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

 千年古镇印象之二

                    .                              熊新发


      张吉安老先生的大号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张五先生,古老的董市镇无人不知,无人不哓。张五先生的书法、张五先生的诗文、张五先生的质朴和张家大屋的名望,在老一辈的董市人心中,人人称道。

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年长一点的董市人都知道,董市镇唯一的文化活动中心是位于下街的人民会场。虽然比不上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广大壮丽,但在董市父老兄弟姐妹心中的位置也是十分敬仰,一九六三年经过改造的关帝庙面貌涣然一新,特别醒目的是高高在上的人民会场四个大字,那就是张吉安先生的手迹!人民会场的人最难写,他写的人一撇一捺的最后一笔捺到最后一个回峰,显得苍劲有力,耐人回味!我看到时十四岁,上董市中学初中一年级,琢磨了好多天。因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也为我认识的张爷爷而自豪!

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时候董市街上过春节十分热闹,进入腊月就开始杀年猪、腌腊肉,做过年的准备。快到小年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单位、有门市的都开始扎彩门,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在门上贴的春联。这时候是张吉安先生最忙的时候,忙着给大家写春联。我记得他的书案一般摆在中街棉织社门口,对面是个文具店,还有一个活动室。书案临街一面还有一面带绣花的桌帘。老先生端坐在书案后面,时不时和来人寒喧几句,只见他总是面带微笑,斯斯文文地,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是那高高翘起来的花白的眉毛,给人予博学睿智,亲切孺雅之感。当有人请他写春联时,他拿出事先裁好的红纸,眉头一皱,口中念念有词,很快就书写完毕。来人满脸堆笑,谢谢张五先生。我看他一般都写的行书,流畅有力,运笔布局无可挑剔!有时看入神了,有时竟忘了回家吃饭。回家问我婆婆,她说张五先生旧社会考过秀才的!我明白了,怪不得字写得这么好呢!       

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常用名张吉安,原名张先熙,族谱记载张缉安)

        走进张吉安先生的府上是我上小学时嘴角烂了总不好,我妈不知是听谁说的,张五先生家里的老墨一擦就好!我妈领着我来到张家大屋,当时我家住在杨家大屋,相距不远。从街上进了大门,向后走了二进院子,后边的正房比前边高,上了四、五级台阶,有一个高高大大的石门头,石头的门坎和两边的石条柱显得十分威严,厚厚的大门一推哑的一响。进门靠右边的第一个厢房就是张吉安先生的卧室又兼书房。房门虚掩着,我一眼看见了张吉安先生,他也看到了我。我妈说快叫张爷爷!我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张爷爷!我妈说明了来意,张吉安先生看了看我的嘴角,从房里拿了很大一块老墨递给我妈。他慈祥地望着我说,这点要用很多次,擦擦会好的很快!我闻到一股香味!乖乖地说了声谢谢张爷爷!就离开了张吉安先生的居所。果然,擦了几次就好了。现在我知道这墨里有麝香,是麝香的作用!     

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张家大屋是座深宅大院,张家人对这座宅子的由来也说不太清,张五先生的书法功底,张五先生的高尚情操是在张家大屋形成的。好在现在有了互联网,我查到了张家大屋的由来。张家祖上张盛藻是清代庚戌年进士,历官御史,光绪年向曾任过温州知府。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时,曾上书慈禧太后反对设立京师同文馆(北大前身)。他是集官员、书法家、诗人一身的董市名人。《张盛藻诗文集》由枝江政协2013年出版。他的曾孙张子高1886年在董市出生,1911年留学美国,是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1962年至197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这都是从张家大屋走出去的名人。俗话说“诗书传家”,张家大屋产生张五先生这样的书法家也是一种传承。之所以张家人都不能详知本家历史是因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谁都不愿沾上封资修的边,只有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才能传承其美德。     

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书法家张吉安张五先生!张五先生饱含着董市镇文人的一种气质和精神,传承着张家祖辈遗传下来的基因和文化,他的这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在张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张家的子孙是他最好的继承人! (2016.6.29)                                                               

'

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国后董市最著名的书法家一一张吉安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