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_第1张图片

有两句话,大家估计经常听到,或是曾经说过:

“为什么我都那么努力了,可还是得不到回报?”

“哇,TA取得这样的成就,肯定是很有天赋!”

天赋和努力,是我们变得优秀的充分必要条件吗?未必。

因为有一件事情,比天赋和努力更为重要,那就是“刻意练习”。

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教授。他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多年来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他甚至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刻意练习》

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_第2张图片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它为什么比努力和天赋更有效?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启发~

1

天赋并不是万能的,刻意练习才是

先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关于两个神童:

第一个神童,在7岁那年,开启了环欧洲的旅行演出。那一年,他就已经可以独立地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了。不仅如此,当他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调,马上就能准确地辨别出来。这位神童渐渐长大,他创作了很多世人皆知的曲目,比如《G大调弦乐小夜曲》(本文的背景音乐)、《土耳其进行曲》、《费加罗的婚礼》等。

第二个神童,在5岁那年突然无师自通,提笔写诗,着实震惊了乡里,甚至有人花钱求他写诗。他的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带着他四处写诗赚钱。然而,随着这位神童的成长,他的才能渐渐消失了,等他二十几岁的时候,竟然已经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读到这里,估计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第一个神童是莫扎特,第二个神童是方仲永。

为什么同样顶着“神童”的光环,长大后的差距却那么大呢?

我们不妨看一下他们二人经历了什么。

莫扎特的父亲是当地乐团的小提琴手,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莫扎特音乐。莫扎特4岁时,他的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和其他乐器。此后,莫扎特一直接受着高强度、长时间的演奏训练。甚至他在旅行演出时的每一次登台,也都是绝佳的练习机会。

而方仲永却在崭露头角后,停止了学习和练习。对此,王安石很是叹息,他曾评价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说,方仲永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练习。

正如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提出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天才,所谓天才,也都是训练的产物。“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

其实真正杰出的人,反倒不喜欢被人称作“天赋异凛”。

比如曾十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射手雷·阿伦,就不太喜欢被人称作具有三分射手的天赋。他觉得,那些认为他有天赋的人,低估了他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其实,雷·阿伦在高中时代的跳投,甚至比其他队友差。但他不认命不服输,一直心无旁骛地刻苦训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雷·阿伦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自己的三分跳投训练得娴熟自然到让人觉得他天生就是三分王。他通过刻意练习,把自己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天才”。

艾利克森说,其实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只要我们可以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练习。

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_第3张图片

2

不仅仅是1万小时 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

很多人都听说过1万小时法则——想要在大多数行业或领域中成为大师级的杰出人物,需要花1万小时来练习。

听起来特别打鸡血,甚至不少APP开始主推帮人累积1万小时的功能。

我也下载过这种APP,每次看书的时候,就把APP中的计时功能打开,感觉自己在奔往大师的路上了。可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心安理得,让我好几次在开着计时器的时候刷微博刷微信。看着不断上涨的累积时长,竟然还挺侥幸。

但是显然,单纯的时间累积并没有让我向大师靠拢。对于像我这种意志力不太坚定的人,1万小时的水份太大,含金量太低。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艾利克森可以说是正面diss了1万小时法则。

首先,艾利克森指出,1万小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或神奇之处,它并非像“圆周率”那样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据。

所谓的1万小时,很有可能是提出这个概念的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为了取一个整数。譬如,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在18岁以前投入到练习中的平均时间大约为7401小时,格拉德威尔却据此推断他们到20岁之前累计的训练时间需要1万小时。这不算是一个严谨的论断。

是否一定要累积到1万小时,着实因人而异。艾利克森根据实际研究发现,史蒂夫·法隆只经历了200个小时的练习,就成为当时世界上能记住最长数字串的第一人。而作家和诗人通常在他们最杰出的作品推出前,写作了逾10年时间。

其次,很多人会把1万小时当做一种承诺,误以为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只要花1万小时练习,人人都能成为该行业或领域的专家。

这就容易带来一种侥幸心理。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努力、练习都能带来好结果。

这就不得不来说说“天真的练习”和“刻意练习”的区别了。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思考总结。这也就是为什么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不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多年的老医生,不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多年的老师,不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

因为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也会慢慢退化。

而艾利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则是有目的的练习——比“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

首先,刻意练习具有明确的特定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可以“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因为给自己设定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我们练习。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这可能会用到SMART原则,即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限。

其次,刻意练习是专注的。

因为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艾利克森说,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那可能不会进步。

第三,刻意练习需要反馈。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可能搞不清楚在哪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

最后,刻意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艾利克森说,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比如,一个网站编辑,从一毕业就开始做复制粘贴的工作,到TA退休,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工作,看上去似乎TA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TA却不会有什么长进,甚至可能因为倦怠了,反倒比年轻时更差了。

也就是说,不逼自己一把走出舒适区,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潜力。

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_第4张图片

3

刻意练习的黄金标准

那么如何开启或做到刻意练习呢?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提出了7个黄金标准:

① 明确地设定目标

② 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③ 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④ 完全的专注,且有意识的行动

⑤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⑥自我监测并及时纠正

⑦ 有针对性地提高已有技能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

众所周知,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在他众多成就当中,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著作在2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们广泛阅读。然而,富兰克林却在自传中说,他在童年时代受过的教育,充其量能让他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写作者,能把句子写通顺就不错了。

那他是如何取得写作方面的成就的呢?

首先,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写出像英国杂志《观察家》中那样的高质量文章。

然后,他给自己布置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找到一篇标杆文章,读完后自己也写一篇,然后对照标杆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这教会了富兰克林如何明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

随后,他发现他的词汇积累不如《观察家》中的文章那样丰富。为了锻炼对于词汇“信手拈来”的操控力,他把《观察家》中的一些文章改写为诗句,因为写诗可以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

最后,富兰克林想完善自己写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他再次找来《观察家》的文章,并为每个句子都写下一下提示线索,然后把顺序打乱,使词汇完全处于无序的状态。一段时间后,他找出这些打乱的线索,并按照他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来排列,根据每条线索写出一些句子,并将自己写的与原文比照。如果他发现自己整理的思路与原文作者不一致,他就会纠正自己,并试着从这些错误中学习。

富兰克林精进自己写作技能的过程,验证了刻意练习黄金标准的有效性。

如果一定要在这7个黄金标准中再提炼、精简,那便是“三个F”,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正如艾利克森所说,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然后反复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_第5张图片

以上便是刻意练习之道,

比天赋和努力更为重要。

你只有刻意练习,

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董小梨

一个耿直的射手座girl,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或私信

插图:Chris Silas Neal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