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古人为何如此重视“仪式感”

《左传》曰,“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中国一向被称为“礼仪之邦”,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包含着一整套整饬、严格的礼仪制度,极其讲究“仪式感”。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尧舜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礼仪制度——“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分别对应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融洽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以及接待宾客方面的祭祀典礼等。


“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古人为何如此重视“仪式感”_第1张图片

如此庞大、精细的礼仪制度,渗透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人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要讲究礼仪,所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见面要拱手作揖,别离会折柳赋诗;皇家气派的宴席有讲究,百姓果腹也有讲究;饮茶、饮酒、服饰等,都会讲究“仪式感”。就连一双小小的筷子、一个小小的酒杯的使用,亦大有学问,不可乱为。

古人行礼,最重“仪式感”,行礼的等级除三跪九叩、三跪三叩、三跪三拜等大礼之外,稽首、叩首、顿首、空手、作揖、拱手、颔首等,轻重、主次迥然有别。就连走路,也有“安步”“疾趋”之分,“正道”“捷径”之别。

不仅如此,朋友交往,也细分为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等多种,各有各的礼仪;男子年满20岁要行加冠礼,女子年满15岁要行笄礼;夫妻相处讲究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过世,要行“三年之孝”。

在时光的更迭中,更渗透着古人浓重的仪式情结。清明祭祖踏青,中秋品菊赏月,重阳登高望远,冬至踏雪、吃饺子……

毫不夸张地说,是礼仪与“仪式感”,支撑了几千年古代文化的格局与发展,令人时时刻刻沐浴着古代文明的光辉;是礼仪与“仪式感”,铸就了古人精致、细腻的日常生活——想想看吧,“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昭示了怎样一种对生活的钟情与热爱!


“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古人为何如此重视“仪式感”_第2张图片

诚然,这一整套古代礼仪制度,与一日千里的现代生活,必然有背离、抵牾之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规律、节奏。但是,这并非是全盘否定、抛却“仪式感”的理由。包括古代礼仪在内的古代文化,完全可以经由“现代性转换”,成为统摄现代生活的文明准则。

理想的现代生活,无论怎样令人眼花缭乱,无论怎样步履匆匆,同样应不乏庄重、庄严的“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不是点缀、装饰,而是直达生活本真以及生活内里的通道,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的旋律亘古不变,心灵的进化徐缓有致。文化同样如是,“仪式感”同样如是。

当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仪式感”的跑偏、异化——古代文化中精华的主体未被弘扬,末流、糟粕却为庸俗、世故的生活重新拾起。譬如,摆阔炫富、攀比排场,等等。

元代许衡曾言,“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仪式感”可以让我们认真地对待生活,文明、礼貌地待人对己,从容不迫地应对生命的日常以及变故,踏实地走过人生。就让我们从古代礼仪入手,重塑我们的生活,找回我们应有的庄重感、虔敬感,找回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古人为何如此重视“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