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152)写作,我终将中规中矩

     

(365-152)写作,我终将中规中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打从认识,并坚持写作,再加上平日里从书中听得大师对写作的一些指点,写作于我似乎越来越清晰。主动有写作的欲望大抵从高中开始,因为在高中以前除了课本和辅导书似乎不曾读书,那时小说被老师称为“闲书”,像我这类极度听话的孩子是远离这类书的。所以每到写作文的时候,恨不得把满头的头发揪掉,还是写不出心里所期待的文字。那时候,班里有位男同学,写小说超级厉害,在年级上很是流行,我也一睹风采,羡慕不已。后来上了高中,他的作文又经常被老师范读,并说文章有“鲁味儿”,那时对我们来说是极高的评价。我向来认为写作与我无缘,因为上了几年学就头疼了几年写作文。

      高中时,正赶上学校几任校长轮换。我们处于自由状态,自然不胜欢喜,晚自习和体育课上多半在到处溜达,即使正式上课,也是不听的多,因为我的课桌上永远摆着一本外国文学名著。或许是因为虔诚打动了潜藏在灵魂深处的写作精灵,半年世界名著读下来,写作文似乎自然而通,并且初步有了写作的欲望,甚至还能写点小诗。从那时起开始喜欢上了写作文,尽管从来没有被老师范读,但我依然觉得挺满足,至少每次作文布置不用那么纠结。

    大学以后,常常会梦见类似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某天决定把梦境记录下来,初次尝试写小说,功底不深,写到两万字时,终究不知该如何进行。我清楚的记得16k笔记本上,写了十八页终归失败。后来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一气之下全部烧毁,几年来包括一些不错的论文,现在想来冲动是魔鬼,悔不当初。大学断断续续写,零零碎碎没有保存,现在稿子大都不知去向。那时电脑不方便,所以都是手写。毕业后,又开启写作之旅,这次学聪明了,在博客上写,虽有保留,质量却不怎样,数量上一年大抵只有20万字。后来整理成集子雪藏至今,再无读的欲望。我向来认为自己没有写作才华,只是一项普通的文字组合爱好而已。

      正式开启写作是栖居在的日子,看着圈里的朋友一个个文采斐然,写得有板有眼,自己实在手痒痒,于是决定再次提笔这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起初,看到朋友们的题目直白且长,也受欢迎。于是也学着用冗长的题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别说这样的题目阅读量确实有所上升,而我一向只管自己写,不管别人读的事儿。直到读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里说到,写作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写作也要有道德,要让读者读起来不费吹灰之力,看的通,读的懂。的确,领略了名家的文章,魅力四射,朗朗上口,自然清新,像直接与作者对话,多余的话再经典一句也不说。最近读叶圣陶的书、萧红的书、张亚凌的书、林语堂的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俗易懂,平实而有韵味,读起来流畅,让人恨不得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

      不知道从哪篇文章上看到,作文题目要切合中心,题目太长感觉怪怪的。的确如此,假如一个学生写作文,光是题目就占用了两行,成何体统?显然我为了追求单纯的阅读量,也犯了这样低级的错误,再看看那些作家的题目,很少见到冗长题目。幸亏,平时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照着常规来教,否则真是犯了天大的忌讳。倘若没有看到这篇文章,至今还“逍遥自在”,自以为是。后来再看自认为不错的文章时,简直无地自容。看名家的书,写自己的文,总觉得欠缺些才华。天赋是上苍赋予,既然没有那就靠后天努力,阅读与写作的路,得靠一个字一个字斟酌,才能修筑起属于自己的一座文字金字塔。

      今后,我决定不在迎合什么阅读量,任文章零阅读,依然坚持中规中矩,努力让读的人读懂,看的人明白。写作就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容不得矫揉造作,用笔写出来的都是快乐。今天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时,我情不自禁批注了这样一段文字:读大师的文章犹如面对真人对话,通俗易懂,犹如对面坐着一位智者,侃侃而谈,循循善诱。这样的文字,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空旷,灵魂上的洗礼。原来在文字上大家竟然如此痴迷,好的文字让人穿越千年,也能感受其中的韵味。今天有幸得以与先贤隔空对话,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在读张亚凌老师的文字时,我更能从内心感受那份纯真与善良,没有半句浮华,没有半句啰嗦,字字珠玑,句句戳心,触及内心最柔软的那根琴弦,原来让人感动的文字竟然是这样简单。

      不管这条路能够坚持多久,我终将用最简单的文字书写出内心最真的情。即使没有才华,也要用那份真诚写出对生活最初的感动。

2018年1月2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365-152)写作,我终将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