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是怎样炼成的?

文 / 宁宇


  如今,专家这个词已经变了味。


  原本应该为大众传道解惑的专家,在现实中,却屡屡成为“砖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雷死人不偿命。


  这样的“砖家”,是怎样炼成的呢?


  【起手式】洗地背书,利益驱动


  “洗地”一词的原意,是把土地清洗干净,后来在周星驰的《功夫》开场中,斧头帮杀人溅得四地皆血时,头目高喊了一声“快来洗地了”。此后就被引申为替别人处理后续手尾工作。


  “背书”原意指在支票等背后签名表示支付、收到或同意转让等,台湾衍生为认可、支持。


  而今,这个词在网络上流行,意思变成了对某人或某集团完全的支持、拥护和服从。


  专家本来的立场是中立,而今成了某些利益团体的工具,有时为的是钱,有时也是迫于压力和面子。


  这种行为始于官方,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试图让受众被迫接受自己的政策或决定,或是以为这就是引导了舆论导向。


  【第二式】哗众取宠,断章取义


  其实,有良知的专家还是很多的。


  我曾经对奉我为专家的人讲:所谓“专家”,其实只是细分的领域里,比一般人知道得多那么一点点的人。


  有的专家能够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把非常专业的事情解释得通俗易懂,但更多的专家,都没有办法把复杂的问题,用三言两语表述清楚。


  而且,“专家”们往往喜欢把完整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再从新整理捏合,因此,解释的内容往往看上去啰嗦而冗长。


  但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又有多少人愿意耐心学习,仔细理解自己并不专业的问题呢?又有多少记者媒体,不希望博眼球出亮点呢?


  所以,在观点传递与放大的过程中,专家的观点经常被或有意、或无意地误读,在报道的时候被扭曲,从而造成偏差,甚至与原意相反的结论。


  【第三式】跨行隔山,信息不足


  专家其专,主要是在某个特定领域,跨界通才是凤毛麟角。但如果专家不甘寂寞,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砖家”。


  有些专家不满足于仅在自己熟知的领域发表意见和观点,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嫁接到其他领域,再加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被众多小白们拥趸,却让真正的专家无语:岂不知隔行如隔山?


  还有一种类型,确实是行业专家,但是由于被排斥在决策圈外,因此仅获得了部分信息。这种情况下专家本不该发言,但是为媒体所托或者成名之累,跳出来指点江山。


  由于具有的专业身份和背景,这种砖家说话表达有很强的迷惑性;而被这种砖家点评的事件,往往由于涉密或敏感,真正有料的人不敢出来说话,反而是错误的声音越传越远,越说越真。


  【第四式】刻舟求剑,YY有理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随时随刻地发生着变化,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过气的老古董,所以必须不断学习。如果只守着过时的理论、陈旧的知识、曾经的经验、固有的评价体系,就成了保守派。


  用传统的思维来形成判断,依托于完整性、先进性不足的信息来进行决策,无异于刻舟求剑。与时俱进,听着是俗套;细想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刻舟求剑者是主观上没有意识到变化,YY者则是主观上回避现实回避矛盾,不敢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


  YY者往往活在自己营造的圈子和氛围里,在受人追捧自鸣得意时,问题不会得到及时解决,等到运气不好,问题最终爆发出来,专家的名声就毁于一旦了。


  以上,是个人分析总结的“砖家”特征。由于最近这些案例太多,因此我都不必举例,就足以让很多人把头脑中想到的“砖家”对上号了。


  而自省之下,发觉自己也中枪,也有向“砖家”发展的迹象。


  想继续做专家,而不做“砖家”么?也很简单:淡泊名利,将头脑和心思用在学习和专业研究方面即可。


  要学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投入不够、精力不够,正经事还做不过来呢,哪儿还有功夫炒作吵架呢?


  (本文首发于2014年1月19号科技杂谈第29期专栏)


尚儒客栈 CMCC-ningyu欢迎关注CMCC宁宇的尚儒客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必须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作者,对于侵权行为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砖家”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