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魏赵之再立

秦朝末年,陈胜大泽乡起义后,各路英雄纷纷响应,杀秦官员,推翻暴秦。但推翻归推翻,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服从陈胜。有些四处征战,攻城略地,偏不愿受陈胜掣肘,要自立为王。他们要立国,自然要借用原来六国的名号,但他们的称王途径却相差甚远。下面举几个称王时间较为接近的的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儋杀县令

秦朝荡平六国后,始皇并未对所有王族都一并处死,有的还让他们当上了秦朝的官员,让他们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这田儋就是这样的人,他本来是齐王遗族,在狄城充作城守。

然而,作为齐王后人的他,自然不甘就此默默无闻,平庸地度过一生。会逢陈胜手下周巿带兵攻来,狄城县令打算固守。田儋得悉后,与弟田荣、田横密谋自立。

要自立,必定要杀掉统领狄城的秦朝官吏,也就是狄城的县令。但如果直接刺杀他,恐怕未必成功,必须让他毫无防备,再行偷袭,方可成功。于是田儋几人绑着一个家奴前往县衙,说是这家奴通敌卖国,请县令定罪。县令不知有诈,自然就依着普通程序,升堂审讯。县令一出来,田儋突然拔出宝剑,向县令刺去。可怜这县令,又像那个被项羽杀死的会稽郡守殷通一般,连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就已经死了。

田儋杀死县令后,当着大众的面说:“现在诸侯的背秦而立,我齐人怎么可以落后?况且齐国是古国,而田氏已经当国君上百年了。我田儋正是齐国田氏后裔,理应称齐王,光复旧物。”这是名正言顺的后裔,不是乱臣贼子,大众听着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于是田儋招募了数千人马,出城迎敌。

周巿经过魏地,尚未遇上剧战,看到这齐军如此霸气,知道不好对付,于是引兵退还。这击退周巿军队,让田儋名声大震,他就趁机让田荣、田横四处招募。齐人也因秦法暴虐,思念故国,听闻田复国,自然踊跃前往。

二、周巿推咎

周巿是陈胜手下,这么多对秦的胜仗让他深得魏人之心。周巿本来也是魏人,魏人就推举他为魏王,但他拒绝了。他慨然叹息道:“天下昏乱,乃见忠臣。周巿本来是魏人,应该访求魏王后裔,才算得上是忠臣。”

恰好让他得知魏公子咎投靠了陈胜,周巿马上遣使前往。陈胜自然不愿意放人,毕竟自己才是王,岂容再有人称王。经周巿再三固请,直到使人往复了五次,陈胜不知道听了什么话才愿意放他走,让他与自己一样称王。公子咎返回魏地后,众人推为魏王。而周巿则为魏相,辅助魏王。

三、韩广自立

韩广是武臣手下,此时武臣已经称赵王了。武臣曾经派他前往燕地攻城,韩广一入燕境,各城纷纷归附,也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燕地大定,燕人则愿推举这帮助他们推翻暴秦的韩广作为燕王。

与周巿不同,韩广本来就有称王的心,但只是考虑到家人还在赵国武臣手中,老母亲也在其中,不忍家人惨死,于是将此原委告诉众人,推辞了当燕王的建议。燕人跟他说,当今天下义军当中,楚王陈胜最强,他尚且不敢伤害赵王家属,赵王又岂敢伤害将军的老母亲,放心称王便是。韩广一听,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便自立为王。

赵王武臣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与张耳、陈余商量对策,是杀还是不杀。两人意见一致,认为杀一个老妪并无什么益处,还不如将其送还给韩广,宣示我大赵的恩惠,到时趁他不备,再攻未迟。武臣依议,派人护送韩广母亲、妻子等家眷,一同带到燕国。韩广得以家庭团聚,当然十分开心,遂厚赏来使,遣令归谢。

四、三王之异

田儋好歹还是齐国遗族,也勉强算得上是名正言顺。但他为了称王,先杀了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大错的县令,再自立为王。这和项梁有几分相像,只是殷通希望驾驭项梁,而县令却仅仅因为是秦朝官员而被杀,实在有点无辜了。

周巿自己不称王,推举魏公子咎,还反复遣使前往楚国,让陈胜放人,也可见他对故国的忠诚,这也实在难得。只是他对魏国忠诚了,对陈胜来说就是叛臣了。

韩广的自立是最普通的,攻城略地,拿到一定地方的土地后就自立为王,对抗其他人。历史上这种王不少,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地称王,统一全国。这种称王的路径,实在太过急进。韩广这样做,一来自己就成了乱臣贼子,背叛了赵王武臣;二来过早称王,敌人太多,怎得长久?况且如此早地称王,日后再为臣下,君主也不信任,韩广最终也是失去了燕王的名衔,还让被人杀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齐魏赵之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