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张图片
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张图片
目录

我要分析的是一款网易的明星产品—网易云音乐。这是一款怎么样的产品了?在在线音乐行业里,它上线时间比酷狗晚15年,比QQ音乐晚8年,却仅用两年的时间实现用户过亿。同时它也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用户活跃度以及火热的口碑。那么其突围的原因又是什么了?我想应该是基于产品,设计,运营,技术各个方面所打造的优秀的用户体验。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3张图片
产品定位

首先来看下网易云音乐的定位。它定位于移动音乐社区,主要特点是个性化和社交化,主打发现和分享。产品的愿景正如其CEO所说:“希望所有人都能通过网易云找到音乐的归属和共鸣。”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4张图片
用户数据

再来看下网易云音乐的用户特点。这是去年的数据,年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用户主要集中在24岁以下或者25岁到30岁之间。这类用户呈现出年轻化,时尚的特点。职业分布上,学生,白领,自由职业者占比比较多,他们有知识并且有能力去创造有价值的内容。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5张图片
乐评人+粉丝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6张图片
核心生产者

这是我将几个典型的行为变量集中在一起建的人物模型。第一类用户扮演的是乐评人和消费者的角色。他们一方面留下的评论会沉淀下来供其它用户消费,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去消费更高阶生产者所创造的内容。我们透过第一类用户可以知道,过去,用户在音乐产品上从听歌到抒发情感和与明星互动,都要另外去微信的朋友圈,微博。但是网易云音乐将这几个场景集中在一个产品上,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第二类用户是产品的核心生产者,他们具备一定技能,有能力去创造有价值的内容,比如优质歌单,主播电台,歌词翻译等等。这类用户的需求是产品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去满足的,只有维系了内容生成者的利益,才能实现社区内容流动的良性循环。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7张图片
产品探索期阶段

那么产品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上述用户需求的呢?透过整个产品的版本迭代,我们能看出网易云音乐的功能逻辑。在产品初期,是以核心功能为主,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用户找歌听歌管理歌的体验。这个期间因为反应速度够快,网易云音乐也积攒了不错的口碑。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首页的第一屏是热门推荐,最新音乐等这些运营筛选出来的,而个性化推荐却不是非常突出,我想这是因为用户行为数据和UGC内容都没沉淀太多的原因吧。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8张图片
产品增长期阶段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9张图片
网易云评论

第二阶段是用户数增长期。这个阶段关键是怎样去维护社区氛围,因为这关系到用户的留存。在评论区,由于优质的评论内容,很多用户表示不是来听歌的而是来看评论的。但是如果负面评论过多,比如恶意辱骂引发的撕逼大战等等则会破坏整个社区氛围。而在这个方面,加入举报功能以及制定社区管理规范等等来维持社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这一阶段产品也加入了音乐达人,由以前的PGC为主到UGC开始发力,逐渐去搭建核心用户激励体系。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0张图片
产品成熟期阶段

3.0版本后,重制首页登场,随着用户行为数据和UGC内容的沉淀,加之技术的积累,个性化推荐内容得到了突显。另外,网易云音乐也挖掘出了其它场景的音乐服务,比如:跑步FM。当然,一切的功能链伸和盈利模式都要基于产品定位,不能去破坏已有的产品生态和社区氛围。以前看过一篇网易云音乐的产品经理,王诗沐写的一篇文章,就是为什么网易云不做情境FM这个功能。情境FM能按照情绪,如失恋,伤感,怀旧等等来给用户推荐音乐。这个功能场景覆盖很广,也是很多用户提到的需求,但是如果加入了这个功能,听歌单的用户就被分流了,也就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破坏了整个产品以UGC为主的生态。所以说,在社区产品中,要明确产品的社交主体是谁?产品想带给这些用户什么?一个新功能加入也许满足了一些用户需求,但是也伤害其他用户。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1张图片
功能逻辑

这张图是对主要逻辑的梳理。网易云音乐从以上各个环节相对于以前的音乐产品都做出了创新。歌单作为整个产品架构的核心,连接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奠定社交的基础。通过评论,动态等功能让用户可以找到音乐的归属和共鸣,同时也搭建出明星和用户交流的社交场景。然后UGC内容沉淀和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都极大地帮助用户去发现歌曲。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2张图片
信息架构

