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今天读440-460页,有三部分内容:

一、隔离策略应用在学校方面的正用

1.应用在同侪关系(不理),儿童相处不免发生纷争冲突,辅导孩子处理这类问题时,与其告诉办法,不如启发引导,更能发挥积极意义。

2.应用在说谎话上(剥夺),当老师遇到儿童说谎的情境,与其事后补墙,不如防微杜渐,更能防止偏差行为。

3.应用在上课方面(隔离),儿童的不良行为有些固然可以用不理策略来应付解决,但有些行为属于侵略性攻击,蓄意破坏等等重大情节,只怕用“不予理会”的方法,是无法收到具体效果的,必须使用其他方法如隔离,始能发挥效果。

4.应用在诺言上(不理),与其迁就个人行为,不如强调整体观念,始能维持班级秩序。

5.应用在辅导发脾气,与其说理增强,不如实施暂停,反能显现效果。

二、影响隔离效用的因素:

1.隔离的对象;2.拟予改变的行为;3.隔离地点;4.实施训练计划;5.结束训练计划。

三、隔离在家庭方面的误用:

1.应用在调皮捣蛋(隔离),    实施隔离策略,必须注意地点,以避免引起心理病症。2.应用在小孩尖叫(隔离),应用隔离策略必须配合年龄,否则得不偿失。3.应用在迟归方面(隔离),慎选隔离地点,须具嫌恶无聊等特点,始能发挥效果。4.应用在零食习惯(不理),孩子缺乏自律,应用隔离不理,反而正中下怀。5.应用在手足吵架(隔离),与其惩罚谁轻谁重,不如惩罚始作俑者,否则无法把握问题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