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文中提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王小波经历了喧嚣暴烈的文革,感受了贫乏虚伪的宣传。文革时期,派系斗争激烈,两派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而王小波他们“双唇紧闭,一声不吭”,“显出坚忍的态度,继续向前行进”。他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对他来说,沉默是针对公开秘密的态度,是避免滥用话语权力的善意,是表达自己独立尊严的方式。

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_第1张图片

多变的社会环境,过强的外界刺激,可能会催发此类人格的产生。这个角度看,或许可以看成一种“时代病”。这种“时代病”的核心是认同,如何容纳别人的经验,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接纳和亲密,但这个复杂的世界变得太快,他们更害怕亲密和接触的潜在威胁。这类普遍的心理矛盾中,他们选择保持自己的个性,为此抗拒外界的压力。他们渴望寻找内心的家园,有害怕成为现实的囚徒。于是开始依赖手机了。


这个社会也变得很敏感,所以我们沉默。我们在自己的角落里面可以肆无忌惮的。然而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 ——这篇文章其他人看不到,手机APP上也看不到,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洗稿别人的,被系统判断为仅仅自己可见? —— 2019-12-04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