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七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1)得过且过取向 它是建立在对课程计划的重要性和人们共同为实现预期目标而努力作出悲观主义的估计基础上的。实则把课程实施当作一种讨价还价的过程。这种取向的人的行动,更多的是避开问题,而不是朝向目标。

  (2)适应或改编取向 基本假设是: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规定精确的实施程序,而应该让不同的实施者自己来决定,因为惟有对实际情况最了解的人,才有可能作出恰当的选择。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

  (3)忠诚或精确实施的取向 基本假设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是“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以便能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者建立起来的一套程序、要求,尽管可以作局部变动,但基本上要得到遵循,因为这些也是对课程进行评价的依据。该课程取向的课程实施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测量一项特定的课程革新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第二,确定影响课程实施过程的因素(促进因素或阻碍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