了孩子,就内疚自责的不行,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好妈妈。可是,在认为自己不是好妈妈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更多的时候,你为孩子做饭洗衣,操心这操心那,因为一次的吼孩子,就要全盘的否定自己了吗?

我真是心疼这些妈妈。

父母们自己的悲观(或者说消极)视角对孩子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前段时间我给孩子组了学习小组,几个孩子放学一块到我家做作业。做作业前,我会让孩子们制定当天的目标,结束时,会总结当天的目标完成情况。

有一天,作业比较多,结束时间孩子们还没有写完作业。总结时,他们都说,我今天的目标没有完成。

孩子们也容易关注消极面。

等他们一一说完,我跟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的作业比较多,没有做完。但是,我们在总结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到我们没有完成,还应该关注到我们已经完成的部分,这样才是一个全面的眼光。

听了我的话,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我知道,这叫希望。与希望相伴的,是乐观。

如何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有益的乐观的积极的解释风格?我想,除了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纠偏和专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我们父母有更全面的眼光,培养我们自己的积极思维模式。

一封邀请信——邀请你一同品味生活之美_第3张图片

我们过去的思维模式伴随我们好多年了,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也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的。因此,我们需要时间,也需要方法。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提升我们的积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有许多方法,在《积极情绪的力量》里,芭芭拉 . 弗里德里克森给了出这样一些方法:

一、真诚

二、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品味美好

四、感恩

五、追随你的激情

六、梦想你的未来

七、利用你的优势

八、与他人在一起

九、享受自然的美好

十、冥想

这些都是经过心理学家们反复验证可以提升我们积极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直接运用。

我想做的,是邀请你和我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这,也是我想要发起的一个网络活动,我们一起,用三个月的时间,每天在打卡程序中记录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提升我们的积极情绪,进而让我们有更全面、更乐观、更积极的视角,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

什么是三件好事?一茶一饭一思量。

只要是你觉得让你愉悦的事,都是好事。你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感恩环节,感恩给你带来愉悦的人、事、物;你也可以只是单纯的分享美好。

点击下方二维码,直接加入打卡,明天开始!

一封邀请信——邀请你一同品味生活之美_第4张图片

除了自己加入打卡活动,你也可以邀请你的家人、朋友一起来打卡。

看看三个月后,我们有一些什么不同的感受。

期待你的加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封邀请信——邀请你一同品味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