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在遥远的古代,先民们就非常重视礼。《礼记·曲礼上》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蹲节退让以明礼。”
几乎在所有关乎礼节的场合中,我们都能看到酒的出现,就像古人所说的“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有礼之会,无酒不行”。酒本身就是为礼服务的,因此饮酒理所当然更要有一定的礼节,这就是所谓的“酒礼”。
最初的时候,酒礼相当之繁琐。《仪礼·乡饮酒礼》详细地规定了乡饮酒中的礼节,此录其一段:
“宾降洗,主人降。宾坐莫爵,兴辞。主人对,宾坐取爵,适洗南,北面。主人阼阶东,南面辞洗。宾坐莫爵于篚,兴对。主人复阼阶东,西面。宾东北面盥,坐取爵,卒洗,揖让如初,升。主人拜洗。宾答拜,兴,降盥,如主人礼。宾实爵主人之席前,东南面醉主人。主人阼阶上拜,宾少退。主人进受爵,复位,宾西阶上拜送爵,荐脯酿。主人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不告旨。自席前适阼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莫爵,遂拜,执爵兴。宾西阶上答拜。主人坐莫爵于序端,阼阶上北面再拜崇酒,宾西阶上答拜。”
这段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字,描写了一个完整的宾主间相互敬酒的过程,其繁琐程度令人咋舌。但即使繁琐,饮酒者也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就不符合礼节,而失礼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迁,如此繁琐的酒礼逐渐不合时宜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化后的酒礼,尤其是在民间的宴饮中,酒礼已经变得非常简单明了,《聊斋志异》中描写的酒礼即是如此。但酒礼即使再简化,也有其固定的程式,并且会在漫长的时期里一直延续下去。这一方面是区分尊卑长幼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人讲究礼让的传统有关。酒礼主要分敬酒的礼节和饮酒的规范。
1、敬酒
在酒宴上,斟酒而饮谓之“行酒”,遍饮一轮谓之“一行”,也叫“一巡”;主人向客人敬酒谓之“酬”,客人回敬主人谓之“酢”,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做“旅酬”。
《聊斋志异》中有很多关于“行酒”与“酬酢”的描写,例如卷一《娇娜》:“又命以巨觞行酒,三更始罢。”卷三《黄九郎》:“酒数行,欲辞去;生捉臂遮留,下管钥。”卷五《莲花公主》:“酒数行,笙歌作于下,钲鼓不鸣,音声幽细。”卷三《胡氏》:“于是酬酢甚欢,前隙尽忘,命罗酒浆,遍犒从者,上下欢慰。”卷三《庚娘》:“王喜,具酒对酌。庚娘执爵,劝酬殷恳。王渐醉,辞不饮,庚娘引巨碗,强媚劝之,王不忍拒,又饮之,于是酣醉。”卷四《胡相公》:“于是酬酢议论,意气颇洽。鳖羞鹿脯,杂以芗蓼。”
普通敬酒常以三杯为度。之所以以三杯为度,是因为“三”在古代哲学中具有圆满之意,《史记·律书》曰:“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聊斋志异》中,也描写了很多敬三杯酒的情形:卷二《陆判》:“俄负判入,置几上,奉觞酹之三。”卷十《刘夫人》:“生惶惑,屡审阀阅。笑曰:‘再尽三爵告君知。”卷十一《陈云栖》:“酒数行,生辞已醉。白曰:‘饮三觥,则云栖出矣。”另外,敬酒时为了表示客气或尊重,一般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例如卷二《凤阳士人》:“俄顷,设酒果,丽人酌曰:‘莺凤久乖,圆在今夕,浊醪一筋,敬以为贺。’士人亦执盏酬报。”
在酬酢之间,还有许多更具体的礼节。比如: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主人饮尽,客人也应当干杯等等。《聊斋志异》卷十《神女》中,米生入寿宴的遭遇就描写了这些礼节:
无何,两少年出逆客,华裳炫目,丰采都雅,揖生人。见一叟南向坐,东西列数筵,客六七人,皆似贵胄;见生至,尽起为礼,叟亦杖而起。生久立,待与周旋,而叟殊不离席。两少年致词曰:“家君衰迈,起拜良艰,予兄弟代谢高贤之见枉也。”生逊谢而罢。遂增一筵于上,与叟接席。未几,女乐作于下。座后设琉璃屏,以幛内眷。鼓吹大作,座客不复可以倾谈。筵将终,两少年起,各以巨杯劝客,杯可容三斗;生有难色,然见客受,亦受。顷刻四顾,主客尽釂,生不得已,亦强尽之。
