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1张图片

你打开了享学派第26篇分享

「 一次关于知识发布会的深度思考 」

2017年8月31日,罗辑思维「得到」迎来了 002 号知识发布会首播,罗振宇通过 5 本书籍的转述,发布了一款知识产品。

发布会舞美由08年奥运会开幕式美术总设计陈岩打造,幻灯片服务团队依然是 MassNote 。

无论是从发布会的内容、还是布景或是现场幻灯片的制作,整个现场都让我们见证了罗辑思维得到团队,堪称顶级的知识服务能力。

Nicole姐与原著阅读的解书人小猫老师也有幸来到了现场。

而这场发布会让Nicole姐印象最深的部分,可能是罗振宇对于阅读本质的解读:阅读到底是什么?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2张图片

一、全球僵局:有书却没时间读

2016年,中国共出版图书262,415种。全球每年是220万种,而人类到现在一共出版过3.1亿种书。

这意味着就算我们一天能翻看10本,那我们得活1000辈子,才能大体浏览一遍。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物不知、引起为耻。”但是今天我们真的做不到了。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今天,勤奋已经不再是通往这座山的道路。

全球热爱阅读的人面对的困境都是一样的——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阅读里去,也只是沧海一粟。几百年间,我们写,我们编,我们印,我们买,我们收藏。

人类的整体越来越高大,每一个人越来越渺小。我们的知识总量大得无边无沿。但是每一个人都只能望洋兴叹。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3张图片

二、书的真相:苏醒在和你真正相遇的时候

书,我们当然可以理解成知识的库房。但是因为太多,叠床架屋、汗牛充栋,时间长了,就难免有些角落,人迹罕至,积满灰尘。

但究其本质,书不是完成品,不是已经在那里的东西。没有被我们读过的书,其实在我们的生命世界里就不存在。

因此每一本书都是进行时。

书的背后,都是人,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我们派出的哨探,前往各个方向。他们每一个人都抵达了我们知识的边疆地带。然后又快马加鞭,赶回来向我们汇报。

所以,他看到了什么很重要,他怎么向我们报告更重要。

所以,信息量很重要,但是我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效率更重要。

所以,报告本身很重要,但是关于这个哨探的周边信息也重要。

写书的人是不是靠谱?他那个时代有哪些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已经时过境迁?他有哪些难言之隐?他有那些话欲言又止?他有哪些见解已经被后人迭代?他有哪些智慧光芒存留至今?什么该逐字阅读,什么该草草掠过?

这些言外之意,书本身不会告诉我们,但是,可以让专业的领读人给我们指引出来。

每一本书的生命,都将苏醒在和我们真正相遇的时候。当我们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的时候,书才会被再一次点燃。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4张图片

三、第六个方向的使者

纵观罗振宇这次的知识发布会,核心是以5本书为5名使者,敲开了“历史的深处”、“未来的远处”、“周边的世界”、“我们的内心”、“头顶的苍穹”这五个方向知识的大门。

“如果说罗胖是带着我们去看了过去、未来、周边、内心和苍穹,那应该还有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去‘文化差异’这第六扇知识大门。”

原著阅读解书人小猫老师在此之上,却独有建树地提出了阅读的第六个方向:文化的差异。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5张图片

文化差异从何谈起?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或许我们就会明白。

国外有很多有名的动物园,动物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然而外国人看这些动物猴子就是猴子,大象就是大象,他们并不会有特别的联想。

那如果是我们中国人去逛动物园呢?

我们一看到猴子就忍不住会联想到孙悟空,于是难免比起其他动物会觉得更为亲切。

这,就是文化差异。

再者,现在大家现在也都爱看一些美剧、英剧,一般也都会配有详尽中文字幕。

然而当我们去看这些国外的热剧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让外国人笑得前俯后仰的梗,我们看了并不明白好玩在哪里,于是也就很难笑出来。

这,也是文化差异。

“同样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原著的阅读过程中。”

一直对英美文学有着深入研究,甚至在喜马拉雅上开了原著领读课程的小猫老师在举了前面两个例子之后,如是跟我说道。

与其他书籍获取知识的目的不同,读文学原著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通过一本书去认识一样东西或是了解一个未知的事物,而是让我们通过作者精妙的遣词用句,原汁原味的语言本身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编织出我们脑中的世界。

这或许是读文学著作和读其他领域著作的最大区别。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6张图片

可以说,读文学著作的过程比起让我们吸收更多的知识,更像是带我们去看一场电影。

每部电影的情节我们一般提前看简介基本都会知晓。我们之所以会进到电影院,是因为我们要看故事中的那一个个画面是如何被营造出来的;故事情节是通过哪些线索被一步步展开的;演员又是通过哪些台词塑造人物的。

而很多时候当我们去看英语原版电影的时候,只能通过翻译的字幕努力去揣摩角色台词本来所表达的意味,这其实就是文化在翻译、传达过程造成的流失。

这种流失放回文学阅读中来看,就是阅读英文原著和中文译本的区别。

语言和语言之间虽然能以沟通为目的进行转化、翻译,但是它的神韵是无法翻译过来的。

就像我们中国的古诗词翻译成英文那种美感肯定会被抹杀殆尽一样,英文的很多特点,翻译成中文是很难完全体现出来的,哪怕是翻译大师。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7张图片

语言在转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流失,它流失的是语言内在的一种文化、一种气质。

这对于其他类型的书籍而言或许并不重要,但唯独对于文学著作而言,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阅读原著,正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抹平文化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或许这便是读书的第六个方向:突破文字的拘束,看见那些文化最原始的面貌,体悟中西文化的差异。

“我希望自己,就能成为这样一个使者吧。能带着大家去领略英语文字背后的妙趣。”说到这里,小猫老师脸上带着憧憬。

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_第8张图片

四、结束语

无论是文学也好,还是其他领域的书籍也好。

我们学习的每一个东西其实都是一块敲门砖,我们拿它们一遍遍地敲击知识殿堂的大门。

起初,我们以为会看到什么名家、大师、真理和绝学。

但是,最后从那道门里走出来的,一定是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愿你能像就像我们享学派的slogan里说的那样:

能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不断的学习成就想要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罗振宇的知识发布会上,我找到了读书的第六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