产品的导航模式采用了顶部tab加抽屉的形式,一些操作频率低,不是产品核心的功能被放在抽屉里隐藏起来。整个架构形式非常的清晰,偏沉浸式体验,而且很有安卓平台的特点。产品的三个tab分别是发现音乐,我的音乐(本地播放器),朋友(社区),很符合产品逻辑,而且迭代过程中都没有改变这三个tab,足以看出其产品定位之准确。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3张图片
竞品首页对比

就首页而言,酷狗,QQ等老牌音乐产品均沿袭传统PC端的逻辑,也就是本地播放器+曲库的模式,但是网易云音乐却将首页几乎全部个性化了,第一眼就让用户看到了有效且有吸引力的信息。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4张图片
个性化推荐

网易云的个性化功能有每日歌曲推荐和私人FM,虽然俩者都是个性化推荐,但是在一些方面仍有区别。私人FM依靠机器算法,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删除,收藏,切换,不断优化推荐内容。体验感是一种随机性,强调与喜欢的音乐不期而至。但是每日歌曲推荐依靠人工筛选+机器算法,准确度相对较高,用户可以左滑点击不感兴趣。体验感是一种有预期,可选择的,并且强调每天这个频率和时效性。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5张图片
歌单

再来看下产品架构的核心—歌单。这里通过精选歌单,降低了用户筛选内容的成本,提高了他们消费内容的效率。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用户激励手段。因为优质的歌单可以得到推荐,获得更大的曝光度,让部分生产者可以和更多人分享,这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创造优质内容的动机。另外,这里的优化建议是,在条目信息过多时,除了筛选机制,也可以增加排序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可以在这里加上推荐,最新,人气等。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6张图片
动态

接下来是动态页,它包含三种信息类型,第一种是关注人的动态,包括明星,音乐达人,熟人朋友。这是基于关系链产生的内容。而且这种社交关系是精准推荐很好的一种解决方法。比如,我们最近想看的一场电影,一本书等等,很可能是朋友或者某位大神推荐的。音乐也是一样,社区中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影响了我们的决策。

第二种是基于歌曲共鸣产生的内容。这类信息是系统根据用户喜欢的歌曲来推荐的。比如说,我最近很喜欢听诛仙这首歌,那么系统很有可能就会推荐出现这首歌的动态。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和用户无关的陌生人内容,相反,因为是喜欢同一首歌它们更可能去引起用户之间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社交上的交流和互动。此外,这也解决了在用户使用产品初期,由于关系链不多而产生的内容不够消费的难题。

第三种就是运营的内容。精心策划的话题讨论不仅提高了社区的活跃度,也引导了整个社区讨论和互动的氛围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整体来看,动态页完成了用户的沉淀,用户把自己的分享,情感,关系留在了这里,产品的留存才得以提升。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7张图片
动态发布流程

对于动态页来说,发布动态是它的一个核心任务流程,产品希望用户去创造更多的内容,那么设计目标就应该是去促进这一行为的转化。在这个流程中,首先,文案“一起聊聊音乐吧~”引导了用户去输入文字,避免了空状态。其次,用户可以不输入任何内容,直接发布音乐,降低了他的行为成本。但是,如果我们从产品目标来看待这一点,用户不评论直接分享的过程就少了二次创作,其传播效果肯定不如附带用户评论的。最后,当用户没有配上音乐点击发送时,“给动态配上音乐”这一栏会抖动一下,暗示必须配上音乐才行。这里其实就是采用了一种非模态的视觉反馈,没有打断用户当前的操作流。差的设计就会出现弹出框了,强制性打断。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8张图片
搜索歌曲异常流程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搜索歌曲。随着音乐市场开始对版权的重视,产品曲库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网易云音乐版权资源相较于酷狗和QQ等老牌音乐产品存在一定的劣势。当用户满怀期待的去搜索某热门歌曲时,产品提示无版权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失落感,而且他们会离开这里,去其他的音乐播放器。那么如何通过流程设计减少用户的流失了?可以引导用户去看MV,在产品内形成更多的链接。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19张图片
下载歌曲

