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会有很多个版本,今天的是第1版
每周会更新1~7次不等
文章的目的:尝试着写出一个逻辑自洽的人生解释,让自己活的更加明白。
也可以认为是回答这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
很多年前,我大脑中就有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甚至不知道这个问题本身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仅仅是存在我的脑海中,时不时的会冒出来。
现在看来,不理解这句话的就是不理解这句话中两个模糊的概念:
第一个是活着,第二个是意义。
活着
看到字面本身,第一反应就是,人嘛,没有死亡,就是活着呗,然后呢,思维就停止了,就没有进一步的思考,问题就搁置了。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对这个问题在大脑中盘踞多年缺毫无进展的原因。
所以,需要赋予“活着”新的概念,给出新的理解,这个理解需要能够让我有所行动,能够让我去做一些事情。
人一生匆匆几十年,一年365天,“人生”就是由这几十年的365天构成。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在过“活着”的每一天,那么,“活着”的人一天都在干嘛?
每个人每天都做某写事情,比如上班、逛街、吃饭、上学、阅读、写作、唱歌、跳舞、玩手机、睡觉、聊天、散步等等
即使人们常说的一天到晚什么也没做,那么什么也没做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事情
所以,“活着”就是做一些事情,每个人做不一样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活法”
那么“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人做一些事情的意义?”
突然觉着这个问题立马简单了许多
接下来就是意义了,这个概念真的好难
意义
好,我现在活着,也就是说每天都在做一些事情,比如过半个小时就要开始睡觉,那么过半小时睡觉有意义吗?意义是什么?
如果不睡觉,明天就是精神不佳,做其他事情效率低下,睡觉的意义就是保证第二天有良好的精力去做事情。
同样的,我可以问自己,吃饭的意义是什么?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我可能暂时想不清楚一生的意义,但是我有能力去想清楚每一天一些事情的意义,甚至是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的意义。
那么“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就暂时的变成了“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大脑赋予这件事情的意义?”
那么,意义到底如何去衡量呢?
大脑会赋予不同事情的不同意义,甚至会对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时期赋予不同的意义。
这些不同的意义有啥区别呢?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提到了四种境界,它们分别是: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下面是这四种境界的解释: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境界可以看成是意义的标尺。
让自己活得明白,就得知道自己做每件事情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在这个标尺中处于哪个位置。
第一阶段目标:
多挣点钱,可以让自己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这个可以理解为功利境界,目前自己应该慢慢脱离了自然境界,处在功利境界。
第二阶段目标: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朝着道德境界的方向进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