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谈读书 卷一

《胡适谈读书》读书笔记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卷一
Author:胡适 读者:锅巴GG

胡适一直没有怎么读过,其实读此书的原由,是因为读书久了,无知的边界开启了,所以愈来愈迷茫,愈来愈畏惧。最近反复出现越读书越难过的症状,所以选择了学习更多技术书籍的同时,也希望藉由此书,能缓解症状。本来是无心的阅读,没想到却是一剂良药,让我不仅对胡适先生肃然起敬,更是觉得幸福感剧增,不胜欣喜,是以记之。

卷一 与年轻人谈一谈

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是为追求幸福与快乐的……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胡适

  • 《少年中国之精神》
    •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我们也该时时刻刻记着这句话:“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这便是少年中国的精神。
    • 少年中国的逻辑:新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方法。
      • 我且略说科学方法的要点:
      • 第一,注重事实。科学方法是以事实作起点的。
      • 第二,注重假设。单研究事实,算不得科学方法。
      • 第三,注重证实。许多假设之中,我们挑出一个,认为最合用的假设;但这假设是否真正合用?必须实地证明。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

  •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 第一,须有批评的精神
    • 第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
    • 第三,须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
  • 少年中国的精神。少年中国的精神并不是别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逻辑和人生观。
  • 《读书应持有批评的态度》
    五四运动之前,《新青年》同仁之间存在着思想分歧,有人激进,有人温和。运动之后的两个月,表现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问题和主义”的辩论上。从历史上看,这也是中国思想和文化上空前开放的时期,即所谓“王纲解纽”的时代。

    • 批评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
    • 我以为现在所谓的“新思潮”,无论怎样不一致,根本上同有这公共的一点:批判的态度。
    • 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ation of all Values)的时代。”,这八个字便是批评的态度的最好解释。
    • 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有三种态度
      • 第一,反对盲从
      • 第二,反对调和
      • 第三,主张整理国故

盲从是批判的反面,我们既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自然要反对盲从。为什么要反对调和呢?因为批判的态度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
* 第一,要调理系统的整理;
* 第二,要寻出每种学术思想怎样发生,发生之后有什么影响效果;
* 第三,要用科学的方法,做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
* 第四,综合前三步的研究,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这叫做“整理国故”。

  •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

  • 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与输入学理

  • 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呢?是再造文明。

  • 《学无止境,进一寸就有欢喜》

就西方是唯物的文明,东方是唯精神文明的讨论的标准提出基本观念:

  • 第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它的环境的总成绩

  • 第二,文化是一种文明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 第三,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须有两个因子: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

  • 西洋近代文明的特色便是充分承认这个物质的享受的重要。西洋近代文明,依我的鄙见看来,是建筑在三个基本观念之上。
    * 第一,人生的目的是求幸福
    * 第二,所以贫穷是一桩罪恶
    * 第三,所以衰病是一桩罪恶
    借用一句东方古语,这就是一种“利用厚生”的文明。
    西洋近代文明的精神方面的第一特色是科学。
    求知是人类天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最大要求。
    一点一滴都是进步,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
    科学只要求一切信仰须要禁得起理智的批判,须要有充分的证据。凡没有充分证据的,只可存疑,不足信仰。
    东方的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他们说:“贫富的不平等,痛苦的待遇,都是制度的不良的结果,制度是可以改良的。”,他们不是争夺权利,是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他们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私利,他们奋斗的结果是人类绝大多数人的福利。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不是袖手念佛号可以得来的,是必须奋斗力争的。

  • 《科学的人生观》

    • 科学的人生观,有两个意思:第一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第二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
    • 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人生,就是哪样生活。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是,至少要用那科学的方法、精神、态度去做,分四点来讲:
      • 一、怀疑
        • 自己要反省,问问以前的知识是否靠得住。有此态度,不至于盲从。
      • 二、事实
        • 实事求是。应做切实的工作,奋力地去做。
      • 三、证据
        • 相信的条件,就是拿证据来。
      • 四、真理
      • 朝夕地去求真理,不一定要成功,因为真理无穷,宇宙无穷;我们去寻求,是尽一点责任,希望在总分上,加上万万分之一。
  • 科学的人生观,提出的“新十诫”:人当看到宇宙的广大,时间的绵长,历史的无穷,万物的演进不绝,所以要去掉“小我”,以功业,思想求人生之不朽。

胡适的这种科学人生观,并非完全自然科学上的实验主义,也并非不顾精神体验的刻板的物质主义,而是他在人生态度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科学主张。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避免歧路,才能活得更加真实,不受人惑,拥有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想加入更多乐读创业社的活动,请访问网站→ http://ledu.club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选取:

乐读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适谈读书 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