网易云的下载流程比起QQ音乐和酷狗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点是网易云很多都默认下载高品质的歌曲,也就省了选择品质的一步。而QQ音乐每首歌都要选择下载品质,因为这一流程关系到产品盈利。有些高品质歌曲只有绿钻会员才能下载。第二点是网易云音乐必须选择下载到哪个歌单里,短期来看这一设计降低了用户操作效率,但是长期来看培养了用户以歌单为单位的听歌习惯,让用户更好的管理歌曲,满足了产品的目标。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0张图片
高频操作不具备效率


再来看一些界面细节。在歌曲的搜索结果页,下一首播放被隐藏在第二层级了。但是,人们在听歌时,去找歌,然后找到的歌下一首播放,这种操作频率是很高的。所以把下一首播放button置前能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1张图片
基于场景的设计

这页是基于场景的设计。场景一是驾驶中,播放界面可以切换到驾驶模式。在这个场景中用户的主要任务还是驾驶,需要投入很大的注意力,所以界面设计利用了费兹定律,操作按钮点击面积变大,让用户更容易点击且消耗能量少。同时,界面其它元素皆隐藏起来,减少了对用户的干扰。行车电台也是个贴心的功能,满足了很多司机听电台的习惯。场景二是跑步,产品提供了跑步FM这一功能。这个功能能根据用户跑步的节奏来推荐合适的歌曲,让用户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节奏感,从而提高跑步运动的体验。界面设计中,将跑步的频率作为信息的主体,给予了用户当前跑步的状态反馈。因为此时用户的主要任务是跑步,听音乐是伴随性动作,所以歌曲信息被弱化了。页面底部是启用离线音乐包,在没有干扰用户主任务的情况下,合理地将业务流程融入其中。跑完步后的页面是对跑步数据的记录,完成了对社交分享场景的打通。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2张图片
相似推荐

网易云音乐的播放界面相比于酷狗和QQ的十分简洁,而且恰当好处的隐喻设计—仿真留声机的黑胶转盘让界面显得逼格满满。

接下来看看播放界面的相似推荐功能。右边的是PC端的播放界面。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增加用户停留在产品中的时间。用户听歌过程中可以浏览评论,或者发现包含这首歌的歌单和相似歌曲,然后又去听歌。所以就有很多用户感概,音乐播放器居然可以玩一天。但是移动端的相似推荐却隐藏得很深。因为列表结构的信息层级会从上到下依次递减。在移动端,产品有意去培养用户以歌单为单位的听歌习惯。这一点可以体现在,当用户每次点击歌单中任一首歌曲都会默认播放全歌单歌曲。这是歌单到歌曲的过程。但是移动端产品中由歌曲到歌单的连接却很弱。其实对于大多非专家用户而言,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单曲来发现相应的歌单,然后发现更多潜在喜欢的歌曲,这样的过程才是用户的听歌习惯。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3张图片
解决方案

我想可以利用手势操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原来的手势操作是左滑或右滑来切换歌曲。然而,切换歌曲的按钮在底部,无论是大屏还是小屏手机,都可以很容易点击。如果是像顶部tab栏那样,点击的操作路径较长,所以利用滑动手势可以减少相应的操作负荷。天猫的下拉刷新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在这个界面中,滑动切换的意义就不大了。可以利用手势操作展示相似推荐的内容,建立更多的连接。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4张图片
产品总结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5张图片
商业模式

最后一部分是商业模式。网易云音乐的优势很突出,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因为起步较晚,相较于QQ音乐和酷狗,版权资源仍需扩充,产业生态链布局存在差距。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6张图片
图片来自艾瑞咨询

在线音乐行业里,产业链是什么样的了?上游是内容输出,包括版权代理,音乐人孵化等等。下游是用户服务。包括社区,直播,电台,音乐付费等等。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7张图片
网易云音乐现状

网易云音乐在未来,针对上游会加大版权内容的布局,针对下游,会继续完善产品的内容服务。但是必须基于自身资源和产品特点做出选择。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8张图片
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_第2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易云音乐-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