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2008年~2019年,少儿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年度销量前十名的100本书,刨去重复上榜的图书共有63本上榜。其中《窗边的小豆豆》每年都会上榜,且销量都居于前三名。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她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终于能顺利地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相处的故事。本书的每个小故事里,都折射出小林校长别具一格的教育。让人感觉轻松有趣之余,又引发了不少思考。
1、尊重孩子,从倾听开始
去巴学园之前的小豆豆,就是我们眼中的那个“坏学生”,是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存在。
幸运的是,小豆豆的妈妈足够包容;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这里,改变了她的一生,奠定了她优秀人生的基础。
初见小林校长,就给小豆豆留下了特别的印象;小林校长让小豆豆坐到椅子上,自己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然后听小豆豆杂七杂八说着孩子的趣事;足足四个小时,小林校长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并且,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子,专注地听着。
对小豆豆来说,无论是从前,还是以后,都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她说话。这让小豆豆小小的心灵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
回想一下,自己身边还真没有哪个大人这么认真耐心地听一个孩子说这么长时间的话,没有丝毫的心不在焉虚与应付,只有专注与倾听。换作自己,怕是早就不耐烦地打断了吧。
可以说,小林校长是一个真正地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了热情的教育家。在他的眼中,孩子的事无小事,孩子的话无废话。他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哪个孩子会不喜欢这样平等地对待自己尊重自己的师长呢?
难怪小豆豆会有:“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的念头!
2、公平教育,从不搞特殊化开始
在巴学园里,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小故事,就是《运动会》了:
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巴学园,运动会就更具特色了;运动会的许多项目都是校长先生亲自设计的。令人没想到的是,矮小的高桥君居然在运动会中拿到了所有项目的冠军。而且往后的每一年都是如此。
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高桥君的个子永远不可能再长高,为了去掉他的自卑心理,小林校长特意设计了适合他的项目;他通过这种方式,间接的不仅维护了高桥君幼小的心灵;同时,其他小朋友也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懂得了“人各有所长”,明白了每一位小朋友都是一样的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如此,高桥君才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心理;他不但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所非常有名的高中,还考上了明治大学电气工学系。毕业后在安藤电气公司担任“协调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如果没有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是不会出色地做好这项工作的。
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发生在巴学园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基于小林校长的教育方针,那就是: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到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而且,令人感动的是,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日子里,小林先生不断地对她说着这句话:
“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或许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优秀的一生。
3、特色教育,从因材施教出发
在巴学园里,最“特别”的,还是它的上课方式。
一般的学校都是按照每个时间段,有顺序地上课。可是巴学园却完全不一样。
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
“下面开始上课,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于是,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算术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或者其他实验。这样上课的话,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接下来的科目的学习。
而且这里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
这,是真正的学习,所以在巴学园没有发生过听课时心不在焉的情况!
巴学园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上午完成一天的学习计划后,下午,老师就会带着孩子们散步。这可不是普通的“散步”;看似自由玩耍的“散步”时间,孩子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的小知识:理科、历史、生物等等。
4、真正的教育,从正确的引导开始
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在于巧妙引导,而不是硬性灌输。如何巧妙巧妙引导,小林校长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在《放回原处》故事中我们知道小豆豆有个坏毛病,就是上完厕所后总想往下面看一看。尽管妈妈多次提醒她,可她总是忍不住。
有一天,小豆豆的钱包掉厕所了,小豆豆为了找钱包便开始掏便池,一般来说,大人们要是看到小豆豆在做的事,会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者“太危险了,快停下”。或许也有态度截然不同的大人说“我来帮你吧”。但是,校长先生只是说了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
经过这件事,小豆豆上厕所的时候,再也不往下看了。而且,她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心信赖的人”,所以,她比以前更喜欢校长先生了。
后来,小豆豆按照和校长先生约好的那样,把那座小山完全放回了原来的便池中。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我看到了小豆豆在做的事,会做什么反应呢?我也许会说:“太脏了,不要掏了!”或是:“怎么那么不小心!算了吧!先去上课吧!一个钱包有什么要紧!”的话。如果我这样做,就错过了教育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而小林校长不动声色就把自己的担心放在心底,既没有训斥也没有干涉,只是用语言和态度引导小豆豆出色完美地完成了一项浩大的工程,这既开发了她的行动力,又培养了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培养和开发这些品质要比上一节课或避免冒一点儿险更重要。难怪小豆豆的妈妈听小豆豆说了这件事后,由衷地赞叹校长先生“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巴学园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是因为有小林校长这样真正爱孩子爱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巴学园里,所有的教育都是随风潜入夜一般,自然而然发生的。
例如:
在学习韵律学和音符节拍时,小林先生会让每一个孩子做自己喜欢得动作,只要跟着节拍就好;
在学习自然知识时,小林先生则会组织孩子们去露营,但所有得任务都要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
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中,小林校长只是要求盒饭的菜肴具备“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为的是不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而且孩子们还可以学到什么是海里的东西,什么是山上的东西,经常会有令人吃惊的发现;
在上农业实践课时,小林先生则请当地的农民伯伯当“老师”,教孩子们插秧;让孩子们实地体验了插秧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抽象了解上;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小林校长可谓用心良苦;这正是这份良苦用心,铸成了同学的优秀,成就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人生。
“让孩子们看到‘真正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这是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时也是他日常使用和贯彻得最普遍得一条理论了。
正是秉持着这种教育理论,使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和亲身体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避免了现在常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记不住、易混淆、且过于抽象.....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我常常想,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在巴学园,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
因为巴学园里有一位真正地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了热情的教育家——小林校长。
愿每个孩子都有这份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