在这里,米生参与长者的寿宴,按照礼节,米生应当先向长者跪拜,而长者也应当离席逊谢,因此,米生才“久立,待与周旋”,但是老翁却“殊不离席”。老人的儿子代其解释了原因:“家君衰迈,起拜良艰,予兄弟代谢高贤之见枉也。”省却了跪拜的礼节,于是“遂增一筵于上,与叟接席”,也就是让米生坐了次席。在饮酒过程中,“主客尽釂”,米生虽然苦于酒杯太大,但是既然主人和其他客人都满饮了,自己要是不干杯,那就极不礼貌,因此“生不得已,亦强尽之”。
筵席制下,若主人或尊者离席敬酒,饮者需要用“膝席”、“避席”、“避席伏”的礼节来表示谦让和对敬酒者的尊重。“膝席”是指跪在席上,直起身子,亦名“长跪”;“避席”是指离席起立,以示敬意;“避席伏”不但要离席,还要伏在地上。“膝席”、“避席”、“避席伏”是三种程度不同的席间礼节,什么时候使用哪一种,要看饮者和敬酒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份差异,如果使用了不合适的礼节,往往会闹出乱子。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灌夫骂座”就是因此而起:“(众人)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徐半膝席。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武安侯和魏其侯在爵位上是平级的,按照礼节来说,二人敬酒时,饮者的回礼也应当一样。但是当时武安侯正炙手可热,宾客对其阿谈奉承,纷纷采用了最隆重的回礼一一“避席伏”;而当魏其侯敬酒时,因为他已经失势,只有故人还“避席”,其他宾客只是冷淡地敷衍一下,“半膝席”而已。灌夫正是看不惯他们这种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再加上自己敬酒时武安侯傲慢无礼,才借着酒劲骂座的。
对“膝席”、“避席”、“避席伏”的礼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多有描述一一
卷五《莲花公主》:生怅然若痴,即又不闻。近坐者蹑之曰:“王揖君未见,王言君未闻耶?”生茫乎若失,忪儸自惭,离席曰:“臣蒙优渥,不觉过醉,仪节失次,幸能垂宥。然日旴君勤,即告出也。”
卷七《仙人岛》:“(桓)因而殷勤置酒。又从容而言曰:‘仆有二女,长者芳云,年十六矣,只今未遭良匹。欲以奉侍高人,如何?’王意必采莲人,离席称谢。”
卷十《仇大娘》:“(大娘)乃执爵而言曰:‘我苦争者,非自利也,今弟悔过,贞妇复还,请以簿籍交纳;我以一身来,仍以一身去耳。’夫妇皆兴席改容,罗拜哀泣,大娘乃止。”
卷十《五通》:“闻万生名,坚请过诸其家。恐万有难词,隐不以告。盛筵既罢,妆女出拜客,年十六七,是好女子。万错愕不解其故,离席伛偻,某捺坐而实告之。”
卷十二《桓侯》:“桓侯曰:‘当报以良马,且将赐以万金。’彭离席伏谢。”
文中的“离席”、“兴席”,即是“避席”之意;而“离席伛偻”、“离席伏谢”,则相当于“避席伏”。
2、饮酒
古代饮酒大致有四个步骤:拜、祭、啐、卒爵。拜,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祭,就是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的生养之德;啐就是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卒爵,即“浮白”,也就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聊斋志异》中常用“酹地”、“奉觞酹之”、“把酒灌地”等祭奠的动作指代饮酒规范中的“祭”。比如卷一《王六郎》:“许姓,家淄之北郭,业渔。每夜,携酒何上,饮且渔。饮则酹地,祝云:‘河中溺鬼得饮。”卷二《陆判》“朱笑起,径去。居无何,问外大呼曰:‘我请髯宗师至矣!’众皆起。俄负判入,置几上,奉觞,酹之三。众睹之,瑟缩不安于座,仍请负去。朱又把酒灌地,祝曰:‘门生狂率不文,大宗师谅不为怪。荒舍匪遥,合乘兴来觅饮,幸勿为畛畦。’乃负之去。”
而饮酒规范中的“卒爵”,在《聊斋志异》中常称为“釂”或“促釂”:
卷一《崂山道士》:“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卷三《汪士秀》:“但闻黄衣人曰:‘今夜月色大佳,足供快饮。’白衣者曰:‘此夕风景,大似广利王宴梨花岛时。’三人互劝,引釂浮白。”卷三《小二》:“然后握丁登榻,煮藏酒,检《周礼》为觞政:任言是某册第几叶,第几人,即共翻阅。其人得食旁、水旁、酉旁者饮,得酒部者倍之。既而女适得‘酒人’,丁以巨献引满促釂。”
这几则故事中的“釂”、“引釂浮白”、“促釂”,都是饮尽杯中酒的意思,亦即“