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5):叔本华(1)

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1、就悲情而言,可能他是哲学家中感情最细腻的。
1788年,阿瑟·叔本华生于但泽。后来他以遗憾的心情看待自己的出生:“我的一生可视为一段无用之插页,是对我长眠于‘无’之极乐境界的干扰……我还是6岁的时候,一天晚上父母从外面散步回来,发现我深陷于绝望之中。

哲学的慰藉(5):叔本华(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叔本华简直生来就要成为哲学家的。他很早变得绝望,但是为何没有自杀,我想,其中一大原因在于——他的哲学思考引导他的眼光从个人转向普遍的人类。由此,从渺小悲苦的个人中超拔了出来,反而获得心灵的博大,智慧和善良。

(另外,《苏菲的世界》里好像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会发现,那些贫苦的哲学家往往会思考幸福及如何获致幸福的话题,而那些富足的哲学家则倾向于思考人生的痛苦。于是哲学给了人多重思维角度,使得人们在较大的顺境和逆境中不至于得意忘我和惊惶无措。)

大多数个人的生命从整体来看,是比较无奈而迷惘、悲苦的,佛经上讲,业不重不生娑婆, 爱不断不生净土。这里的爱指的是贪爱执著,更多基于个人,即“我执”。个人之“我”是小我,然而小我在大我之中,大我是广阔和超越的。如果只着眼于个人,往往会发现许多无奈困苦的事情——个人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摆布着,有时摸摸你的头,有时拍你一巴掌,有时推你一下,更多的是,这手时不时就要过来打搅你,让你陷入琐屑,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郁闷中。

故而,只着眼于自己的人几乎一定会成为不快乐的人——因为他/她总是让自己鲜明地处于那只手之下,被它牵引。这也就是为什么人需要超越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看来这是化解痛苦无奈的必要措施,而去关注和融入更为丰富广大的事物中。

——追求众人的善利诉求——政治;体会人类普遍的情感——文学,艺术;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浩瀚——历史;以审视,理解,站在一定高度的眼光看待人生的种种境遇——哲学;研究客观的变化和规律,发现造物的神奇,感受研究与发现的惊喜——自然科学。

许多哲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即以这种知识的途径,着眼于自然运行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普遍的命运,情感,生命诉求,以知识和艺术让自己从渺小的个人中超拔出来,发现更为广大丰富的世界,由此获得专注,快乐乃至陶醉。人们从他们的创作中,也获得了这种超拔,灵感,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

哲学的慰藉(5):叔本华(1)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

哲学的慰藉(5):叔本华(1)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叔本华看到罗马古迹,却不止于折服惊叹——他在看待这些遗迹时还有这样的眼光——这些遗迹使人想起千百万人的遗骸早已化为腐草。”

哲学家有着一种悲悯之心,由悲悯自然而然生护爱之情,愿为人类消减痛苦和获致善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即对苦难的思考,一方面帮助哲学家站在更高,更宽广的角度审视苦难,而从渺小,烦苦侵扰的个人中解脱出来,获得冷静,智慧的心灵;另一方面,对苦难的思考引发难过,也引发慈悲——如果是站在人类普遍苦难的角度,因为那样是基于大我心灵的客观审视,而不会停留于自己身上。慈悲是善良的一大根基,有了慈悲,心灵就变得宽广而善良。其思想就会渐渐变得深刻智慧,进而影响到行为,他也就渐渐地更加像是一个智者。

我想,这就是叔本华为何要思索人生的苦难吧。他通过思索人生的苦难,超越个人的苦难,进入更为广大的知识,思想的领域,更加博大深沉的情感的海洋,获得心灵的宽广,智慧,善良。以人之(思想,情感,心灵的)超越性超拔人之困苦局限性。

哲学的慰藉(5):叔本华(1)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哲学的慰藉–第五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的慰藉(5):叔本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