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HP执行长时间任务时,可能导致PHP使用内存越来越大,最后因为内存超出配置限额而程序挂掉。
其实这在很久以前就无意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
3.x之前有这个问题,5.0以后的,应该是已修复了的(我看了下5.0.6)。
这个问题,一句话说明,是因为ThinkPHP在记录系统日志的时候出现的问题(ThinkPHP在运行过程中,会记录自己的运行日志,根据是否开启DEBUG模式,记录的日志信息有不同,不多说)。
因为一个进程执行完,会在很多地方打点记录日志,但是为了提高写日志文件的效率,ThinkPHP先是给所有日志信息记录在内存里(一个数组),最后一次性写入文件。正是因为这个科学的做法,导致了可能出现的不科学的结果,那就是,在长时间执行循环任务时,尤其是会循环操作数据库时而又开启了DEBUG模式的情况下(日志信息会记录数据库语句等,信息较多),就会有大量的日志信息,越来越多的存入这个数组里,造成内存占用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导致程序奔溃。
看代码:
/**
* 文件:ThinkPHP\Library\Think\Log.class.php * 记录日志 并且会过滤未经设置的级别 * @static * @access public * @param string $message 日志信息 * @param string $level 日志级别 * @param boolean $record 是否强制记录 * @return void */ static function record($message,$level=self::ERR,$record=false) { if($record || false !== strpos(C('LOG_LEVEL'),$level)) { self::$log[] = "{$level}: {$message}\r\n"; } }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修改一下此方法即可。这里提供一个最简单的修改方法(在未开启DEBUG模式的情况下,直接不记录日志):
static function record($message,$level=self::ERR,$record=false) { if( !APP_DEBUG ) return false; //在debug为开启情况下,不记录日志 by ztg if($record || false !== strpos(C('LOG_LEVEL'),$level)) { self::$log[] = "{$level}: {$message}\r\n"; } }
这样,当执行长时间的循环任务时,给DEBUG关闭后,则无日志记录,可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另外,附带ThinkPHP5.0后的代码,可以看出,在保存日志的机制上,已经完全变了,会循环的定量保存,然后清空内容,避免这种情况:
/** * 记录调试信息 * @param mixed $msg 调试信息 * @param string $type 信息类型 * @return void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record($msg, $type = 'log') { self::$log[$type][] = $msg; if (IS_CLI && count(self::$log[$type]) > 100) { // 命令行下面日志写入改进 self::save(); } } /** * 保存调试信息 * @return bool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save() { if (!empty(self::$log)) { if (is_null(self::$driver)) { self::init(Config::get('log')); } if (!self::check(self::$config)) { // 检测日志写入权限 return false; } if (empty(self::$config['level'])) { // 获取全部日志 $log = self::$log; if (!App::$debug && isset($log['debug'])) { unset($log['debug']); } } else { // 记录允许级别 $log = []; foreach (self::$config['level'] as $level) { if (isset(self::$log[$level])) { $log[$level] = self::$log[$level]; } } } $result = self::$driver->save($log); if ($result) { self::$log = []; } return $result; } return 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