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数据的营销人,不是好的从业者

不懂数据的营销人,不是好的从业者_第1张图片

今天标题的这句话,其实我之前用过,当时写的是不懂数据分析的运营,不是合格的从业者,而今天我想重点聊下营销与数据的结合。

我喜欢看两档视频节目,一档是已经停更的《罗辑思维》,还有一档是高晓松的《晓说》。上月看的一期《晓说》中,高晓松谈到,其将自己负责的阿里音乐和柳青的滴滴做用户匹配的时候,发现有90%的用户是重合的。

这个数据就足够让人吃惊,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完成数据对接的话,当每个乘客通过滴滴叫车之后,上车时可以听到恰好是自己最近在听的喜爱的音乐。

这只是阿里的两块业务之间数据整合,如果加上淘宝、天猫的数据,可以想象我们上滴滴的时候,恰好能看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从而直接产生购买转化。

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方式,以及早期可以拿到巨额投资,至今让很多人懵逼。我承认这其中有一定泡沫,但数据的价值,同样难以想象。

昨晚跟一个运营商的朋友聊天,偶尔谈到我用的腾讯大王卡,这张电话卡是腾讯与联通合作的,使用腾讯的所有产品免流量,并且资费标准还比直接的联通卡要低。究其原因,我的朋友告诉我,腾讯每推一张卡都是亏损的,所有用户享受到的差额、免费,均是由腾讯补贴的。

而腾讯愿意做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通过数据分析,他们发现通过此举获得用户后,用户使用腾讯产品的频次、时间大幅提高,产生的收益远超补贴的金额。

比如当用户看腾讯视频不用流量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使用户外使用场景,而为了去掉讨厌的广告,大多会去买个视频会员。而游戏的在线时长提高就更明显了,王者荣耀的吸金能力,我也不用多说了。

以上两个例子,我想说明两点,一个是通过数据整合,可以产生新的营销切入点;另一个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通过让用户占便宜的方式,赚取到用户更多的钱。

上周末我听了秒针系统创始人吴明辉的分享,其谈到数据是价值表达的载体,我们通过观察、理解数据来发现事物的本质。

而营销对于企业,其实就是一种投资。但广告圈有个说法就是,大家都知道有50%的广告费是浪费的,却也都不知道浪费在哪里。目前企业在把营销费用投出去的时候,其实大多都不知,这笔费用是不是花对了,更不谈预测,未来能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多少收入。

但假如我们能把消费者的数据存下来进行分析,就不仅可以评估企业之前的广告投放效果,更重要是能够对未来的营销提供更好的指导,让奇迹被大量复制。

我们学会把有限的数据使用起来,做些对未来的动作,才更有底气。吴明辉老师提到了Watch-Brand-Buy模型,Watch指的是让消费者看到内容,而Watch的最终目标是Buy,之间的就是Brand环节了。

通过营销,我们可以使消费者在大脑里面对我们的品牌产生印象和认识,对未来产品购买有一定倾向,我们称之为品牌,称之为消费者脑海中的企业品牌的资产。有了这样三个状态,我们再进行消费者的测量和数据分析。这是我们通过数据来进行优化营销效率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而我们一般感兴趣的营销创意,其实就是Brand环节,创意很重要,但同样也是用数据来驱动。没有数据结果的营销都是耍流氓。

作者孙凌,资深校园市场专家,青年成长导师,关注创新与创业,每日分享所思所想,微信公众号:创业者孙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懂数据的营销人,不是好的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